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程
一
大約十年前,剛剛恢復寫作時,我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一口氣寫下了160多首詩,今天看來這個數(shù)字依舊可觀。當時應編輯之約寫了篇創(chuàng)作談,題目叫做《可以從一滴海水開始》,談的是我在寧波象山縣一個叫石浦的漁港小鎮(zhèn)十年生活的經(jīng)歷。后來輾轉來到縣城謀生,寫下的創(chuàng)作談主要是我從石浦小鎮(zhèn)到象山縣城的遷徙經(jīng)歷、生活境遇的改變以及由此帶來的生存體驗的變化,題目自然也變成了《動蕩:從漁港馬路到靖南大街》?,F(xiàn)在,我不知道這個創(chuàng)作談會不會被我寫成《從象山港畔到縣江兩岸》。
幾年前的這個創(chuàng)作談標題里之所以加上了“動蕩”一詞,并非矯情。它的確是我彼時生活狀況的真實寫照。我在那個距離我最初生活的漁港小鎮(zhèn)僅有30多公里的小縣城里待了十多年,但是始終沒有找到“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感覺。十多年,我在其中不停地變換著謀生的職業(yè):編導、記者、安全監(jiān)管員、辦公室文員等等。租住的地方也不停地在地下室、車棚和閣樓之間輾轉搬遷,直到幾年后才在一間廢棄的播音室里安頓下來。也就是在那間被寂寞籠罩的舊房子里開始了我的詩歌之旅。
我其實一直是個懶散的人。胸無大志,習慣待在一個小地方。彼時在石浦,我曾以為那條長長的漁港馬路足以讓我走完剩下的流年。但不料寫下這個句子不久,我居然就因為生計的原因離開了。即便是到了同樣并不大的小縣城里,我也如米沃什所言,也保持著一個小地方來的人的謹慎。事實上,作為一個背離故鄉(xiāng)的人,我一直對自己的身份缺少辨認。
我在那個不再陌生的小縣城呆了十來年。但是差不十年過去了,我?guī)缀鯖]有寫下任何和它相關的片言只語。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去逃避。寫下的文字大都與我生活過的漁港小鎮(zhèn)有關。就像我在漁港小鎮(zhèn)時,偶爾寫下的,也只是記憶中的寧夏老家那邊的故土風物。后來我一直想,我到底為什么會在文字里對眼前的生活視而不見?最后我明白,因為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卻無力改變。過多地去正視它,只能帶給我更多的失落和絕望。
盡管一直不愿意承認,但我其實明白的確已經(jīng)進入了另一片水域。一片比漁港小鎮(zhèn)寬闊的水域。我不應該再回避它,像一盞風燈,把自己固定在掛在一只船桅上,只照著眼前的一小片海水。就像漂在水上的漁火,既然選擇了動蕩。那么就要做好“隨波逐流”的準備,去感知它帶給我的意義:
和我從前走過的海塘不同。危險/不是來自一邊的大海,以及它自身的漏洞。/靖南大街,密集的樓宇構成了它的兩岸。/和我了解的河流不同,不可比作/流逝,不可比作一個人消耗的年華。/它洶涌,但可逆旅,像一個人/重復自己的命運。像更多的人,/重復一個人的命運……
2010年的某一天夜晚,我在供職的靖南大街辦公室的一扇窗戶后面寫下了這首詩。由此開始了另一種敘述。我寫下它街巷的洋流、它各種建筑的島嶼,它形若人際關系的暗礁、它陌生的、充滿誘惑的燈光船火,我也寫下那些無名的生物、種群,他們在冰冷的水下帶來的暖意……
因為生存狀態(tài)的緣故,我關注最多的,還是和我一樣的人群的哀樂悲苦。審視它們在我的生活和詩歌中的意義。這些人和事都是微小的,他們的疼痛也是微小的。我在一首名叫《漂木》詩歌里這樣寫:
仿佛,這才是它顛沛半生最終確認的身份——
千瘡百孔的身體,成為另一些微小生物的家園
而因礁巖碰撞和海浪噬咬形成的
某種類似命運、星象的紋路,已經(jīng)成為眾多藝術家追逐的目標
我相信,那些如同我一樣丟失身份,在生活里隨波逐流的,也將在動蕩的旅途中最終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某種安定生活所不能帶來的更加深遠和寬闊的意義。
盡管只是一個生活在小地方的小人物,被一只飯碗釘牢了微薄的人生,但我依舊沒有放棄對遠方的尋找。我相信在分開潮水的人群中,一定有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向我招手。我也相信這夜空中還有一顆凜冽的星辰和我有著神秘的對應。無論在石浦的港灣,還是在靖南大街上,還是現(xiàn)在的縣江邊上,我都仔細凝望過夜空。我想,一個人要是還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星辰,即便他依舊會隨波逐流,但不至于迷失。
二
“我在原地漂泊,但卻渴望在遠方,安下一個安寧的家?!蔽覜]想到很多年前,我寫下的這個句子,居然成了一句讖語。成了我的宿命。
在那座小縣城待的第十五個年頭,因為種種緣由,我不得不再一次離開。徹底告別了這個我生活了二十一年的地方,一個時長和我在故鄉(xiāng)生活時長相等長的地方,一個留下我青春夢想和屈辱的地方。這一次離開,對我意味著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這幾年,因為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我寫作的重心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從最初的漁港海洋詩歌系列,轉向了縣城的底層敘事(盡管這個詞被一些詩評家多有詬病,但我理解的底層敘事并不指向階層對立或者寫作姿態(tài)上的自上而下,以及由此帶出的所謂的悲憫情懷,我覺得所謂底層寫作指向的其實是生活最真實最原生態(tài)的一面,而我因為身在其中,我的視角也是平視的視角,我只是平靜地敘述和真實的記錄)。
但是在這樣的寫作中我一直有著深深的疑慮:情隨事遷,說到底,我的寫作和我的生活一樣,只是一種隨波逐流的寫作。我寫下的那么多有關生存境遇、感慨乃至痛楚的文字,它之于我到底有什么意義?我究竟為什么而寫?如果我經(jīng)歷的生活并非我想要,那么附著其上的文字,是否有意義,是否還值得把它寫出來?
很多次,我曾經(jīng)一個人在夜晚站在不同海域的海岬上眺望燈塔。并且寫下了了很多與之相關的詩。在一首名叫《燈塔博物館》的詩里,我寫下這樣的句子:
需要積聚多少光芒,才不至迷失于
自身的霧霾
需要吞吃多少暗夜里的黑,才會成為 遙遠海面上
一個人眼中的
一星光亮?
我曾仔細觀察過它的成分:一種特殊 的燃料
混合著熱愛、絕望和漫長的煎熬
終于,在又一個黎明到來之前
燃燒殆盡
之后,是更加漫長的寂寞。
它是光燃燒后的灰燼
作為
自身的遺址和廢墟
現(xiàn)在,它是燈塔。燈塔本身
握在上帝手中廢棄的
手電筒。被雨水用舊的信仰
在這首詩里,我不再關注它黑夜海面上的光亮,而是著眼于它謝幕后的存在。當我用一束追光打到它銹跡斑斑的軀殼和煙熏火燎的內部時,我看到,一座廢棄的燈塔因為剝離現(xiàn)實的光芒而回到了它本身,它作為燈塔的源頭。我看到了它作為燈塔本身的更多可能。我想,有一天假如我離開這里,繼續(xù)向遠處飄蕩。我會在一個足夠遠的坐標里,繼續(xù)打量和審視它。我相信它其中深藏的光線,會繼續(xù)引領我通向下一片陌生的水域。
我想,我的詩歌,除了依附于我隨波逐流的生活,同樣也應該回到自身的源頭,去獲得更多的可能。
但是,應該從哪里開始?三年前的一次意外之旅,給了我一些啟示。2013年我有幸經(jīng)省作協(xié)選派到魯院學習,期間參加了青創(chuàng)會。江蘇作家魯敏的發(fā)言《記憶看著我》讓我深受啟發(fā),我意識到,在空間之外,我需要借助一雙時間之眼來觀察和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所處的時代。這就有了近兩年來的“博物館系列”和“時光考古”系列的詩歌寫作。
我在博物館系列的詩歌書寫中,曾經(jīng)寫到這樣一句話:博物館被擠在城市的邊緣,我們龐大的生活和事業(yè),最終只占它展館內狹小的空間。是的,我們今天經(jīng)歷的,所為之奮斗、苦苦求索的東西,為之痛苦輾轉的人事,若從若干年后的記憶之眼中看過去,到底會有什么樣的狀況?到底哪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和有意義的?
基于這種想法,我開始試圖用今天的眼睛去打量那些久遠事物殘留的遺跡遺址,用一雙記憶之眼、時間之眼去打量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我想這也是一種重回源頭的寫作。回到時間的河流里,回到它的源頭,去重新獲得力量和激情。
近期評論家李敬澤在一場名為《談文學,不止理想——國人心中的諾獎》的文學對話中感嘆,文學在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已經(jīng)越來越變得專門化了,越來越變得高大上,高精尖,某種程度上講,也意味著他越來越失去他的活力,失去他作為一個野孩子那樣奔放精神,這樣的時間長了,所以我們需要回到文學的本源。而文學的本源是什么?敬澤老師說,文學沒那么復雜,也沒那么高大上,對著這個世界的怒吼和歌唱,它就是文學。
無獨有偶,不久前天涯雜志頭條刊發(fā)了詩人于堅的長文《詩歌的發(fā)生》,在審視新詩誕生的意義時,于堅把它提升到作為文明進程的高度來認識(這一點與布羅茨基對于詩歌的觀念不謀而合):在格律文法束縛下的舊體詩逐步走向式微之際,新詩的出現(xiàn),使詩在原始意義上再次發(fā)生。詩得以重返文明的荒野。于堅站在整個詩歌走向的河岸邊,對新詩誕生的意義做出了上面的判斷。他說:世界被命名時,存在才存在。而新詩,就是一次重新的命名。那么,我想說,一個寫作者,在一次次重返源頭的過程中,也是對自己重新命名的過程。同時,我還想接著于堅先生的話狗尾續(xù)貂:只有存在于時間里,才會是真實的存在。
的確,我是一個天資愚笨的人。很少能自己想到更合適的表達。但往往能從別人的話語里找到共鳴。近日從朋友寄來的詩集的跋文中讀到一句印度諺語:我們說的一切都是借用,只有沉默才是原創(chuàng)。
那么我想,我的詩,也會將我的沉默保存在其中。在我不在的時候,我存在于我寫下的文字里。如同我寫下的廢墟和遺址。那其實也是另一種源頭。由此,我存在于我寫下的文字保存的那一部分沉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