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蘇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2001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其《浮生》是一部值得研究的文學作品。《浮生》主要講述了威利·詹德蘭前四十一年的生活。威利的人生經(jīng)歷豐富,經(jīng)歷了在印度、英國、莫桑比克的生活。在半生的游走期間,威利自身的倫理道德觀與特定歷史環(huán)境的倫理道德有所差異,甚至是格格不入,這使威利生活在痛苦之中。這種倫理道德觀的沖突主要表現(xiàn)在家庭民族倫理道德與兩性關系倫理道德兩個方面。
文學倫理學批評由聶珍釗教授于2004年6月提出,是一種從倫理視角來閱讀、分析和闡釋文學作品的批評方法。它以文學文本為主要批評對象,分析倫理選擇的不同動機,剖析倫理選擇的過程,揭示不同選擇給我們帶來的道德啟示。本文將從文學倫理學角度來探究母國與遷移國的倫理道德沖突,這也正是離散作家普遍存在無根感的主要原因。倫理道德是人融入社會群體的最重要因素,倫理道德的相悖會導致人不融于所處的社會,產(chǎn)生無歸宿感和無根感。
一、威利家庭民族倫理道德的相悖
威利出生在一個印度婆羅門家族,從小接受的是教會學校教育,教會學校的老師來自加拿大,教授的是西方文化。西方平等社會環(huán)境與東方不平等社會環(huán)境的對比,讓威利產(chǎn)生了離開印度去加拿大的想法。威利在教會學校的三次作文是他對家庭、民族感情的顯現(xiàn),預示了威利必將要離開印度,做出違背家庭民族倫理道德的倫理選擇。
威利隨后去了英國倫敦,“威利開始明白,他要怎樣呈現(xiàn)自己,完全是他自己的自由??梢哉f,他可以自由寫自己的歷史?!彼麑⒓胰松矸菝阑淖龇ǎ@在西方國家是可以理解的。西方國家追求自由平等,人人生而平等,威利隱瞞出身在西方文化里是被接受的。但是,倫理啟蒙是人從幼兒時期接受的教育,對人產(chǎn)生根深蒂固的影響。威利出生在印度,雖然不認同印度的不平等社會,但他仍然不自覺地建立了家庭民族倫理道德觀,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熱愛家庭。他在英國的所作所為可被英國乃至整個西方國家接受,然而卻與他自身的倫理道德觀相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jīng)全然背棄了自己的家庭和民族,他的內心深處是痛苦的,最終他離開了英國。
二、威利兩性關系倫理道德的相悖
印度的兩性文化十分含蓄,印度宗教里有禁欲誓,從小接受一夫一妻、忠于家庭的倫理啟蒙,奠定了威利的兩性關系倫理道德觀。然而威利在英國倫敦對朋友的女友產(chǎn)生了情欲。他知道這是不正確的倫理選擇,違背了他從小建立的兩性關系倫理道德。最后與安娜靈肉結合。但是到了非洲,威利的兩性倫理道德產(chǎn)生了敗壞,這與非洲的兩性關系倫理環(huán)境有關,最終使威利痛苦。非洲亂欲的兩性倫理環(huán)境與威利從小接受的倫理道德教育格格不入,然而威利的獸性因子占勝了人性因子,開始常常出入于色情場所,沉浸在亂性的漩渦之中,背叛了安娜,違背了倫理道德。肉欲放縱的生活給他帶來的是倫理道德的淪喪和自身的痛苦,他決心離開,他的離開沒有任何計劃,只是單純的離開,實則帶有放逐意味。
威利在印度建立了純潔健康的兩性關系倫理道德。在英國他經(jīng)歷了充滿肉欲的兩性啟蒙后,倫理道德觀否定了這種行為,最終與安娜建立了靈肉結合的健康的兩性關系。然而在性混亂的非洲,威利沉迷于野蠻開放的兩性關系之中,這與威利的兩性關系倫理道德觀相悖,他深知自己做出的是錯誤的倫理選擇,這導致了他不融于非洲這個居住地。最終選擇離開。
三、結語
威利·詹德蘭的半生游走在印度、英國和莫桑比克。他努力適應每個所到之地的社會倫理,但終不能融于身處的社會,最終導致他不斷遷移。倫理道德是人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人融于社會的重要因素,如果倫理道德相悖,必然導致人在環(huán)境中無法生存,帶來的將是無盡的倫理道德掙扎和痛苦。離散作家的作品多體現(xiàn)尋找歸宿的無根性思想,這種無根性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倫理道德觀與所處國的倫理道德觀存在差異,從而產(chǎn)生無歸宿感。
張心慰,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