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子建
我的童年是在大興安嶺密林深處的一個小山村度過的。在故鄉(xiāng)的夜晚,最令我興奮莫名的事情,就是從灶房里傳來的蛐蛐兒的叫聲。
蛐蛐兒的學名是蟋蟀,它特別喜歡夜里發(fā)聲。它是個害羞的歌手,要等幕布落下,黑暗籠罩著,才敢歌唱。而且,它喜歡貓在水缸旁,好像它唱累了,自己會舀一瓢水,潤潤嗓子似的。
蛐蛐兒不會飛翔,可是很奇怪,因為它會歌唱,我老是把它當鳥兒看待。我總是想,它的前世應該是只自由的鳥兒,因為犯了什么錯,被貶到了大地上。
由于聽了太多的鬼怪故事,小的時候,我非常懼怕黑夜。在故事中,黑夜是鬼怪的天堂,它們喜歡在這個時候出游。而有了蛐蛐兒的叫聲,黑夜似乎被撕裂了,充滿了人間色彩,我想鬼怪一定被它的叫聲嚇跑了。所以蛐蛐兒在我心目中,有點像驅鬼的鐘馗,豹頭環(huán)眼,長髯鐵面。
別看我熟悉蛐蛐兒,但并沒有真正見過它。它在夜晚出現(xiàn),天亮就消失了。對這個“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的神秘朋友,我除了猜測它有不一樣的來歷之外,還對它的“隱身”,有著另外的理解:也許大地的某一種蟲子,是它的至愛,可這種蟲子背叛了它,于是它獨自對著黑夜傾吐心聲。
別處的蛐蛐兒是不是喜歡在白晝鳴叫呢?我不知道。我只記得,我們那兒的蛐蛐兒,喜歡在夜晚歌唱,而且永遠是在灶房的水缸旁。有一年家里的水缸裂紋了,我還以為那是蛐蛐兒給叫裂的呢。
其實每一種生靈,都有自己的生命。好的兒童文學作家,總是能對生靈發(fā)出自己的詢問。于是,一束花可以有靈魂;一盆清水,可以有呼吸。
(選自《花瓣花》,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年版)
課內鏈接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小燈泡亮起來
為什么蛐蛐兒喜歡在夜里發(fā)聲?
牽手閱讀
蛐蛐兒,作者沒有親眼見過,但是它的聲音,她熟悉,寫出來就像在談起一位老朋友。蛐蛐兒的叫聲與童年有關,在想象力最為爛漫的年紀,作者對蛐蛐兒的命運作了各種猜想:它是一個害羞的歌手,只在夜里歌唱;它很勇敢,像鐘馗那樣,驅走鬼怪;某種蟲子背叛了它,于是它對著黑夜傾吐心聲……這就是童年,用想象力奇妙地和世界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