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怡霏
摘 要:解構主義服裝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極其熱衷的服裝樣式。解構主義的一種全新的服裝設計方法論,其表現特征與拼接藝術大同小異。解構主義服裝囊括拼接藝術的表現技法,拼接藝術是解構主義服裝得以實現的重要手段。拼接藝術大致分為面料拼接、色彩拼接、幾何圖案拼接等幾大類。本文主要以面料的拼接藝術為切入點,闡述解構主義服裝中的拼接藝術特點。
關鍵詞:解構主義服裝;面料;拼接藝術
中圖分類號:J5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1-0179-01
一、解構主義服裝的定義
解構主義服裝是一種全新的服裝風格,源自建筑學的解構主義方法論。解構,就是分解之后再構成的一種打破傳統(tǒng)樣式的藝術形式。正如著名服裝學者開羅琳里諾米布克在他的《時裝:偉大的創(chuàng)造者們》一書中對解構主義服裝給出的定義:“解構主義服裝,最明顯的特點是在身體和服裝直接保留一定的空間。解構主義服裝的設計方法應用多變,主要是順著身體的曲線設計,大部分面料只是純粹依附在穿著者身上,已遠遠超出常規(guī)的衣服是人體第二層皮膚這一概念?!彼?,解構主義是服裝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打破常規(guī),為人們創(chuàng)造新的視覺盛宴。當然,解構主義服裝也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穿著體驗。
二、拼接藝術的定義
拼接藝術源于遠古時代的拼布藝術。由于在遠古時代,物質匱乏,人們拼補的方式將破損的衣服用其他類似的面料縫合,甚至將廢棄的碎布縫合成全新的服裝,這樣可以實現廢物利用,資源最大化利用。
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拼布技藝已經不再僅僅滿足節(jié)約資源的需要,而是為了追求美,追求創(chuàng)新和與眾不同的品味。拼布藝術主要通過把不同材料、顏色、紋樣的布以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方式拼接起來,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肌理、款式、色彩等方面混合觸覺和視覺效果,調動人們各種豐富的審美情趣。
三、解構主義服裝中的面料拼接藝術特點
服裝的四要素是:面料、款式、色彩和工藝。面料是服裝四要素中的重要一項,是服裝設計的載體。解構主義服裝在面料的運用上更是別具一格。解構主義服裝的面料不再局限常規(guī)面料,它包含著豐富的再造面料和其他非服用面料。
(一)解構主義服裝中的服用面料拼接
著名的解構主義大師川久保玲,將東方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傾注在服裝設計中,致力于對面料進行再造和創(chuàng)意拼接。川久保玲的作品將解構主義的反傳統(tǒng)和反秩序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它的作品主要通過對面料的破壞處理進行錯位拼接。服裝的寬松款式給人體和服裝之間騰出了機打的空間。川久保玲的“乞丐裝”是解構主義服裝的典型代表之一。采用折疊的機織面料,破舊的面料任意拼接,保留多余的面料,帶有破洞的面料拼接勾了出一種邋遢、頹廢的服裝款式,生動地體現解構主義的鮮明特點。川久保玲采用燙、壓、折等工藝將常規(guī)面料折疊成幾何形拼接在西裝中,打破了傳統(tǒng)的西裝外形,為服裝的創(chuàng)意設計提供了典型案例。
“朋克之母”薇薇安·韋斯特伍德也是常規(guī)面料拼接的解構服裝大師。她的作品大膽、趣味性強,多方位挑動人們的審美情趣。薇薇安敢于將不同的面料進行無規(guī)則拼接,設計感很強。例如,將透明舒軟的紗類面料和硬挺的皮革面料拼接,風格狂野而極度浪漫。
(二)解構主義服裝中的非服用面料拼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常規(guī)面料不再能滿足人們的穿著需求,設計師們致力去發(fā)掘全新的材料,為服裝的解構提供了更多的素材。近年來,設計師們采用的非服用面料多種多樣,例如:貝殼、報紙、塑料、氣球、金屬片、羽毛等。這些新材料的拼接為解構主義服裝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意。
設計大師亞歷山大·麥昆,是解構主義服裝中采用非服用面料拼接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結合大膽的設計將非服用面料的運用達到了無人能及的頂峰。最具代表的作品是將一系列貝殼與印花面料拼接起來,服裝效果生動且富有創(chuàng)意。
另一擅長將金屬片和塑料拼接的解構主義大師候賽因·卡拉揚的作品更是讓人驚嘆不已。采用金屬片小方塊與面料拼接的裙子,性感又具有創(chuàng)意。大師的另一典型作品是將塑料制成泡沫拼接在裙子上,是現代氣球服裝的鼻祖。
四、結語
解構主義服裝是通過重組再造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超越過去的結構方式,它為服裝的創(chuàng)意設計提供了無限的可能,豐富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其中服用面料和非服用面料的不規(guī)則拼接和堆砌,更能直觀地表現解構主義服裝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