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尤佳
何為濕?中醫(yī)理論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正常存在的“六氣”,一旦過盛則稱其為“六淫”。簡單地說,濕屬“六淫”,是人體外感病因之一,是人體內的濕度不適中或超出人體的適應能力引發(fā)的病癥,稱為濕邪。濕邪侵入人體所致的病癥,一般以夏季居多,此時濕氣當令,如果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
為什么夏天容易濕邪致?。?/p>
引起濕癥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夏季炎熱,濕度大,空氣中濕氣彌漫;●夏天人們愛吃生冷瓜果、喝冷飲之類;●很多人夏天貪涼、露宿屋外;●有些人喜歡晚上洗頭后(未干)馬上睡覺,早晨洗頭未干出門,運動后大汗淋漓,汗未消就洗澡,刮痧拔罐后很快洗澡。這些看似不是什么事的小問題卻很容易造成濕邪為患。
怎么來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看:
●頭重如裹。頭部沉重,像頂著一個米袋子;
●身體困、重、沉;
●舌苔厚膩(以清晨剛起床最為準確)、胸悶、惡心;
●小便混濁、大便不成形、易粘在馬桶上,不易沖;
●腹脹、食欲不振、困倦乏力;
●四肢關節(jié)酸脹,屈伸不利;
●女性會出現(xiàn)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癥狀。
如何有效去濕邪?
管住嘴酷暑時節(jié),人們愛喝冷飲,愛吃涼菜,圖一時之快時也將濕邪引進體內。因為胃壁粘膜受到冷刺激會造成收縮,分泌的消化液就會減少,消化功能就隨之減弱因此生冷食物要少吃,冷飲要少喝。良好的消化功能再加上適度飲水,可避免濕邪從外侵入。
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夏季炎熱也不能睡水泥地或石板地上,更不可貪涼露宿,這是因為脾主大腹,裸露腹部,容易被寒濕所傷,濕為陰邪,易傷脾陽,這點很重要。所以即使再熱的天睡覺也一定記住蓋著肚子,小孩的“裹肚”就非常有道理。同時還要注意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按時排大便。早起的運動以出汗為止,出汗可排濕,不必大汗淋漓。
藿香正氣水祛濕夏天中暑感冒時,藿香正氣水是首選。其中的主要成分藿香、茯苓、紫蘇葉等,具有芳香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作用。
佩蘭泡茶佩蘭化濕效果好,每天泡茶喝可以清除體內的濕氣。西瓜皮、冬瓜皮熬水也有同樣的作用。
薏米紅豆粥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中藥稱為“薏苡仁”,可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此。薏米紅豆粥是亦藥亦食的一味去濕佳品。
此外,一些芳香類的蔬菜如荊芥、香菜、紫蘇、藿香等亦可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