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琦婕
在今天的作文課上,何老師從袋子里拿出了兩個可樂瓶、一根吸管和一個乒乓球。我們都很好奇:何老師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么藥呢?這時,何老師不緊不慢地說:“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乒乓球‘搬家的游戲,請大家想個辦法把乒乓球從第一個瓶子里搬到第二個瓶子里,除了借助這根吸管外,不許用手直接觸摸球喲!”
我想:這還不容易嗎?往杯子里灌水,借助水的浮力,乒乓球自然而然能“搬家”。有的同學想到用吸管對著乒乓球吸氣,有的同學想到“敲山震虎”——敲桌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竟然總結(jié)出六種方法。
何老師說:“你們的方法那么多,不如咱們來試試吧!”我們先試了“吸”,把球吸到第二個瓶子里,這個方法既迅速又簡便;接下來又試了“敲”,幾個男生齊心協(xié)力一起拍桌子,那球不僅沒跳過去,連瓶子都給震倒了,同學們哈哈大笑。其他的方法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我想只要有創(chuàng)新,失敗也是一種幸福。
“你們的方法都試過了,還沒試我的方法呢!”何老師有點兒迫不及待地說,“我的方法是吹!”何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就議論開了,大家怎么都不相信乒乓球能被吹過去。為了讓我們相信,何老師決定親自上陣實驗。只見他一吸氣,肚子立刻收了進去,胸部挺了出來。他屏住呼吸,使勁往吸管里吹氣,那乒乓球奇跡般地跳起舞來,就像著了魔一樣,倏地跳到了另外一個瓶子里,成功地“搬家”了。事后我們才知道:往瓶子里吹氣,就是為了增加瓶內(nèi)的壓力,把乒乓球給“壓”出去??磥砟瞧古仪蛞彩潜弧氨粕狭荷健蹦模?/p>
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直在歡笑聲中度過,也學到了不少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