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在新一輪局勢下,自主SUV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根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銷量數(shù)據(jù),在4月份的銷量排名中,有4款自主SUV排入前十,而5月份僅剩3款自主SUV排入前十。另外,在市場份額占比上,自主SUV相比合資SUV的市場份額占比出現(xiàn)下滑的趨勢,這似乎給自主SUV敲響了一記警鐘。那么,這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自主SUV的出路又在哪里?
自主SUV呈下滑之趨
據(jù)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5月,SUV車型銷量達62.72萬輛,環(huán)比4月份增長2.17%,同比去年5月增長了36.25%,繼續(xù)保持了高歌猛進的增長趨勢。其中,自主品牌SUV銷量為35.5萬輛,同比增長40.2%,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
從表面上來看,自主品牌SUV以40.2%的增長率似乎高于平均水平。但記者在統(tǒng)計了今年1-5月自主SUV和合資SUV的銷量占比后發(fā)現(xiàn),1-5月份,整個SUV市場銷量為321.77萬輛,同比增長44.96%。從總體的增長率來看,自主品牌SUV的銷量水平是呈現(xiàn)下降趨勢的。
據(jù)記者統(tǒng)計,今年1-5月,自主SUV銷量占整個SUV市場的比例分別為:74%、86%、72%、52%、43%。也就是說從今年2月開始,自主SUV的銷量整體占比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
5月份,SUV車型排名前十名的車型分別是:長城哈弗H6、廣汽傳祺GS4、上汽通用昂科威、寶駿560、上汽大眾途觀、東風本田XR-V、東風日產奇駿、北京現(xiàn)代途勝、東風本田CRV、廣汽本田繽智。從本月銷量排名前十的車型來看,以往在SUV市場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的自主品牌風光不在。雖然長城哈弗H6繼續(xù)以37435輛的銷量蟬聯(lián)榜首,但放眼前十名的車型,僅有3款為自主品牌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寶駿560沒能守住第三名的寶座。寶駿560自上市一來銷量一直堅挺,并隱隱有趕超H6的趨勢,然而面對H6降價和新車不斷上市的壓力,寶駿560沒能守住老二的地位,位次一再下滑。
除了寶駿560,長安汽車也沒能阻止住其下兩款車型的下滑之路。繼4月CS75開始大幅下滑后,本月CS35也步入后塵,同比下滑達12.6%,從4月的第9名下滑至了第13名,而CS75同比降幅更是達23.9%。
和自主SUV下滑不同的是,合資品牌SUV的春天似乎來臨。從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前十排行榜來看,除了多年沒有進行大改款的途觀同比下滑外,其他車型均呈現(xiàn)出了同比兩位數(shù)以上的增長。尤其是昂科威,竟然絲毫不受斷軸事件的影響,以1.92萬的銷量,趕超了寶駿560,排名第三位。本田XR-V排名第六,而北京現(xiàn)代全新途勝也以1.45萬臺的成績上升至第八名。至此,在前十榜中合資品牌己包攬了七個席位。
早在今年4月,排名SUV銷量前十的自主品牌尚有哈弗H6、廣汽傳祺GS4、寶駿560,長安CS35,也就是說自主品牌占據(jù)包括前3名在內的4個席位,而XR-V領銜的日系品牌也迎頭趕上,拿下4席,美系和德系品牌各有一款車型入圍前十。相比4月份,CS35在5月份跌出前十,哈弗H6、廣汽傳祺GS4、寶駿560在5月依然名列前十,但寶駿560相比4月份后退了一個名次。
而在今年3月的SUV銷量前十名中,有6款自主品牌車型,日系品牌僅有CR-V一款而已。
而回顧前兩個月SUV的銷量排名也不難發(fā)現(xiàn),自主SUV在火爆過后整體有降溫之勢。而作為自主SUV市場中的典型代表,寶駿560與長安CS75、CS35的下滑當然也并非個案,這或許正是中國自主品牌SUV面臨新一輪危機的警示。
倒掛背后
對于“5月份SUV銷量排行前十中,自主只占到3席,合資竟然占到了7席”這種現(xiàn)狀,有觀點認為這是屬于嚴重的席位倒掛。曾幾何時,自主品牌SUV幾乎占據(jù)著SUV銷量排行榜TOP10的全部席位,最高時達到了9席,除了上汽大眾途觀,其它全部是自主品牌。哈弗、長安、傳祺等品牌長期占據(jù)前三的位置。從本月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SUV銷量排行榜來看,在銷量排名11-20位的車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熟悉的身影:哈弗H2、長安CS35、CS75、江淮瑞風S3等以往長期排名前十的車型紛紛出現(xiàn)在了這一區(qū)間。
那么,這背后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隨著各大車企紛紛加碼SUV投放,該市場的競爭性也以白熱化的趨勢顯現(xiàn)出來,而最直接的體現(xiàn)則是價格的回歸。
由于產能過剩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大合資品牌紛紛加大了促銷力度,以韓系品牌為代表的合資品牌從去年開始就加大了降價促銷的力度一直延續(xù)至今,如起亞獅跑,現(xiàn)在的廠商指導價為10.98萬~14.68萬元,而基于同一平臺開發(fā)的起亞智跑、ix35,市場實際售價已經降到了12萬左右,已經開始與自主品牌產品捉對廝殺。
另外,今年3月,自主SUV兩款主銷車型哈弗H6、長安CS75相繼“官降”,成為業(yè)內最具火藥味的比拼。而吉利博越則更是以一個很親民的價格上市。從4月16日起,廣汽三菱SUV車型新勁炫ASX,全系調整售價為10.98萬~17.98萬元,相當于其全系車型市場指導價下調了1.5萬~3.9萬元不等。這被視為今年合資品牌向自主SUV的“宣戰(zhàn)信號”。
一直以來,價格戰(zhàn)直接影響市場銷量是不爭的事實。
對于SUV細分市場的降價現(xiàn)象,記者特意走訪了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的一些4S店。在同一線的銷售人員以及看車的消費者交流中得知,這種降價現(xiàn)象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選擇。
“以往20萬區(qū)間的合資SUV經過降價后現(xiàn)在直接進入10萬區(qū)間,本打算買自主SUV的車主們只需要再加幾萬就可以入手合資車,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合資SUV?!北本﹣嗊\村汽車交易市場一4S店的銷售經理小王對記者表示。
在記者談及自主SUV也有降價時,小王笑著對記者說道:“受合資SUV降價的影響,雖然自主SUV也會應聲而降,但自主SUV的價格本來就低,降價的空間畢竟還是很有限。所以,這對準購車主來說是沒有太大吸引力的?!?/p>
記者隨機在該4S店內采訪了幾位來看車的消費者,他們大多數(shù)表示,如果在價格相差不是太大的情況下肯定是選擇合資SUV而不是自主SUV?!艾F(xiàn)在合資SUV普遍都有降價趨勢,并且降價力度還挺大,本身合資SUV的品牌力和口碑擺在那兒,再加上價格上的優(yōu)惠,對于我們消費者來說當然是會選擇合資SUV,這樣不僅僅是面子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把車買回去后開著心里也放心、踏實我的上一輛車就是一輛自主SUV,開了一段時間老出些小毛病挺鬧心的,經過了上一輛車后,我個人心里有些陰影,自主的車總感覺開著心里不踏實?!闭?S店里看途觀的陳先生對記者說道。
當然,陳先生的想法并不能代替整體消費者的心理,但是這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很顯然,隨著合資SUV價格逐漸殺入10萬-15萬元區(qū)間,這對于以往以配置和性價比優(yōu)勢作為賣點的自主品牌產生了不小的沖擊,自主品牌SUV也很難在未來的競爭中靠性價比取勝。這表明,自主SUV在合資SUV的價格戰(zhàn)攻勢面前抵抗力仍不強。
除了價格的因素,產品線也是不可忽視的另一因素。
對此,業(yè)內人士分析,自主SUV往往作為消費者的“第一臺車”,自主SUV火了幾年,有部分消費者差不多到了換車的階段。隨著收入的提高,需求的提升,當然考慮購買更高級別的車型。然而在這方面,自主SUV并沒有準備好。
在產品線上,大多自主車企還在緊湊型SUV和小型SUV領域徘徊,根本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更高級別的車型上去。即使有些車企先行一步,但在價格上,自主品牌依然沒有打破價格的魔咒。
這對于想購買更高級別SUV的這一部分車主們來說,他們很難在自主SUV中做出滿意的選擇。
“當自主SUV的車主考慮換車的時候,即使品牌忠誠度再強,在自主序列中,也沒有那么多更高級別的產品可供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把目光投向合資SUV中去?!北本┍背絹嗊\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目前市場在售的自主品牌SUV車型在產品力上仍然與合資品牌有較大差距。
路在何方?
隨著各大品牌SUV新品不斷投放以及合資品牌的進一步下探,留給自主品牌SUV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對于自主SUV來說,路在何方?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針對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研發(fā)資金投入進行了對比,通過對比自主品牌車企與外資品牌車企在研發(fā)投入上的差距,來作為分析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在核心技術差距的依據(jù)。
或許,研發(fā)投入上的差距或許是造成二者在市場上差距加大的原因之一。
不過,有觀點認為,這并不是核心因素。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差距的關鍵還是在于是研發(fā)與管理體系以及用人機制上的差距。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研發(fā)與管理體系和用人機制,激發(fā)廣大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即便投入巨大也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養(yǎng)了人浮于事不作為的閑人還拿不出成果。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董揚也對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一些車企急于求成,短視的思想仍然很嚴重,山寨、換皮、以次充好等行為嚴重損害自主品牌整體形象?!?/p>
或許,要保住SUV這個細分市場,在價格之外,質量、研發(fā)與管理體制以及品牌力對于自主車企來說更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