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季壯
來到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看到了橫亙在寬闊海峽上30多公里長大橋的雄偉身姿,走進了世界規(guī)模最大深臥海底45米以下長達6公里之多的公路沉管隧道,給人印象更深的是,工地上每個人都充滿著那股昂揚向上的士氣,每名黨員胸前都佩戴著外觀是黨旗的“黨徽”,那是一道讓人難忘的“風景”。
聽他們回顧大橋建設的艱難曲折,深切地感悟到黨的工作已經凝聚在雄偉的橋身,凝聚在重達8萬噸、如巨型航母般一節(jié)節(jié)沉管連接而成的海底隧道之中。
林鳴是工地總指揮、總工程師,也曾是黨委書記。在有些人眼里,已經58歲,干得再好,也會不得升遷。他頑強拼搏,96個小時不離沉管構件安裝船;他積勞成疾,鼻腔噴血達半臉盆之多,剛脫離醫(yī)院各種插管治療,就毅然決然地來到工地;他細致嚴苛,“白手套”“顯微鏡”,令每個施工者,既感到懼怕,也深懷敬意。他假日里總是陪伴一線施工人員,用心為大家營造幸福生活的舉動,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鼓舞和溫暖。
他身材干瘦,面部還有些恍白。但他是大家公認的一面飄揚在工地上的黨旗。這面迎風招展、獵獵飄揚的鮮紅旗幟,跟著他總能順利攻克艱難險重的每個繁雜工序,總能讓大家飽嘗到勝利者的喜悅。對他親自籌劃的黨建工作布局稍加分析,就可窺見其深遠的用意。
建一座高質量的港珠澳大橋,是他發(fā)自心底的宏愿。他深知造這樣一座結構復雜技術高超橋隧聯(lián)接的大橋,絕不是一人所為,必須通過“黨的工作”,讓工地每個建設者有“與他一樣”的宏愿。
管理心理學的“心理定位”和學習型組織“共同愿景”的概念,讓我們感悟到工地上黨的工作,首先是讓每個建設者都要樹立起建設一座世界最好大橋的“理想”,都要為建“橋”一絲不茍地工作。有了這個建橋的“理想”,工地上全體勞動者思想高度統(tǒng)一,營造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濃厚氛圍。
他們把黨的工作始終用在培養(yǎng)造就一支高素質建橋隊伍的“著力點”上,滲透在工地建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鼓舞人、激勵人、培養(yǎng)人、溫暖人,始終把黨的工作用在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上。
統(tǒng)一思想,開展競賽,總結表彰。關鍵工序、關鍵人物的表揚激勵。哪里是工地建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哪里就是黨的工作重要陣地。從2013年5月世界最大沉管隧道與西人工島深海初吻,到E15沉管兩次回拖,每場“戰(zhàn)役”都是人的品質、意志、毅力的搏擊。“兩次回拖”經歷過150多個漫長的日日夜夜,工地上開展“專項勞動競賽” “比創(chuàng)新爭學技術能手”活動,像激昂高亢的沖鋒號,讓整個團隊精神抖擻地持續(xù)奮戰(zhàn)。
我們看到,培育創(chuàng)新意識,搭建創(chuàng)新平臺,鼓勵“科技精英”,培育“島隧工匠”,始終是工地上黨的工作重要課題。即將竣工的港珠澳大橋,是我國建橋工程技術的全面創(chuàng)新,深得國際同行的好評。有了這座橋,今后我國及世界上可以通路的海峽,便會是“彈指一揮間”。
我們還看到,做好農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幾千名農民工培養(yǎng)成合格的現(xiàn)代工人,始終是工地黨的工作重要內容。不僅是關心農民工兄弟的生產生活,還持續(x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培訓農民工。因為,只有讓農民工有明確的建橋目標、過硬的思想作風、熟練的施工技術,成為合格的建橋人,一座高質量的大橋才會屹立在祖國美麗的港灣。
事實讓我們看到,黨的工作巨大威力,有效地保障了港珠澳大橋的創(chuàng)新型施工。更珍貴的是,在黨旗的指引下,一支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戰(zhàn)無不勝的建橋隊伍在錘煉成長起來。
(請掃描二維碼閱讀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