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慧君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樁頭、大紅椿樹、椿天等。俗話說“三月八,吃椿芽”,農(nóng)歷的“三月八”,一般也就是谷雨前后,這個時節(jié)不吃香椿,那就錯過了吃香椿的最佳時期。抓緊在這一年中難得的幾天里,一飽香椿的美味吧。
了不起的“樹上蔬菜”
香椿也被稱為“樹上蔬菜”,意思是香椿樹的嫩芽。香椿的營養(yǎng)價值遠高于其它蔬菜,除了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鉀、鈣、鎂元素,維生素B族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所含的磷、胡蘿卜素、鐵、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還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香椿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香椿具有養(yǎng)顏、抗菌功效,用鮮香椿芽搗取汁液抹面,可治療面疾、滋潤肌膚。香椿對于預防慢性疾病還有所幫助,一些研究顯示它含有抑制多種致病菌的成分,以及幫助抗腫瘤、降血脂和降血糖的成分。
文人墨士竟好這一口
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以香椿嫩芽葉入饌的國家。漢代,香椿就遍布大江南北,并作為貢品,奉獻給皇親國戚享用。很多文人的著述里都有香椿的記載,清代的顧仲還詳細介紹了香椿的吃法。在他的《養(yǎng)小錄》中這樣描述:“香椿切細,烈日曬干,磨粉,煎腐入一撮。不見椿而香。”著名散文家汪曾祺也是極愛吃香椿的,在他的散文《豆腐》里面就詳細地介紹了香椿拌豆腐制作過程?!叭腴_水稍燙,梗葉轉(zhuǎn)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以南豆腐為佳),下香油數(shù)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p>
香椿和臭椿,你可分得清?
眼下,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jié),和香椿外貌相似卻不能食用的臭椿,也趁機混跡在菜市場。中藥文獻記載,臭椿有“小毒”,只供煎湯外洗使用,吃了臭椿雖無大礙,但最好還是不吃。最簡單的辨別香椿和臭椿的方法就是聞、看、嘗。香椿有一股濃郁的香氣,而臭椿的氣味怪異,有點發(fā)臭??搭伾脑?,香椿葉顏色深,呈紅色,甚至有些發(fā)紫,而臭椿的葉子則以綠色為主,稍微有一點紅色;香椿的葉和莖的表層特別光滑,其莖部以綠色為主,而臭椿的葉和莖的表層則是毛茸茸的,莖部以紅色為主;就葉子之間的葉間距來說,香椿的葉子之間的葉間距很大,而臭椿的葉間距較小。品嘗的時候,香椿吃起來比較香,而臭椿吃起來則發(fā)澀、苦,舌頭發(fā)麻。
關鍵的一個步驟——焯燙
香椿雖好吃,可它所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高于一般蔬菜,怎樣吃才安全又營養(yǎng)呢?最好的辦法是焯燙。無論是涼拌、炒菜、腌制還是炸香椿魚,烹調(diào)前都要焯燙一下。焯燙1分鐘左右可以除去2/3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由于能吃到香椿的季節(jié)很短,喜愛者常會多買一些凍起來。那凍藏之前是否也要焯呢?答案是肯定的。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焯燙50秒鐘之后再密封凍藏,不僅能大大提高其安全性,而且維生素C也能減少一半的損失。即使儲存1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也能保持其嫩綠和芳香。如果不焯就保存,不僅營養(yǎng)和香氣流失更多,也更容易變質(zhì)。
Tips:葉子一碰就掉的香椿不要吃
三四月份吃香椿,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吃新鮮的!這不僅關乎營養(yǎng)和口感,更和食品安全有關。香椿芽越嫩,硝酸鹽含量越低,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產(chǎn)生的亞硝酸鹽含量越低。市場上買到的香椿芽經(jīng)過長時間運輸,如果香椿芽葉子一碰就掉,說明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已經(jīng)很高了,不要購買。
食譜:鍋塌香椿豆腐
1. 豆腐洗凈后切成片放在盤中,均勻地撒上鹽、雞精、料酒、蔥花,腌制10分鐘;
2.香椿洗凈后放入開水中焯燙一下,切成碎末備用;
3.將腌制好的豆腐蘸上面粉,放入雞蛋液中沾上蛋液,逐塊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
4.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花炒香,再放入豆腐,淋1匙料酒,加少許清水,放入香椿翻炒;
5.最后加少許鹽、雞精調(diào)味,淋少許香油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