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雅婷
大概三年前,我寫了一條微博:“單身生活會有一種虛幻的掌控感:推開門出去紅塵萬丈,有工作,有親朋好友,有那么多喜歡的好玩的東西,有充足條件去喜歡誰;關(guān)起門來則獨善其身,可以安靜的閱讀,細細的想心事,徹底的放松。時間久了,就覺得可以掌控生活的節(jié)奏。若要去配合另一個人,談到寬容、妥協(xié)、溝通就覺得好累。但是……”
我是想講如何處理安放自身和打滾紅塵的關(guān)系,可是被一個頑皮的讀者接了一句——“可是,要過年了……”于是這就變成了一個【過年無法直面親友】的梗,每到年關(guān)時候,就被轉(zhuǎn)發(fā)出來。大家紛紛表示,回家是一條畏途,你要面對親戚朋友的各種逼問,從結(jié)婚了嗎到男朋友是干嘛的一個月賺多少錢啊。都特別挑戰(zhàn)社交底線,簡直要激起心中的暴虐之情。
春節(jié)防身術(shù)應(yīng)運而生,還有各種反逼問親友的段子,每一分鐘都懷揣一顆掀桌的心。精神脆弱的都去租男友女友了,還有崩潰到大年初一就逃回國際化大都市的??墒侨缓竽??這些問題都變成了不能揭的傷疤了嗎,一問就急眼?簡直想高唱一曲“愛情像一個孬種按一下就疼……”
在隱私權(quán)這件事上,大家過于敏感,特別喜歡拿出老外連歲數(shù)都不問,更何況收入和婚戀狀況。我跟你講,其實他們一樣八卦呀。只是大家愿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人來互相八,換成叔叔大爺和小學(xué)同學(xué),就也是一樣翻白眼的。但你要理解,因為大家所處在的環(huán)境不同,對與自己不同的生活感興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這和我們在八卦論壇討論明星的收入排名或緋聞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明星其實也會在微博后面翻白眼兒:你一個100多粉絲的人說我這個100多萬粉絲的人過氣了有道理嗎?這事兒和你心里翻白眼兒同理,你心里想的是你女兒嫁了一個天天打老婆的酒鬼,你還來笑話我嫁不出去?可是,假如不聊這些,那真的就沒話說了。
不常見面的親友,大家有不同的生活,因此會很好奇。最直觀的就是從生活狀態(tài)入手,畢竟不能像英國人一樣只談天氣。(我跟你講就算談天氣和空氣都有鄙視鏈的,大家都會覺得生活在北京太不容易了。)可這時候你英國人附體了,工作不能聊、收入不能聊、婚戀不能聊,像個刺猬一樣,先張開了刺。但我覺得其實他們是為了相互印證,這是一個故鄉(xiāng)和夢想城市之間的認證,并不是單純?yōu)榱俗C明你真的不如在小鎮(zhèn)里懵懂結(jié)婚比較好。這樣一顆對抗的心,會讓故鄉(xiāng)和春節(jié)都顯得比較不愉快。
比較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在七大姑八大姨面前脫俗的你,在朋友圈里沒準也在暗暗咬牙。雖然Sandy回了老家但Daisy去了大溪地呀;雖然我們年終獎是十四薪,但人家BAT是幾十萬美金大禮包呀;雖然整容臉朋友失戀了可是她馬上又找到新人了呀!只是經(jīng)過美圖秀秀之后,這樣的攀比和議論顯得還挺文藝的,也能上升到滾滾紅塵眾生相層面,但其實事情就是那么個事情。換成了故鄉(xiāng)親友,就變得突然特別不能忍受,我覺得也是有點矯情了。無非就是在你心里,他們更弱勢、更沒有資格加入對你的討論而已。
我覺得心理上要克服這種厭煩和畏懼的情緒,其他都只是技巧性問題而已。當他們問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你要講的是大趨勢,而不是具體到自己身上的某一點。你要講一線二線城市的工資水平,行業(yè)平均水平,既不顯得很失敗也并沒有很成功;當問到婚戀情況的時候,你要懂得轉(zhuǎn)移話題,從夢想環(huán)游世界到努力創(chuàng)業(yè)無心旁顧開始說起,讓大家知道你無論單身還是戀愛結(jié)婚,都能過得很好,也就夠了。當然我這只是一個無聊的建議,就算你不回答,也沒什么。我一直覺得,無論在任何場合,面對任何人,面對你不愿意回答的任何問題,你只要微微一笑,然后閉嘴不言,那么大家就都拿你沒脾氣。這簡直是最完美的應(yīng)對之術(shù)。其他的招式,見招拆招無窮匱也,那簡直就扯不清楚了。所以你看,還怕什么。
那些煩躁、畏懼未免不是另一種惱羞成怒。我有時會想,你要是覺得過年回家沒包個特大紅包給雙親、沒帶個優(yōu)秀男女朋友回家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的時候,當然被人問到的時候就容易急眼。如果你打心里覺得自己現(xiàn)在這樣就挺好,還挺沾沾自喜的,那么別人的鄙視或非議根本動搖不了你分毫,甚至還有點兒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得意洋洋勁兒呢!
其實現(xiàn)在簡單多了,科技和新媒體進步飛快,每天都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兒。親友聚會,掏出一個手機,玩玩各種新App,學(xué)會花樣百出的買和服務(wù),時間飛快的就過去了。還有,記得在微信里放足夠多的零錢,大家搶搶紅包,一頓飯也就吃完了,誰還顧得上東問西問呢!
(菲兒摘自《37°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