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
在祖國的各大菜系中,我最怵的就是粵菜。出了名以后,我經(jīng)常被奉若上賓,飯局不斷,這些飯局多是粵菜局。在北方,粵菜被公認是最鋪張的,光是一人喝一盅湯就比叫滿一桌子的川菜貴,做東的人不帶上萬兒八千元的,看菜牌的時候就得把第一頁翻過去,直接從第二頁點菜。正因粵菜如此貴,才凸顯宴客的體面。
北京粵菜最負盛名的酒樓叫“順峰”。10年前興起,那里的貴客一直如云,有頭有臉的天一擦黑全在那里聚齊兒。據(jù)說頭一撥腋下夾著包,一手拿“大哥大”,一手拿車鑰匙的座上客,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部分折進了大獄,每天以白菜湯、咸菜、窩頭度日了,但“順峰”的粵菜,依然是新貴們宴客的首選。吃粵菜的特點是開飯前先請來賓圍著魚缸、籠子一通端詳,分別指出自己心儀的活物,接著就有一批生猛海鮮“英勇就義”。酒樓處決的方式十分殘忍,龍蝦通常是被活著凌遲,肉都吃完了,頭上的須還疼得直打哆嗦。其他蝦的下場有幾種:趕上喜歡白灼的客人,算它們上輩子積了德;大多數(shù)蝦會被扔到燒紅了的石頭上煎,美其名曰“桑拿蝦”;更慘無人道的是活著的蝦被用酒麻翻,席間常能聽到“咝咝”的叫聲,那是活蝦發(fā)出的呻吟。蛇一般會被當眾剪掉腦袋,擠出血和膽獻給主賓。
原來我一直認為漢族善良儒雅,粵菜的風靡,讓我發(fā)現(xiàn),這個民族其實很殘忍,對弱小動物犯下的罪行慘絕人寰、令人發(fā)指。菩薩若是為此懲罰漢族,我申請對我網(wǎng)開一面,因為我不吃肉,也不怎么吃海鮮,尤其是不吃活物。
凡有這類飯局,我是能推則推,能不去就不去。實在盛情難卻的,我會先在家吃飽了再去赴宴。席間我也是能躲就躲,能閃就閃,躲閃不過,又不想讓別人掃興,就象征性地夾兩筷子放到自己面前的盤子里跟著別人瞎比畫。別人一讓我吃菜,我就端酒杯,掩護自己過關。近來因為心臟不好,酒也不能喝了,趕上粵菜局,我就只能拿話搪塞,別人讓我吃菜,我就講笑話,以此分散別人的注意力。
這種時候最怕有心人一眼識破我的伎倆,并出于好心一再追問:“鮑魚不吃,吃魚翅嗎?魚翅不吃,吃蟹嗎?蟹不吃,吃蝦嗎?你到底能吃什么? ”
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逢此情景,我只能實話實說:“你們要是真疼我,就給我點一道西紅柿炒雞蛋,口重點,別放太多糖就行,要是你們心里還過意不去,覺得虧了我的嘴,就干脆把那些奇珍異饌折成現(xiàn)錢直接給我也行?!?/p>
我長期熬夜養(yǎng)成吃消夜的習慣。我的消夜很簡單,開水泡飯和剩菜。我尤其喜歡吃剩菜里的蔥段和蒜瓣,入味,香。餐后喝一杯檸檬水漱口,點一支煙回味,美。我自幼家境不富裕,菜咸好下飯,因此養(yǎng)成口重的習慣。最怕友人以粵菜款待,窮人家的孩子發(fā)了財也學不會享福,因此現(xiàn)在拍的電影也重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