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磊
多吃水果是好習慣,那什么樣的水果才好吃呢?民間流傳水果也分公母,而且“母”的比“公”的好吃,并且關于如何辨認水果的公母,微信、微博上也有挑選方法被網友轉發(fā)。這些說法有科學依據嗎?下面來給大家揭曉正確答案。
說法中認為常見的蘋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水果有明顯的公母之分,如蘋果果蒂大、皮薄的被認為是母蘋果,反之是公的。梨底部凹進去比較深的、個大光滑的被認為是母梨,而公梨底部是凸出來,而且形狀不規(guī)則。橘子和橙子臍部圓圈較大、個大皮薄是母的,公的則臍部較小呈橢圓形、皮厚個小。對大家所認定的公、母橙子分別試驗測試其含糖量,取出平均值發(fā)現兩種橙子在數據上并無太大差異??茖W實驗證實,其實這種說法只是民間的傳說而已,并沒有相關的科學依據,果實成熟后并無雌雄之分。
肯定有人會問:那為什么水果底部有明顯的差距呢?這是因為水果在生長的過程中,水果萼端發(fā)育程度不同,底部出現凹進去的水果我們稱之為“脫萼果”,凸出來的水果我們稱之為“宿萼果”。從遺傳的角度來講,“脫萼果”比“宿萼果”發(fā)育要好,外觀也飽滿好看,但是從營養(yǎng)價值和口感方面來講,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那么水果的口感與哪些因素有關呢?與日照的時間和強度、生長的土壤、果樹的樹齡、水果的產地及品種等因素密切相關。如新疆地區(qū)的水果格外香甜,主要與那里海拔較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等因素有關。
因此,大家挑選水果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首先,不要挑選外形奇形怪狀的,圓潤飽滿的水果口感通常較好;其次,不必偏愛個大的,個大的水果水分含量更高一些,但是營養(yǎng)密度并不高,口感無特別之處;第三,色澤鮮艷自然、香味濃郁持久的水果比較新鮮,若有一些色差,那是光照時間不同等原因造成的,屬正?,F象;第四,謹慎選擇通體異常鮮艷的水果,這種有可能使用了生長劑,或者是被人為打過蠟。
以后購買水果時,面對琳瑯滿目的品種,不必再糾結于公母之分,用上述方法科學挑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