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考生
這事情已過去一年多了,至今我都忘不了那些期盼的眼神。
去年“六一”兒童節(jié),學校組織我們初二年級的部分學生到遠離縣城的山區(qū),給那里的孩子們獻愛心。
這次獻愛心活動的內(nèi)容,是把我們平時看過的一些書籍和已用不上的一些學習用品,捐獻給那里的孩子們。同學們都非常踴躍,在“六一”兒童節(jié)前幾天就把物品準備好了,班級的“愛心角”擺放得滿滿的??粗@些充滿愛心的物品,我仿佛看到了山區(qū)的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神。
大巴車終于在山區(qū)的小學門前停了下來。呀,只見在一棟白墻粉瓦的三層教學樓前,幾十個身穿校服的孩子早就簇擁在那里,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等著我們。我們車子一到,他們就立刻跑了過來,把我們團團圍住。“謝謝大哥哥大姐姐們!”他們都歡天喜地地叫了起來。
帶隊的校領導趕緊走了上來,熱情地和那里的兩位老師握手,并示意我們把物品搬下來。哪知,我們還未動手,孩子們就爭先恐后地搶著上來幫忙。他們笑著,鬧著,叫喊著,轉(zhuǎn)眼就把我們帶來的物品全都搬進了一個寬敞明亮的大教室。
那兩位小學老師又熱情地把我們請進這間大教室,讓我們當場給孩子們分發(fā)物品。我和幾個同學站在講臺上,又看到了臺下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期盼的眼神。從那一雙雙眼神里,我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每一個孩子拿到書后,都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當我們戀戀不舍地坐上汽車就要離開時,突然,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從大教室里跑了出來,揮舞著小手向我們道別,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神令我終生難忘!
評微
本文寫“眼神”虛實結合,使“眼神”帶給人的感受更為深刻、難忘。全篇行文詳略有致,突出了山區(qū)的孩子們那充滿期盼的眼神,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思考,也使文章的主題更為深刻。
(汪茂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