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財翼
一個商人的靈感,一個簡單的組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我們?nèi)粘I铍x不開的發(fā)明。
輪子和筐子結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當然就是超市里的購物車啦。它承重負載,使我們能解放雙手,輕松逛超市,是我們逛超市的好伙伴。別看購物車如此普通,除了小汽車,它就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車子”了,這是商業(yè)史上最了不起的發(fā)明之一。
全世界第一家“超市”
猶太裔商人西爾萬·戈德曼1898年出生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一個小鎮(zhèn)。戈德曼的父親移民自拉脫維亞,在一家干貨店工作。戈德曼從小就跟著父親,幫父親賣貨送貨。十幾歲時,學會了一些經(jīng)商門道,懂得了什么是彈性需求和剛性需求。長大成人后,他就開始了自己獨立的商人生涯,開起了自己的商店。
那個年代,去商店買東西,自己不能“動手”。一張柜臺隔開商品和顧客,顧客必須“耐心”等待店員給你取來。比如,你想買一斤糖,就站著等,店員去舀一瓢糖,過磅稱重,裝袋給你。這種經(jīng)營模式很普遍,但不理想,要雇傭大量有素質的雇員,而且出貨速度慢,影響銷售績效。
作為商人,戈德曼一直思考怎樣提高銷售績效。有一天,他突然冒出一個靈感——讓顧客自己“動手”,買什么拿什么,要多少取多少。這就是自助購物,與“耐心”等待的他助購物完全不同。
1920年,戈德曼開辦太陽商貿(mào)公司,成立全州第一家“自助商店”。他極力宣傳自助購物,加上商品種類繁多,不久自助商店遠近聞名,顧客盈門。戈德曼借機擴張,短短三年內(nèi)開辦了55家分店。
購物車的前身:椅筐車
1930年,氟利昂配制成功,促進了冰箱產(chǎn)業(yè)化。不到10年,冰箱被普及,一半以上的美國家庭,平均每家擁有一臺。同時,防腐劑產(chǎn)業(yè)化,罐頭食品大量出現(xiàn)。由此導致消費者單次購買食品的數(shù)目更多,體積更大,重量更沉。
當時,一般商店都會為顧客提供一只小筐子,作為購物之用。它由金屬絲編織,體積不大,承重不多。消費者中,女人居多,當她采購食物裝滿購物筐后,就沉得幾乎提不動。或許還有想買的,但實在拿不動了;有些可有可無的,更不買了。無形當中,小筐子抑制了消費需求。
戈德曼迫切想解決這個問題,剛開始,他只能簡單地增加店員人數(shù)來幫助顧客。店員看到筐子裝滿,就遞給顧客第二只筐子,并接過第一只,放到柜臺,等出門結賬。這要求店員說話得體,活潑機靈,時刻關注顧客。這種人力成本太高,不現(xiàn)實。
后來,戈德曼設計“M”形貨架,輔以平行軌道,將筐子置于其上,沿軌道移動,顧客可以沿貨架慢慢購物。但是最終證明這個設計太繁瑣,也不現(xiàn)實。
一天晚上,戈德曼在辦公室沉思冥想,來回踱步,看到墻角一把折疊椅。突然又冒出一個大膽念頭:
“兩把椅子上下摞起來,會怎么樣?”
“椅子上再摞一個筐子,會怎么樣?”
“椅子下面再裝上輪子,又會怎么樣?”
這個念頭有點匪夷所思,但是說干就干,戈德曼迅速拿起折疊椅,帶上筐子、輪子,跑出辦公室,去找人幫忙。忙活半天,他最終拼裝了一部“椅筐車”——人類歷史上第一部購物車。
戈德曼把它裝滿貨物,結果椅子腿兒不堪重負,被壓斷了。他沒有灰心,不斷改進,把木頭改成鐵的,上面裝兩個筐子。筐子是活動的,可以取下,椅子可以折疊,節(jié)省空間。反復試驗,它很可靠,能大大釋放顧客的消費需求。
革新購物觀念
1936年6月4日,簡陋的椅筐車登上了歷史舞臺。戈德曼組裝了12部,放在自己的商店門口。他懷著美好憧憬,想象著顧客推車進店的畫面:人們輕松選購,喜笑顏開;偶遇熟人,輕拍脊背,相互寒暄,時不時傳出歡聲笑語。
可實際上,顧客對“椅筐車”迷惑不解,根本不接受“推車購物”。女人聯(lián)想到嬰兒車,覺得平時帶孩子又累又煩,出門購物再也不想跟“又累又煩”的車子打交道。男人覺得自尊受辱,難道自己身體不夠健壯,提不動一個小籃子嗎?
憧憬與現(xiàn)實的反差,猶如一盆冷水從頭澆下,戈德曼感覺自己跌到了深深的低谷。
經(jīng)過反思,他決定改變公眾習慣,革新購物觀念!首先,他展開輿論攻勢,在報紙上刊登大幅廣告,宣傳購物新工具。但是,人們無法理解,反應冷淡。
有人挖苦說:“新奇太新奇了,不可思議,居然不用提籃子?!”有人疑惑道:“那么大商店來回逛,買那么多東西,要是不提籃子,我只有兩只手,怎么可能拿得?。?!”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戈德曼想到“美人計”。他雇了一位時髦美女,年輕漂亮,很吸引人的眼球。這位美女站在商店門口,招攬顧客,順便給進店的人提供椅筐車,但仍然效果不彰。
戈德曼想到了明星效應。他請來有名氣的演員,讓演員們推著椅筐車,在商店里購物,漫步于貨架前,隨意選購,輕輕松松,說說笑笑。然后讓自己的店員扮作群眾演員,參與進去。
這一招終于奏效了。戈德曼大力宣傳這些購物場景之后,顧客開始效仿,漸漸地能夠接受“推車購物”。然后,慢慢地養(yǎng)成習慣,人們喜歡上了這種車,喜歡上了推車購物這種輕松又舒適的感覺。
戈德曼開始向其他商店、賣場推廣椅筐車,以每部車7美元的價格賣出去。椅筐車需求旺盛,訂單像雪片般飛來,戈德曼一下子接了2年的訂單。
至此,輪子和筐子實現(xiàn)了完美結合,購物筐容量增加一倍,但顧客負重反而下降,幾乎為零。這使人均購物量大幅度增加,商店的銷售額急劇攀升,達到歷史的高峰。
小發(fā)明的大便利
之后十幾年時間,戈德曼的購物車生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作為商人,他不滿足現(xiàn)狀。1961年,他賣掉購物車公司,轉行開發(fā)不動產(chǎn)。直到1984年去世,戈德曼一生積累了4億美元的巨額財富。
雖然斯人已逝,但他創(chuàng)辦的購物車公司至今仍在運營,改名為優(yōu)納可(Unarco)公司,隸屬于美聯(lián)集團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優(yōu)納可生產(chǎn)的購物車,質量可靠,堅固耐用,可以連續(xù)使用10年,價格也從當年的7美元,上漲到今天150美元。
今天,購物車誕生已經(jīng)80年之久。幾十年來雖然世事滄桑,但它保留了最早設計的絕大部分造型,只有兩處較大改進。第一處較大改進,就是不斷增大體積和容量。因為消費者本能地想要裝滿他手上的車子,當他舉目一望商品琳瑯滿目,低頭一瞧車內(nèi)空空蕩蕩時,自然激起購物沖動,所以全世界的大型超市都在漸漸增大購物車容量。第二處較大改進就是增加活動后門,使前后兩車能套起來,節(jié)省空間。
1994年,購物車被搬上電腦,設計成網(wǎng)絡圖標,變成了網(wǎng)絡購物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