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
隨著4月下旬中國嘉德春拍巡展的啟動,內(nèi)地春拍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一向率先敲響內(nèi)地春拍的嘉德,本季將于5月中旬登場,屆時也將拉開內(nèi)地春拍的大幕。
據(jù)了解,本季春拍,嘉德推出了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中國當代書畫、中國20世紀及當代藝術(shù)、瓷器、玉器、佛像、紫砂、鼻煙壺、織繡、葡萄酒、家具、工藝品、國石篆刻、印譜、古籍善本、名人信札、佛經(jīng)、郵品錢幣、名人手跡、金銀器等多個專場。這些豐富多彩的拍賣內(nèi)容定會讓買家們有所斬獲。
大觀之夜呈獻多件佳作
在古代書畫部分,本季拍賣會共遴選出340多件拍品,分為三個專場 :“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吳門風雅—嘉樹堂藏明代扇面精粹”、“中國古代書畫”。
每一季都備受矚目的“大觀之夜”,此次不僅繼續(xù)秉承優(yōu)質(zhì),而且在數(shù)量上做出很大的突破,將給藏家?guī)?6件佳作,跨越唐宋元明清10個世紀 :同治間魏稼孫藏與民國陳伏廬收藏補入的《唐賢寫經(jīng)遺墨并近代諸家詩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局事帖》;元代劉貫道《紈扇六幀》;明初書家宋克《臨〈急就章〉》;明代吳門畫家沈周戲筆之作《隨興冊》;繼承石濤、八大寫意傳統(tǒng),發(fā)揚師造化和抒性靈精神的“揚州八怪”鄭燮《行書節(jié)錄懷素〈自敘帖〉》、唐云舊藏金農(nóng)的《隸書〈吉金錄稿〉》和《花果冊》;清代皇族允禧《喬林高秋》等等。所設“大成”專題,試圖對美術(shù)史上群星璀璨的17世紀作一個脈絡梳理和呈現(xiàn)。
17世紀是中國社會激烈變動的時期,社會動蕩不寧,思想領(lǐng)域原先被奉為正統(tǒng)的儒家理學地位動搖,文學上反對復古,這些文化思潮對繪畫產(chǎn)生相應的震蕩。畫壇呈多元發(fā)展的趨勢,既有以回歸傳統(tǒng)為宗旨的仿古畫派,例如董其昌《仿古六景書畫冊》;正統(tǒng)畫派“四王”中王鑒《仿巨然清溪待渡圖》;王石谷《折柳贈別圖》、《普安晉爵圖》。又涌現(xiàn)出不拘成法,勇于“法古而開今”的個性畫家,如遺民畫家中的髡殘《老樹寒崖》、石濤《松蔭研讀圖》、朱耷《古木雙禽圖》、王鐸《草書臨王帖》,以及“黃山畫派”梅清《黃山十景》等。
“吳門風雅—嘉樹堂藏明代扇面精粹”專場,呈現(xiàn)40余件吳門俊彥冷金扇面佳構(gòu)。件件多彩精深,別有洞天,如仇英《竹林高士圖》、錢榖《秋山行旅圖》等。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共有240余件作品,涉及明清各時期、各流派。其中有掌中珍玩,如明人小品以精雅入微令人愛不釋手;有諸家長篇題詠,賞奇析疑的,如王蒙《樂志圖(諸明人跋)》卷 ;有一些巨幀大軸以其堂皇瑰麗的氣象引人入勝的,如王鐸《行書五言詩》;還有來源可靠的穩(wěn)健藏品,如文物商店收藏的乾隆皇帝《御制五言詩》、王石谷《仿各家山水》等。
古器生花
春拍還將呈現(xiàn)“花香供佛”主題。之所以叫“花香供佛”,是因為嘉德春拍很多器物與花器有關(guān)。據(jù)了解,該專場以明清皇室花器為重點,匯集了“盆景器”和“插花器”兩單元的多種器物,呈現(xiàn)出古雅華麗的品位和古代插花器物的驚人之美。其中的清康熙五彩鶴鹿同春描金祝壽紋大花盆一對,來源十分顯赫,是中華民國政府第一任總理唐紹儀舊藏。清乾隆釉里紅雙鳳穿花紋雙象耳方瓶,器呈長方體,頸部飾對稱象耳銜環(huán),寓“太平有象”之意。此類器皿質(zhì)量精良,存世寥寥無幾,本品即是其中至為珍貴的一例。北京故宮博物院也珍藏一件尺寸、大小、裝飾皆與之相同的乾隆朝方瓶,可資比較。
清乾隆碧玉雙鳳牡丹象耳銜環(huán)瓶,此瓶造型與前件釉里紅方壺如出一轍,合為雙璧。為乾隆宮廷玉器中的仿古器。其用料碩大,下部有自然黑色斑點,更添其古樸風韻。主體浮雕雙鳳銜花紋飾,構(gòu)圖繁密,與前件釉里紅方瓶的紋飾基本一致。充分顯示出乾隆宮廷藝術(shù)打破門戶之見,對不同材質(zhì)的器物在造型、紋飾的互相摹擬、轉(zhuǎn)換上的深厚興趣。
隨著生活品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今人開始關(guān)注生活方式,茶道、香道、花道也在坊間悄然興起,漸成一種時尚。古器生花,用古器來插花,不僅能欣賞古代器具的古典美趣,搭配現(xiàn)代的花材,融入現(xiàn)代花藝的思考理念,呈現(xiàn)出古今交融的特殊視覺美感,盡顯雅趣之美。
印譜之冠—《十鐘山房印舉》
在嘉德春拍中,一套《十鐘山房印舉》稿本將隆重登場。據(jù)了解,此套《十鐘山房印舉》稿本為日本漢學家金山鑄齋先生舊藏。金山鑄齋喜集藏中國金石書畫及明清印譜,1977年,他和日本書法篆刻藝術(shù)泰斗小林斗盦一起合作編寫了《金石書畫印章史展圖錄》。2014年,中國嘉德古籍部推出“印藪大觀——金山鑄齋藏中國集古及流派印譜”專場拍賣最終取得了100%成交率。
此套《十鐘山房印舉》稿本為十函104冊毛裝本,陳介祺在譜中多處考據(jù)印章出處,注釋印文字義,并在每冊首頁以簽條批注的形式記錄其編輯過程,體現(xiàn)其以韻為姓之次第的印譜分類體例,極為科學而有條理。
《十鐘山房印舉》形制浩大,成譜過程數(shù)易其稿。因此,要想研究簠齋考訂、編纂印舉的思想,稿本、批校本便顯得彌足珍貴。經(jīng)過專家研討匯總,目前可知《十鐘山房印舉》的稿本、批注本共有五套,分別集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上海博物館和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嘉德即將付拍的這套稿本,系拍場首見。
據(jù)介紹,《十鐘山房印舉》是清末金石大家陳介祺(1813-1884年)晚年的宏幅巨制。陳介祺,字壽卿,號簠齋。嗜好收藏文物,尤熱衷于古印,陳介祺一生收藏了三代及秦漢印7000余方,夢想搜集齊一萬方古印,名其樓曰“萬印樓”。
陳介祺自同治十一年開始輯拓《十鐘山房印舉》,至其卒年光緒十年(1884),歷時12年,收印近萬方,畢其一生心力輯錄而成,印譜的編纂采用了舉類分列的編排方式,故名“印舉”。此譜開集各家收藏古璽印于一譜的先例,輯錄古璽印之多之精,前所未有,被譽為“印譜之冠,印學之宗”,是中國印學史上一部空前絕后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