瑤瑤
國學講堂,再度開講。小小書迷,快來捧場!同學們,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在介紹了幾個《戰(zhàn)國策》里面的故事之后,讓我們暫時退出“史”的領域,來到“子”的天地吧!在之前的“國學講堂”中我們已經(jīng)學過,“子”指的是除儒學以外其他諸子百家的典籍。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莊周夢蝶”就來自道家的一部經(jīng)典——《莊子》,讓我們來讀一讀原文吧。
品讀典故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注釋:
1. 喻:通“愉”,愉快
2. 適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
3. 覺(jué):醒來。
4. 蘧(qú)蘧然:驚動的樣子;一說僵直的樣子。
5. 分:區(qū)分、區(qū)別。
6. 物化:事物自身的變化。此處意思為:外部事物都會與自身交合的,即,萬事萬物最后都是要合而為一的,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
這個故事講述了莊子的一個夢境,在夢中,他化作一只蝴蝶,翩然飛舞,自由自在,十分愜意,夢醒后,才恍然驚覺自己是莊周(莊子的本名)。那么,究竟是莊子夢到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到自己變成了莊子呢?莊子和蝴蝶,當然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但他們在此時卻顯得難以分辨,那么世間萬物彼此之間的區(qū)別又在哪里?人真的能夠分辨清楚真實與虛幻、外物與自我嗎?
“莊周夢蝶”出自《莊子》內(nèi)七篇之二《齊物論》,雖然篇幅短小,卻凝聚了莊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與精華。所謂“齊物論”,即“齊同物論”,旨在消除先秦諸子百家對于世間萬物的不同見解和評論。莊子認為,世間一切矛盾對立的兩方如生與死、榮與辱、物與我都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偏執(zhí)一方而為之爭辯不休的行為也就顯得狹隘而無謂,不如超脫其外,不問生死,看淡榮辱,物我兩忘,才能自在逍遙。
除了滲透進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這則寓言也體現(xiàn)了莊子在文學上的造詣。瑰麗唯美的想象,凝煉精簡的語言,豐富真實的情感,使得這則寓言故事成為了歷代文人反復吟詠的一個典故,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