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之祥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仡欬h的光輝歷程,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英雄贊歌。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緬懷優(yōu)秀共產黨人的事跡,本刊組織一組稿件,按上、下期發(fā)表全文,分別講述彭詠梧和江姐這對夫妻英烈一段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往事。
1947年10月,中共川東臨委在重慶成立,彭詠梧任臨委委員兼下川東地工委副書記。11月,受黨組織的委派,彭詠梧帶領妻子江竹筠(江姐)和共產黨員吳子見去下川東農村開展武裝斗爭,開辟第二戰(zhàn)場。隨后,組建起川東民主聯(lián)軍下川東縱隊(后改名中共川東游擊縱隊),趙唯任司令員,彭詠梧任政委。
1948年1月8日,川東民主聯(lián)軍下川東縱隊奉(節(jié))大(巫溪)巫(山)支隊在彭詠梧的組織領導下,正式舉行奉大巫起義,揭開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上下川東大規(guī)模武裝斗爭的序幕。
游擊隊先后襲擊云陽縣南溪鎮(zhèn)、巫溪縣西寧橋鄉(xiāng)公所,共繳獲機槍1挺、步槍79支、手槍6支,步槍和機槍子彈2000發(fā),布匹12挑及現(xiàn)金,打傷剛卸任的南溪鄉(xiāng)長胡卓人(次日死亡),俘虜新上任的鄉(xiāng)長劉文朗。隨后,攻打云陽縣南溪鎮(zhèn)和巫溪西寧橋的兩支游擊隊伍在奉節(jié)縣青蓮鄉(xiāng)銅錢埡勝利會師。游擊隊伍又在銅錢埡以零傷亡伏擊“追剿”的奉節(jié)縣保安中隊,繳獲輕機槍1挺,馬槍2支,俘虜了敵保安中隊副中隊長余志和一名士兵。
黨領導的奉大巫起義大獲全勝,敵人十分驚恐。蔣介石親自下令調大軍“圍剿”這支百余人的游擊隊伍。
分兵
銅錢埡一仗獲勝后,游擊隊得到了短暫的休整時間,130多個游擊隊員全部集結到老寨子整訓兩天。
老寨子在奉節(jié)縣青蓮鄉(xiāng)西北30多里的高山上,海拔1500米,是方圓百里群山的主峰。老寨子實際上是個荒寨子,寨上只有一戶姓楊的貧農,為了躲壯丁,逃到這里,搭一間破屋,開兩三分荒地。
時逢隆冬季節(jié),游擊隊伍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襲擊云陽南溪的帶來了長槍、短槍;攻打巫溪西寧橋的帶來了槍支彈藥;在奉節(jié)銅錢埡打伏擊的隊伍帶來了繳獲的槍支馬匹。彭詠梧作為游擊縱隊兼支隊的負責人,主持會議。他先請大家默哀,沉痛悼念在尹家箭樓受挫突圍時,為掩護其他戰(zhàn)友逃生而犧牲的謝國茂、史明松、陳義正、黎凡、張德芳、李治保、廖開洪等8位戰(zhàn)友。
整訓會議正式開始后,彭詠梧總結了奉大巫起義的成績:達到了上級對武裝起義的初步要求,國民黨政權上至蔣介石下至鄉(xiāng)保長,對這支小小的游擊隊都不敢掉以輕心。武裝起義所取得的成績,是同志們以多年扎實的工作及鮮血生命換來的,應大加表揚。但是,由于攻打南溪時,領隊的同志違犯紀律,亮了“共產黨游擊隊”的牌子,過早驚動了敵人,引來殺身之禍,要好好地吸取血的教訓。
緊接著,彭詠梧通報了敵情。他說:“《孫子兵法》講‘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所謂知彼,就是要了解敵人,了解敵人的兵力,了解敵人的動向。我們的敵人,雖然被奉大巫起義打得驚恐萬狀,但都還未打趴下。根據(jù)我們得到的情報,敵人調兵遣將,迅速調集了3個團的兵力,加上云奉巫3縣保安中隊等反動武裝已陸續(xù)開往我游擊隊活動的據(jù)點青蓮、曇花兩鄉(xiāng),并在這兩鄉(xiāng)的東、南、西三面建起據(jù)點,妄圖將游擊隊重重包圍,從而窺測方向,發(fā)動攻勢?!?/p>
他最后說:“目前形勢十分嚴峻,敵眾我寡。好在我們已暫時跳出了敵軍的包圍圈,并在銅錢埡伏擊戰(zhàn)中給了他們一點教訓,趁敵軍還不清楚我們的行蹤,更摸不透我們這支游擊隊的實力,對下一步怎么辦,大家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主張,黨工委再作最后的決定?!?/p>
隊員們發(fā)言十分踴躍,有的主張暫避一時,轉移出游擊區(qū);有的主張殺回馬槍,拼個你死我活。彭詠梧與奉大巫工委的同志經(jīng)過研究,決定采用“轉移外線,扎下根來,殺回馬槍”的御敵方針,及時讓游擊隊突出重圍,轉移至外線,找個地方扎下根來,然后尋找敵人的弱點,趁其不備以殺回馬槍的方式,給以迅猛一擊。
但是,到哪里扎根呢?經(jīng)過大家討論決定:向北,去巫溪縣紅池壩。
為了擺脫敵人從云奉巫三面對游擊隊的包圍,彭詠梧等決定將游擊支隊整編為兩個大隊,分頭沖破敵軍包圍圈,跳出外線,實現(xiàn)扎根方針。分兵轉移前,彭詠梧對第1大隊和第2大隊的工作,均做了周密部署和安排。
第1大隊是游擊隊的基干隊伍,由彭詠梧親自帶隊。隊員多是鹽場、煤礦的工人和青年農民,共有47人,其中有10多個共產黨員。奉大巫工委書記蔣仁鳳調任游擊縱隊參謀長。一大隊轉移的目的地是紅池壩,那里不僅攻守兩利,還便于吸收大寧河的船工、礦工參加游擊隊。由于紅池壩靠近鄂西北和陜南,游擊隊更容易向外擴展,以那里作游擊根據(jù)地,比青蓮鄉(xiāng)一帶更加有利。
第2大隊大部出身綠林武裝,由吳倫璧、宋海清等帶領的游擊中隊組成,共83人。吳、宋兩人在思想上不大統(tǒng)一,沒有發(fā)展黨員,政治工作基礎差。彭詠梧便派奉大巫工委副書記盧光特、委員吳子見以黨代表身份隨隊工作。這一隊的任務,是把80多人的隊伍拉到云陽農壩鄉(xiāng),與縱隊司令員趙唯領導的巴北游擊支隊會合。
部署工作結束后,彭詠梧高興地對盧光特、吳子見說:“這樣一來,下川東的武裝斗爭就可以全面展開,長江南北兩岸互相策應,我們就能更好地打擊敵人、牽制敵軍,向川東臨委交一份圓滿的答卷?!?/p>
彭詠梧在分兵出發(fā)前,特別把支隊司令員陳太侯暫時留下來,指示他在青蓮、曇花、大寨鄉(xiāng)一帶集結尚未到老寨子的游擊隊員,同時籌辦后勤物資,然后帶到巫溪湯家壩,再運上紅池壩,以加強游擊隊實力。他還指示賀德明和肖克成等人轉移到巫溪縣上磺鄉(xiāng)和巫山縣長溪河,與盧光福、盧少衡等一起相機進行活動。
送別眾人離開老寨子時,彭詠梧又囑咐道:“請記住你們入黨宣誓時的誓言,作為共產黨員,不管在戰(zhàn)場上或工作中,都應為黨的事業(yè),為人民的解放,戰(zhàn)斗到底!”
轉移
1948年1月15日下午,彭詠梧帶著第1大隊的戰(zhàn)友從老寨子出發(fā),向北往紅池壩進發(fā)。
隨隊的縱隊參謀長蔣仁鳳原本提出夜行軍,以免讓敵軍偵察到游擊隊的行蹤進行追擊。但偵察員前來報告:“敵人還在青蓮鄉(xiāng)大肆放火殺人,到處清查游擊隊,糟害游擊隊的家屬。”彭詠梧果斷地做出決定:“白天走!把我們的行蹤告訴敵人,不能再讓游擊隊的家屬和當?shù)乩习傩帐苓@些壞蛋的糟害了!”
隊伍從老寨子向東北出發(fā),故意往有敵軍駐扎的竹園坪走,走了10多里,便停止前進,在石峽子一座箭樓內住下來。入夜,老寨子山上火焰沖天。原來,兇殘的敵人追至撲空,放火焚燒了那間破屋。
隊伍繼續(xù)往紅池壩進發(fā),過了奉節(jié)縣平安槽,又爬上十王廟。連夜行軍,大家又累又餓,遂決定進廟休整,暫時隱蔽,晚上再走。
廟里當家的葉和尚雙手合十,夸大其詞地說:“阿彌陀佛!昨天下午,一營國軍由田營長帶隊上山,就住在廟后一兩里遠的鄉(xiāng)民代表許鵬飛家里,保長的兒子許汝太也在一起。他們隨時進出廟內,晚上還來廟里借過煮飯的用具,你們方便嗎?”
彭詠梧派人去偵察,許鵬飛家果然有不少敵軍住著,萬一發(fā)生戰(zhàn)斗,十王廟雖有堅固的石壁可以防守,但敵眾我寡,恐怕不利。他當即決定:“迅速轉移,從廟側的西北方向,穿密林上巫溪的鞍子山?!标犖椴活欚囸I和疲勞,馬上開始急行軍。
游擊隊伍離開十王廟后,心懷不軌的葉和尚緊跟著出了廟門,急忙來到許汝太的家,報告了游擊隊進廟休息的時間和離開后的去向。許汝太又連忙跑到許鵬飛家,向住在那里的國民黨軍581團3營加強連連長陳士效告密,邀功請賞。
陳士效喜出望外,立即下令:“追!”敵軍追到黑溝墻,打探游擊隊的去向時,當?shù)匾粋€姓李的地頭蛇,不但向敵軍報告了游擊隊正在暗洞包休息、煮飯吃等情況,而且還詳細介紹了暗洞包的地形。于是,敵軍兵分3路,從左右包抄,將游擊隊團團圍住。
此刻,彭詠梧帶領的游擊隊正在暗洞包農民楊代金屋里煮紅苕和包谷羹充饑。人多鍋小,煮好第一鍋,因不夠40多人吃,正在煮第二鍋。
“啪——”突然傳來哨兵的信號槍聲。“有情況!”彭詠梧話音剛落,敵軍的各種槍彈,一下子都響起來。敵軍向游擊隊所在的農舍進攻了,一路直沖農舍正面,另一路從側面抄襲。一時間,槍聲密集,攻勢猛烈,房屋和道路都已被敵軍火力封鎖。
稍過一陣,槍聲稀疏了,彭詠梧和戰(zhàn)友們開始組織突圍。
殉難
這家農戶的屋前,是一坡收過莊稼后的空地,只要游擊隊員跑下坡地,進入樹林,再直下過深澗,進入對面巫溪的大山,就可安全脫離危險。
房屋的左面,是兩三百米長的斜坡,跨過一個小溝,向上爬十二三米后,又是兩三米陡的坎子,上面便是一條小路,路邊就是樹林。游擊隊員如果進入漫山遍野的樹林,敵人要找到他們,就像大海撈針。但敵人的火力可以從兩邊把路封鎖住,游擊隊員要從這邊突圍,路雖不長,但每前進一步,都可能付出血的代價。
千鈞一發(fā)之際,游擊隊按三五人一組進行分頭突圍。王庸等向屋前突圍的游擊隊員們,都先后勝利地沖出了敵人的包圍,沒有任何傷亡。
彭詠梧帶著剛入伍的青年隊員小劉和小熊,從廚房門沖出去,冒著槍林彈雨,往斜坡突圍。他們不顧子彈在四周呼嘯,沖過小溝,沖上陡坎,跑上小路,一腳踏進樹林。忽然,小劉在彭詠梧身后大叫一聲“哎喲”中彈負傷,滾下陡坡。彭詠梧毫不猶豫,轉身三腳兩步跳下陡坎,扶起傷員,使出全身力氣將他往坎上送。敵人的火力更加猛烈,小劉捂著胸前的傷口,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政委……別管我!”彭詠梧回頭一看,從正面突圍的戰(zhàn)友,多已沖下坡地脫離了險境。瘋狂的敵人,一看這條小路還有游擊隊員在活動,所有的火力便對著他們射擊過來。彭詠梧急忙命令剛從樹林邊爬起身的小熊:“快臥倒!”就在這時,只見彭詠梧一個踉蹌,一下子撲倒在一塊大石頭邊,鮮血從他的腿上、胸前汩汩地往外流淌……
在這生命攸關的時刻,彭詠梧費力地從口袋里摸出一張小紙條,急促地對樹林邊的小熊說:“這……這是一個去云陽接關系的地址和暗號,你……你拿去交……給突圍出去的領導同志……”但此時敵人的火力更猛,小熊根本抬不起頭,更無法伸出手來拿紙條。情況萬分危急,彭詠梧毅然把紙條塞進嘴里咽下肚去。
彭詠梧犧牲了,敵人蜂擁而上。敵連長發(fā)現(xiàn)了穿皮袍、戴手表、梳分頭的彭詠梧,憑著閱歷,他認定這不是一般的游擊隊員,于是殘暴地下令砍下了彭詠梧的頭。.
彭詠梧身上穿的這件皮袍還是他離開重慶來下川東時,一個地下黨同志見他肺病復發(fā),專門送給他擋風雪御嚴寒的。
事后,陳士效從一個被俘的軟骨頭口中得知,這個人就是上峰通緝的游擊隊政委彭詠梧,頓時欣喜若狂。他讓人把彭詠梧的頭顱挑到五六十里外的奉節(jié)竹園坪城樓上示眾。
頂罪
竹園坪,是奉節(jié)通巫溪的必經(jīng)之道,南來北往的商旅路人,看到城樓上高懸的英雄頭顱,無不掬下一把熱淚。彭詠梧的戰(zhàn)斗事跡,也很快由奉節(jié)向巫溪乃至大巴山的深谷高峰,四處傳頌。
蹊蹺的是,幾天以后,彭詠梧的頭顱不見了,而竹園坪場上對面高高的寶塔梁上,卻增添了一座新墳?!坝螕絷犝臄囝^搬了家!”在小小的竹園坪,一下子成了爆炸性新聞。
駐扎在竹園坪的國民黨軍581團也炸了窩。他們斷定:“ 竹 園 坪 場 上 一 定 有 人 ‘ 通共,竟敢把梟首示眾的人頭搬了家。挖地三尺,也要弄個水落石出!”于是,荷槍實彈的軍警如臨大敵,在場上挨家挨戶翻箱倒柜,對過往行人也是既盤問又搜身,折騰得日夜不安、雞犬不寧。
搜 查 到 第 三 天 早晨,場上的國民黨軍警剛解除宵禁,一個60多歲 的 老 人 , 挑 一 擔 水桶,走到國軍駐地的小學校門口,要見駐軍的“大老總”,遭到校門口的軍警阻攔。老人理直氣壯地說:“我來投案!你們掛在場頭城樓子上示眾的人頭,是我搬上山的。”聽了老人的話,軍警哪敢怠慢,立即將老人帶進學校拘留,并由581團田營長進行審訊。
老人姓李,當?shù)厝硕冀兴袄钆菝?,土生土長在竹園坪。他自幼父母雙亡,稍長即在場上和附近打短工或賣苦力為生,無力娶妻成家。如今人老體衰,只得制一擔水桶,從半里路外的水井挑水販賣。
田營長審問李泡毛:“你為啥把‘共黨要犯梟首示眾的頭,弄到山上去掩埋?”他把“要犯”二字說得很重。
李泡毛的回答讓營長啼笑皆非。他說:“啥子個‘要飯不‘要飯?人都死了,他還到哪里去要飯求施舍。長官呀!我勸你們莫要作孽,多少積點德給子孫吧!”
田營長質問他是不是受共產黨游擊隊的唆使?李老泡說:“今天來投案,這示眾的人頭搬上山埋葬了,全都是我一人所為,跟任何人無關?!?/p>
他拍著胸膛說道,“好漢做事好漢當!要關、要罰、要殺、要剮隨你們的便,我把求衣食的一擔水桶都帶來了,你們千萬莫再去冤枉場上的好人,沒日沒夜折磨他們,放大家一馬,我求求你了!”老人繼而拱手作揖。
既然李老泡來投案,也查不出他有任何政治背景,而共黨游擊隊的頭兒,被砍頭示眾,團里也報功領賞,總算干了一樁大事。于是,田營長代表581團宣布處分,并在場上張貼布告:
查奉節(jié)縣竹園鎮(zhèn)刁民李泡毛,一貫游手好閑,無正當職業(yè)。當此戡亂建國之際,該民竟敢斗膽將匪首彭××示眾人頭,偷走掩埋,罪不容誅。念其能投案自首,特從輕發(fā)落,給以杖刑并罰做苦力,以儆效尤。
陸軍二四一師五八一團一營營長田××
民國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二日
國民黨的布告一出,竹園坪的老百姓便從白色恐怖中被解救出來。李泡毛在軍營受杖刑挨了10軍棍,又被罰苦力連續(xù)10天給駐軍挑水。這天中午,他又去挑水,場上一位姓李的地下黨員一看左右無人,急忙迎上去,并說道:“場上的老老少少都要謝謝你,真是救大家出火海?。 ?/p>
盡管這個“一貫做好事修來世”的李泡毛之前被一位神秘人士動員去走這招“險棋”,但他也想解開心中的疑團:這城樓上示眾的人頭,到底是哪個吃了豹子膽,將他奪走搬上山的?
來人說:“這一天終會來的!”
兩人會心一笑。
葬頭
那么,這吃了豹子膽敢奪頭、葬頭的人,到底是誰呢?
這還得從彭詠梧等人突圍那天說起。突圍時,彭詠梧為救戰(zhàn)友壯烈犧牲后,跟隨他的小熊終于突出重圍,迅速離開鞍子山往云陽方向走。途中,他湊巧遇見了正在轉移的女戰(zhàn)友昌秀。昌秀會使雙槍,是在江姐教育下于青蓮鄉(xiāng)參加游擊隊的。由于她有勇有謀又會左右開弓打雙槍,是游擊支隊里出了名的“雙槍女將”。兩人相見后,小熊滿含悲憤,講述了彭政委帶領他們突圍,為救剛入伍的小劉而壯烈犧牲的情景,“聽說他被敵軍割下頭顱,正掛在竹園坪場上示眾?!?/p>
昌秀聽完后,悲痛萬分,立即和小熊商定,一起前往竹園坪去看個究竟。如果彭政委的頭真的掛在場上示眾,她憑著雙槍,冒死也要把彭政委的人頭奪回來。
兩人在黃昏時分趕到了竹園坪。暮色中,只見城樓外還有老百姓在遠遠佇立,翹首憑吊城樓上由敵哨兵監(jiān)守的英雄亡靈,有的悲憤,有的飲泣。兩眼噴火的昌秀強壓悲痛,低聲對小熊說:“我去上場口城樓找彭政委的……”她難過得說不出那個“頭”字,只用手使勁指指自己的腦袋。她叮囑小熊:“你守住這下場口,有機會就干掉兩三個,給政委報仇!”隨后,兩人分道疾行。
夜幕掩映下,昌秀悄悄奔向上場口的城樓。借著點點星光,她終于看到裝著血糊糊人頭的竹籠,斜掛在竹竿上,被寒風吹得不住地晃動。昌秀不禁悲從心來,“撲咚”一聲跪倒在地,仰天長嘯:“彭政委——”
敵哨兵聽到聲響,嚇了一大跳,一邊忙拉槍栓,一邊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問:“下面是哪個?你想干啥子?”
“ 是 你 祖 上 八 輩 的 姑 奶奶!”昌秀大聲武氣地答話,旋即飛身站起,雙手一抬,只聽“叭!叭!”兩槍,一槍打斷掛人頭的竹竿,一槍打熄吊在城樓上的孤燈。裝著人頭的竹籠應聲掉落,昌秀雙手接住,緊緊抱在懷中。
敵哨兵這才明白有人兩槍奪走了人頭,嚇得向敵指揮部方向驚呼:“來人呀!快來人呀!”
第二天黎明,在寶塔梁上,小熊將埋葬人頭的土坑挖好。晨光熹微中,一位曾在青蓮鄉(xiāng)游擊區(qū)得到江姐照顧的老奶奶,拿著江姐送給她御寒的長圍巾,出現(xiàn)在昌秀和小熊面前。彭詠梧的頭顱,用江姐的圍巾裹著,終于入土了。
3人倒地跪拜,立誓待解放后再來安葬為革命灑熱血拋頭顱的彭政委……
(作者系原中共萬縣地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責任編輯:韓西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