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毅 邵鵬 曹罡
摘要:本文簡要敘述了指紋顯現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及現狀,提出了顯現方法存在的問題,對指紋顯現技術的未來應用前景發(fā)現提出了思路和方向。
關鍵詞:公安;痕跡;指紋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the fingerprint technology, put forward the method for developing problems for the fu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fingerprint discove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direction.
Keywords: public security; trace; fingerprint
1.前言
科學正確地發(fā)現、提取、顯現鑒定指紋對于刑事偵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作用;指紋鑒定是進行個人識別的比較普遍常用的方法,在法庭科學中用來揭露和證實犯罪;在事故的調查和處理中,一些事故的死亡者,因傷勢或其他原因用肉眼無法辨認時,提取他們的指紋,往往能提供確切的識別。對于刑事案件,尤其是命案,確認死者身份,迅速查明尸源是偵破無名尸體案件的首要問題,而利用死者指印樣本進行指紋數據庫比對和指紋檢驗鑒定是解決這一問題可靠而迅速的科學方法。
2.指紋顯現技術的發(fā)展和分類
1877年法國醫(yī)生Aubert在研究皮膚病和腺體分泌過程中,將硝酸銀溶液涂在紙上顯出了汗液指紋,成為創(chuàng)立指紋顯現法的第一人。此后指紋顯現技術從最初單一而簡單的方法,發(fā)展到現在已成為一門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和技術的專業(yè)技術。
2.1可見光檢驗
利用自然光、強光燈、藍光燈和多波段光源等照射來發(fā)現、提取、檢驗指紋。該方法通過調整自然光的入射角度、位置、方向或使用現場勘查燈、強光手電、聚光燈等各種強光源來尋找、發(fā)現手印指紋并照相提取[1]。多波段光源是近些年研制的一種新型光源,輸出從紫外到紅外范圍內不同波段的光,光能量大、靈活方便,在國內外現場勘查中已被普遍使用。
2.2紫外光檢驗。
指紋遺留物質在紫外光的激發(fā)下產生熒光,或有些汗?jié)?、油潛手印經過熒光試劑處理后,在紫外光照射下形成熒光指紋,用紫外照相法拍照提取[2]。該方法可以解決一些疑難指紋的拍照提取問題,如遺留在玻璃下的雙面重疊無色汗?jié)撝讣y等,是當前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檢驗方法。
2.3粉末顯現檢驗
粉末顯現指紋的機理是指印中的汗液、油脂等遺留物質與固體粉末具有親和作用。目前常用的粉末有鋁粉、石墨粉等十余種由一種原料組成的單一粉末。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鋁粉和青銅粉。它們在手印物質上的附著力強,彈性大,可顯現多種光滑客體上的指紋,缺點是刷粉時,指紋易被損壞、且對較粗糙表面上的指紋無法顯現。而新型磁性粉末彌補了普通粉末顯現指紋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其優(yōu)點是只有粉末接觸指印,避免了常規(guī)毛刷刷粉時易損壞指紋的缺點;在皮膚[3]或某些多孔的、較粗糙的皮革表面使用顯效優(yōu)于單一粉末。但磁性粉末在鐵器等金屬制品上則不能使用。
2.4化學顯現檢驗
1954年瑞典犯罪學家Oden和Von Hofsten首先利用茚三酮顯現出了汗液指紋[4],隨后不斷有學者對茚三酮方法進行改進,有人把硝酸銀和茚三酮兩種試劑混合起來顯現指紋,試劑同時與氨基酸和氯離子反應,綜合了茚三酮顯現靈敏度高、硝酸銀顯現反差大的優(yōu)點。而DFO是近幾年來快速發(fā)展的一種化學顯現手段,它的顯現靈敏度比茚三酮高,顯現后紙張上基本不留痕跡,只有經氬離子激光激發(fā)、在特定濾光片下觀察,才能發(fā)現指紋,對客體污損小。但DFO價格較高, 使用的有機溶劑三氯三氟乙烷又污染環(huán)境,需要進一步改進。
2.5熏顯檢驗
1978年,日本國家警察局犯罪鑒定部首先使用α-氰基丙烯乙酯(又稱"502"膠) 熏顯指紋[5] ,80年代初這項技術傳入美國,該顯現法的靈敏度和應用范圍被發(fā)展。"502"熏顯法雖然靈敏度高,但在很多淺色或彩色物面上顯出的白色聚合物指紋與背景的反差較弱,不易看清指紋圖像,拍照提取也有困難。但"502" 熏顯能固定指紋,使得隨后用其他方法增強效果時,指紋不會被破壞。利用這一特點,人們研究了"502"加碘熏染等熒光試劑染色、銪絡合物熒光試劑增強[6]及彩色磁性粉染色等方法,提高了反差,顯現效果更趨理想。
3.結語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指紋自動識別系統(tǒng)的推廣應用,指紋技術會為公安機關刑偵工作提供更多的線索和證據,將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作者簡介:
商毅(1975-),男,河南周口人,新疆烏魯木齊市高新區(qū)(新市區(qū))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工程師,主要從事痕跡檢驗工作。
邵鵬(1984-),男,新疆巴州和碩縣人,新疆巴州公安局刑偵支隊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痕跡檢驗及物證鑒定專業(yè)工作。
曹罡(1982-),男,陜西咸陽人,新疆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F.V.Woodward,Fingerprint,Photography"painting"with opecular reflection,Police Journal,1963, 36, 491-493.
[2] Z.Ziv and E.Springer,More application of coaxialillumination fingerprint detecting and photography,J.Forensic Ident,1993, 43 (4), 362-367.
[3]王桂強等.定向反射照相顯現潛在指印技術.刑事技術.1995, 4, 32-36.
[4]孫仲玖等.利用多波段光源及染色新配方顯現指印的方法.刑事技術.1997,5,26.
[5]王桂強等.DFO 指印顯現技術及應用.刑事技術.1995,5,1-6.
[6]李重陽等.一種新型潛指印熒光顯現劑的研究.公安大學學報.2001,1,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