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波
一、引言
審計伴隨著受托責任的發(fā)生而發(fā)生,又因受托責任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公共受托社會責任的出現,要求國家審計必須轉變觀念,從解決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雙重角度提出新的審計理念。
二、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職能
(一)預防職能
國家審計的預防功能是指國家審計機關通過及時發(fā)現經濟社會系統(tǒng)中存在的不健康的苗頭和潛在的隱患風險,提前采取措施,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審計免疫系統(tǒng)的預防性是通過持續(xù)性的監(jiān)督、檢查,通過對各種潛在風險、問題的及時防范和化解,對各種體制、機制、制度進行適當的完善、優(yōu)化,從而防止、避免各種重大風險的發(fā)生以及各種嚴重后果的出現、重大損失的形成。
(二)揭示職能
揭示是指揭開和昭示,審計揭示是審計行為主體將被審計單位的有關行為、現象或信息予以查證并向相關方面反映或公開的內在功能。國家審計的揭示和清除功能是指審計機關通過運用法定權限去查處經濟社會運行中存在的病害,及時揭示問題并建議政府或相應的權力機關,運用各種政治資源、經濟資源、社會資源去消滅這些病害,從而維護社會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行。
(三)抵御職能
抵御是指抵抗和防御,審計抵御是審計行為主體處理及消除被審計單位所存在有關違紀違規(guī)的問題或行為的功能。審計機關一旦發(fā)現被審計單位出現違法違規(guī)的事件,就會責令其改正,直至把違法案件送到相關的權利機關進行處理,并對其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促使被審計單位改正其不正確的做法,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從而保障國家經濟這臺機器運轉正常。
三、國家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獨立性弱
我國國家審計機關隸屬于國務院和各級人民政府,其業(yè)務范圍主要是對國務院直屬部門和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吨腥A人民共和國審計法》明確規(guī)定了審計機關依法獨立進行審計,不受其他機關和部門干涉 。就我國現行的審計管理體制而言,各級審計機關作為同級政府的一個行政職能部門,其實施的審計過程形式上和實質上均已成為政府委托審計,即政府委托審計機關審計政府,審計機關的審計結果向政府負責并報告,這相當于政府“自己審自己”。
(二)審計透明度低
現行的國家審計相當于政府的“內部審計”。在向人民代表大會進行匯報前已經向政府匯報了,對于那些“不好處理”的問題,審計機關可能受政府影響不寫入審計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第三十六條“審計機關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通報或者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 。但是并沒有將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作為審計機關的法定義務,所以社會公眾通過電視或者報紙知道的國家審計查處的大案要案不是很多,社會輿論監(jiān)督不夠,審計透明性差。
(三)審計能力較弱
從事國家審計的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相對缺乏對金融、財政、基建等現代經濟所需要的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及良好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及外語能力。例如:提高審計的信息化水平,無疑會大大加強審計的效率。利用計算機方便進行聯(lián)網審計,更有利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英語已經成為一項工具,如果審計人員缺乏這些技能,必然會影響審計的工作質量和進度。另外審計人員往往是按部就班,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很少主動去思考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認真考慮問題出現的原因,運用創(chuàng)新思路予以積極有效解決,從而無法充分發(fā)揮審計應有的監(jiān)督和服務職能。同時,在當前的審計制度下,因為審計系統(tǒng)并非條塊管理,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業(yè)務骨干沒法培養(yǎng)、提拔和重用,這對審計干部的成長也不利,審計人員的業(yè)務素質等都很難進一步得到提高。
五、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實現路徑
(一)探索保障審計獨立性的體制
國家審計的經濟監(jiān)督等基本職能與“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充分發(fā)揮依賴于國家審計的獨立性。只有充分賦予并保障審計機關的獨立性,審計機關才能切實履行經濟監(jiān)督等基本職能,才能發(fā)揮“免疫系統(tǒng)”功能。應當大力加強地方審計機構的審計獨立性,這有利于檢查和了解中央政府出臺的各種經濟法規(guī)在地方的執(zhí)行情況,也有利于打擊地方保護主義,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筆者建議以保障獨立性為改革前提, 可就現行審計管理體制在個別地區(qū)、個別部門積極進行探索性改革與試點,突出重點,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對的就堅持,不對的趕快改,大力增強預見性和主動性,努力減少隨意性與盲目性,著力提高科學性及可操作性,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不斷增強探索措施的協(xié)調性,不斷擴大試點成功的示范性,逐步健全完善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充分發(fā)揮國家審計的基本職能與“免疫系統(tǒng)”功能。
(二)完善審計結果公開制度
通過推行審計結果公開制度,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水平及透明度,擴大審計成果公開范圍,增強審計監(jiān)督效果,建立社會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機制,充分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作用。審計工作要給老百姓一個負責任的交代。推行審計結果公開制度,可以讓廣大納稅人明白自己繳納的稅款用于何處,效益如何,將政府財政資金的運用置于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這不僅是國家審計機關的職責所在,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客觀需要。
(三)大力加強國家審計基礎建設
首先,要加強審計隊伍的建設。提升審計干部隊伍的素質對于提高審計質量與水平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要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業(yè)務精通、作風優(yōu)良、廉潔自律、文明和諧的審計干部隊伍。
其次,要大力推進審計文化建設。審計文化的建設是審計隊伍建設的基本保證,起著支柱性的作用,要對審計文化的基本要素、表現形式、主要特色、主要功能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另外,要大力加強審計理論建設。審計理論研究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大力加強審計理論建設,進一步強化審計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理論研究,要探討審計基礎理論研究的系統(tǒng)性、審計應用理論研究的操作性、審計理論研究的完整性,逐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理論體系,更好地為審計實踐服務。
參考文獻:
[1]劉家義.論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J].中國社會科學,2012(6):60-72.
[2]舒利敏.“免疫系統(tǒng)論”視角下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實現路徑[J].財會通訊,綜合,2010,(6).
[3]戚振東,王會金.國家審計“免疫系統(tǒng)”功能實現研究—基于社會協(xié)同的視角[J].南京社會科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