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寧
前不久,我到H市看望好友阿超。H市雖只是一個縣級市,但這兩年經濟活躍,市政建設日新月異,一派繁華景象。不過,在市里逛得時間長了,也發(fā)現了一些不協(xié)調之處。比如,阿超所住小區(qū)不遠處有一個十字路口,緊鄰路口處有一座處于停工狀態(tài)的過街天橋,從天橋上流浪漢搭建的簡易窩棚看,這座天橋的停工時間不短了。天橋應該屬于市政工程,相比于H市雄厚的經濟實力,這一工程為何會停工呢?
阿超說,十字路口向南大約1000米處的路西原本有一所小學,而路東則是居民小區(qū),由于居住在路東的學生需要到路西上學,加上很多家長不愿意從十字路口繞行到路西,導致不少圖方便的居民整天翻越欄桿橫穿馬路,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大約兩年前,市政部門便在學校門口修建了這座過街天橋,投入使用后極大地方便了過往群眾。不過好景不長,去年初,市里為了緩解交通壓力,計劃對道路進行拓寬,并修建下穿隧道,因工程需要,這座竣工沒多久的天橋,便遭遇要被拆遷的命運。消息一傳開,居民們表示不理解:雖然市政建設搞拆遷是大勢所趨、在所難免,但這座耗資三四百萬元的天橋畢竟竣工使用才一年多,現在拆掉豈不可惜?難道市政部門在規(guī)劃建造天橋之初,對于它只能使用一年多的命運沒有絲毫預期?眼看著幾百萬元就要打水漂,市政部門一點也不心疼?
阿超說,居民對過街天橋被拆一事的吐槽,市政部門的反應還是很及時的。很快市政部門便通過各種媒體表示,對群眾呼聲十分重視,且對這一問題也早有考慮,過街天橋雖然必然要被拆除,但已經聯(lián)系了專業(yè)的拆遷公司對天橋做保護性拆除,拆除下來的材料將會被專門保管,等道路拓寬工程完工之后,將會重建過街天橋。假如因條件限制不能原地重建,也會在附近重建,重建時仍會使用原有材料。在市政部門言辭懇切的聲明中,群眾的不滿很快得以平息,過街天橋被順利拆除。拆除時,市政部門還專門邀請了居民代表、媒體代表到場見證,只見被拆除下來的建筑材料,包括自動扶梯等都被整齊堆放在專門場地,以往拆遷現場瓦礫橫飛的場面全然找尋不到。半年后,道路拓寬工程完工,過街天橋在十字路口邊異地重建。
不過,重建后的過街天橋卻因為一句話而被停工。阿超介紹,據說某位領導偶然路過此地,看到過街天橋時隨口說了句:“路口本來就有人行橫道,還有必要修天橋?”于是,已開工的天橋便不再繼續(xù)建設。市政部門如何看待自己此前對群眾所做的承諾呢?而如果政策、規(guī)劃可以隨意改變,那么政府的威信又如何維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