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樹建++徐煒
曉林上小學二年級。星期天,曉林的爸媽照例上街賣炸魚圓去了,他則在家寫作業(yè)。
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是一則命題日記,題目叫《我最喜愛的食品》,他提筆興沖沖地寫了起來:我最喜愛的食品,當然是爸媽炸的魚圓子了,那個香啊,只要一聞到味道,我的口水就淌下來了……
曉林正寫著,突然聽到外面響起鑼鼓聲,他放下筆跑出去一看,原來是兩個外地人在擺攤賣糖人。
曉林津津有味地看著,突然,其中一個外地人用一塊手帕,一下捂緊了他的口鼻,一股刺鼻的味道傳來,不一會兒,他就暈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曉林醒了,他發(fā)現(xiàn)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一對老夫婦正笑瞇瞇地看著他,說:“孩子,從現(xiàn)在起,我們就是你的爸媽了。”
曉林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自己的爸媽換了人?
他大哭起來,想要往外跑,卻發(fā)現(xiàn)院門被鎖上了,他更加害怕地大哭起來,那對老夫婦也不罵他,更不打他,只是一個勁地捧出好多好吃好喝好玩的來,臉上滿是和善的樣子。
哭鬧了一氣,曉林又餓又渴,同時新爸媽的和善也使他漸漸安下心來,便吃了起來。他忽又想起日記還沒寫完,作業(yè)不完成的話,老師會生氣的,于是他怯怯地說:“我要寫作業(yè)?!?/p>
曉林說完,老夫婦立即拿來紙筆,遞給了曉林。
于是,曉林寫了起來:“我最喜愛的食品,當然是爸媽炸的魚圓子了,那個香啊,只要一聞到味道,我的口水就淌下來了……”最后,他在文末寫下了日期。
一晃20年過去了,曉林被那對夫婦帶大,成了大小伙。他已經(jīng)忘記了自己是被拐來的,就這么跟現(xiàn)在的父母生活。直到這年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新爸媽先后離開了他。
父親先過世,沒多久,母親也不行了,她在彌留之際說:“孩子,你不是我們親生的,你是我們從人販子手上買來的!”
就這簡單的一句話,在曉林頭頂炸響了一個驚雷……
母親又說:“可是孩子,我們真的不曉得你老家在哪兒,人販子一點也沒說……只有一樣?xùn)|西或許有點用……”
母親讓他從枕頭底下掏出一個藍布包裹來,還沒打開,母親就閉上了雙眼,只來得及說最后一句:“兒子,對不起……”
在心情復(fù)雜地把母親入土為安后,曉林打開藍布包裹,發(fā)現(xiàn)里面只有一個本子,都已泛黃發(fā)脆了,是作文本。他打開來一看,里面只有一篇短短的日記,題目叫《我最喜愛的食品》,下面是幼稚的筆調(diào):我最喜愛的食品,當然是爸媽炸的魚圓子了……
再看日期,竟然寫于20年前,爸媽竟把這個本子小心翼翼、視若珍寶地收藏了20年!
或許他們20年前就想到,有朝一日終究應(yīng)該告訴兒子真相的,為了讓兒子找到根,他們有責任留下這個本子,這是能夠幫助兒子的唯一線索了。
可是,單單憑這一句話,又能說明什么?中國之大,會炸魚圓子的地方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
一天天過去了,曉林一直通過種種方式尋找故土,可是就像老虎吃刺猬,無從下口,他漸漸絕望了。
這天,曉林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忽然他立住了腳,因為他聞到一陣極其熟悉的香味!
曉林循著香味走去,然后,在街道的拐角處,看到一對老夫婦。
老夫婦頭發(fā)全花白了,腰躬得像蝦米,臉皮黑得像醬油,他們在炸魚圓子賣。
像冥冥之中有聲音在召喚,曉林腳步打飄一樣走過去,一直走到攤位旁,低聲說:“給我來兩個魚圓子?!?/p>
老婆婆聽了,動作遲緩地把兩個魚圓子裝進碗遞給他。
曉林夾起魚圓子,輕輕咬了一口,細細品嘗著、回味著。突然,他全身顫抖起來,親生爸媽炸的魚圓子也是這個味吧?要是他們還在該多好??!
曉林這么一想,情不自禁地從懷里掏出作文本,讀了起來:“我最喜愛的食品,當然是爸媽炸的魚圓子了……”
那對老夫妻一起抬頭盯著他看,接著瘋了一樣拉著他大哭起來:“兒子,你就是我們的兒子!兒子你知道嗎?自從你被捏糖人的拐走后,我們就一直找你,20年了,我們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找,每到一個地方便炸魚圓子賣,因為你最愛吃魚圓子,只要聞到香味就一定會來買的,兒子,回家、快回家……”
曉林完全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頭腦一片空白,只有一個聲音在心底狂喊:就是這味道,錯不了,他們就是我的親生父母,錯不了……
不知過了多久,三個人漸漸平靜下來了,就在這時,曉林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自己跟這對老夫婦長得也完全不相似!
不過這也可以解釋,父母與子女長得不同的多了去了。要確定,只要做個親子鑒定就行了。雖說一見面就提出這個有點無情,但也是應(yīng)該的,否則一旦認錯了,誰也承受不了。
誰知老夫婦聽后,說:“孩子,實話告訴你,你也不是我們親生的,我們不能生育,你是我們從孤兒院領(lǐng)來的……”
曉林一聽心有點涼了,親子鑒定沒法做了,這可怎么辦?突然,老婦人忽然想起什么,一伸手從懷里掏出一樣?xùn)|西,那是個已褪色的藍布包裹,急急地說:“兒子,你還記得這個嗎?”
曉林只看一眼,頭嗡的一聲就炸開了,又是藍布包裹,他一層一層打開,里面是一本作文本,發(fā)黃發(fā)脆的作文本!
作文本里只有一則短短的日記:我最喜愛的食品,當然是爸媽炸的魚圓子了……
再看日期,竟也寫于20年前,比另一篇只提前兩天。
不用說這就是被拐走前寫的那篇了,想不到這則日記也被精心收藏了20年!
這就是愛的鐵證,這就是天下父母心,兩對父母,一樣的愛!
曉林一把摟住兩位分外蒼老、尋遍千山萬水的老人,瘋狂地叫道:“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