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璐
摘要:以“四世同堂”拯救國家危亡,試從話劇《四世同堂》劇本臺詞角度出發(fā),體會田沁鑫導演戲劇作品中深藏于民眾中的民族抗戰(zhàn)力量和中華文化品格。
關鍵詞:臺詞;人物性格;導演特性;文化內(nèi)涵;平民史詩
蒼涼的歷史感中濃郁的人情味兒,這是我看到的田沁鑫作為創(chuàng)作者的敘事藝術?!端氖劳谩愤@部戲講的就是普通北京老百姓的故事,他們沒有多偉大不凡,也沒有多義憤填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如何在艱難的年歲里把寡淡的日子過好。
劇本臺詞的字里行間將這樣一種質(zhì)樸而深刻融人民族骨血的生活常態(tài)體現(xiàn)于這樣一部宏大作品中,同時將富有特色的京味兒語言雜揉在劇本整體架構當中,有著田沁鑫本人對胡同,對北京,對中國人民族性格的一點理解,人物的悲歡離合道盡了時代的一聲長嘆。
如這一場開頭的那一幕,長順為給姥姥掙口吃飯錢,偷偷聯(lián)系小崔媳婦兒給日本人縫補軍裝。就這樣一件小事,鄰里街坊全都粉墨登場,上演了一場胡同風云。斥責著長順的行為是當漢奸因而怒不可待準備大打出手的小崔,連忙拉架,阻止矛盾的馬姥姥、四爺爺、四奶奶…鄰里之間那種幫襯著、照料著的濃濃的市井人情味兒很自然流露了出來。他們都是些本分的、老實的小市民,說的話可能不大動聽,做的事兒也有點可笑,可是馬姥姥會說“長順,別拿你姥姥我說事兒,你姥姥我守寡一輩子,我是干凈人?!睉騽∥猜?,當小崔親眼目睹小文太太被日本人凌辱,那個粗魯?shù)摹⒋竽凶又髁x還愛打老婆的、平日里總愛耍貧嘴的小崔,想都不想就沖出去跟日本人拼命,我不禁唏噓,痛哭。他的抗爭是冒著一股愣勁兒的,還生生丟掉了性命。他沒多少文化,可他骨子里是信奉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的,苦難而饑餓的歲月沒有磨掉他那股綠林好漢的江湖氣兒。
馬姥姥、四爺爺、錢太太、小崔……他們的抗爭是愚昧的,甚至是毫無力度的,可正是這些小人物們形成一種真正的抗爭,他們才是這個民族的脊梁,他們當了順民,可是他們始終有一種不屈的東西,于柴米油鹽中踐行著英雄主義。
“別人家死了人,是傷筋;自己家死了人,便是動骨。別人家死了人只覺得是心酸,輪到自己家里死人,才真正覺得是亡國了?!保ㄕ浴短锴喏蔚呐啪殘鲋氖劳谩罚?/p>
這是一部一直都在死人的戲劇,祁天佑的死,四爺爺?shù)乃溃∥姆驄D的死,桐芳的死,招弟的死,小妞子的死,瑞豐的死……好人壞人,有錢人沒錢人在這亂世中都倉倉促促的死。他們的死,形成了家族的抗戰(zhàn),聚成了民族的抗戰(zhàn),才讓這部矛盾沖突起伏不大的戲真正滲透進來民族性的悲劇與反抗。呈現(xiàn)出一種靜水流深式的對抗和沖突。觀眾這才明白:民族的抗戰(zhàn)力量深藏于群眾之中。
祁瑞宣。整個家族的中心人物。祁瑞宣一出場就是一個溫柔敦厚,與人為善的讀書人形象。在他心愛的小女兒妞子死于饑荒之時,他長嘆:“一個被征服的國家的悲哀和痛苦,是不能像桌子上的灰塵那樣,一擦就掉的?!睙o論什么年月什么光景,他始終掛著那縷家國憂思。
他沒有突出和鮮明的形象特征,既沒有三弟瑞全那樣激進的豪情壯志,也不像冠家人那樣無恥的理直氣壯。他是痛苦而矛盾,艱難而猶疑的,在失去女兒的極度痛苦之下,他還要做一個堅定的丈夫,做家族的頂梁柱,做這個國家的子民。一直到這里,祁瑞宣這個人物歷經(jīng)猶疑、矛盾,抉擇和反思,才真正立了起來,他的迷茫是所有人的迷茫,他的頓悟是整個民族的頓悟。祁瑞宣就是‘我們。平凡的‘我們,不屈的‘我們,沉默的‘我們,悲鳴的‘我們,‘我們就是這個國家的力量,我們,從未被征服!
再談冠曉荷。借用田沁鑫老師自己的話來說,他“只酬知己”。他對著招弟瘋癲囈語:“爸爸才是日本人的朋友。知道爸爸為什么喜歡日本政府,不喜歡那民國政府。因為他不給你爸爸官做,他們遺棄了北平城。日本人不一樣,他們對爸爸客氣。閨女,你不是說有個日本女婿么??鞄乙娨姟?/p>
他身上頗有一種“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壯志未酬。他到死就盼日本人能幫助他,實現(xiàn)他的夙愿,倒像真的是士為知己者死,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田沁鑫力圖創(chuàng)作的這樣一種新現(xiàn)實主義的力作,將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同東方寫意精神香結(jié)合,胡同采用立體縱深設計,充滿著現(xiàn)代主義的形式內(nèi)涵,而內(nèi)里,包裹著的是沉甸甸的中國社會的蒼涼現(xiàn)實。
當白發(fā)蒼蒼的祁老人顫顫巍巍的站在舞臺上,發(fā)出顫抖而心酸的世紀悲鳴:天佑,瑞豐,小妞子都走我前頭了。生日?這就是忌日!我的八十大壽……我的四世同堂!此刻,舞臺上飄落鵝毛大雪,浸濕了祁老人過壽的饅頭。所有還活著的街坊在舞臺上來來回回的游蕩,有的吃著饅頭,有的拿著發(fā)愣,他們不停地走著。像草木,像螻蟻,似笑話,是悲劇。畫外音傳來日本戰(zhàn)敗的消息,而所有人都在麻木,饅頭的熱氣仍在蒸騰這一刻關于悲劇人生的體驗,力透紙背。
田沁鑫老師將這一份血脈相連的聯(lián)系和牽絆用戲劇的語言訴說,它讓我感受話劇的宏大與柔軟。
參考文獻:
[1]<田沁鑫的排練場之四世同堂>(田沁鑫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四世同堂>(老舍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