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區(qū)位于中國西陲,東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侖山與西藏阿里地區(qū),西靠帕米爾高原。喀什全稱“喀什噶爾”,維吾爾語為“寶玉石集中的地方”,它在絲綢之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匯聚了東西方精華,擁有光輝燦爛的歷史。
數(shù)千年來,喀什一直保持著東西方貿易交匯點的地位——東方出口的物資要在此地驗關過境,西方進口的物資要在此地簽證集散此外,喀什還有不少旅游景點,。石頭城、香妃墓、卡拉庫里湖等都值得一游。
富麗堂皇香妃墓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五千米的浩罕村,是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有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占地2公頃??催^《還珠格格》等清宮題材影視劇的人,對這個景點難免產生想要一睹芳容的好奇心。
我們隨導游進入墓區(qū),聽導游介紹,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5代72人(實際只見大小58個墓穴)。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去世后,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業(yè),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蘭教“依禪派”著名大師,并一度奪取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去世后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過了他父親,人們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
傳說,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香姑娘)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沙棗花香,被乾隆賜號為“香妃”。后因不服京城水土而病故,由其嫂蘇德香歷時三年將其埋臺(尸身)護送回喀什,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該墓俗稱“香妃墓”?,F(xiàn)主墓室中尚存駝轎一乘,據(jù)說就是當年運尸時從北京帶來的。此傳說流傳甚廣,不過據(jù)專家考證,香妃并沒有葬在這里,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
阿帕克霍加墓的整個陵園是一組構筑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筑群,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陵園四角各立有一座半嵌在墻內的巨大磚砌圓柱,柱頂各建有一座精致的圓筒形邦克樓,樓頂各有一鐵柱群,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jīng)堂和主墓室?guī)撞糠纸M成。主體陵墓是一座長方形拱頂?shù)母叽蠼ㄖ?,?6米,底長35米,高擎著一彎新月。主墓室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外墻和層頂全部用綠色琉璃磚貼面,有帶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點綴,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
陵墓高大寬敞的廳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臺,依次是香妃家族5代72人大小58座墳丘。香妃的墳丘設在平臺的東北角,墳丘前用維文、漢文寫著她的名字,墓丘都用白底藍花琉璃磚包砌,晶瑩素潔。大禮拜寺在陵園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節(jié)日期間供穆斯林們禮拜所用。小禮拜寺和門樓是一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繪和磚雕圖案極為精美。
我想,阿帕克霍加墓經(jīng)歷了300多年風雨歷史的洗禮,以其堅韌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樸的建筑風格。來此地的游客有慕名香妃的,也有為朝拜而來的,大概更多的是為目睹阿帕克霍加墓高超建筑技術和藝術風格而來。
喀什古城風情濃
高臺民居是喀什市老城東北端一處建于高40多米、長800多米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民族聚居區(qū),距今已有600年歷史。這里保留著很多三四百年前的老宅,還有很多土陶作坊聚集,這塊高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立在這里,公元9世紀中期,喀喇汗王朝時的王宮就建在這個高崖北面坡上,南坡則是現(xiàn)在的高臺民居。
過去,高崖北坡與南坡本來是一體的,長1000多米。后來被洪水沖斷,從此,南北各自形成了現(xiàn)在的兩個高臺。高臺上最興旺時有近百家土陶作坊,現(xiàn)今保留不多。
喀什另有一處著名風景游覽區(qū)——布拉克貝希泉。布拉克貝希是維吾爾語,意為“泉邊”,漢語稱“九龍泉”,它位于喀什市區(qū)東北部的低洼之處,早年有9眼清泉,按一定間距排列,各為一池,各池間又有小溝相通,溢水流向附近一柳林,是一處完整的優(yōu)美泉景。
這9股泉眼已有4股干涸,現(xiàn)有的5眼泉分別為瑪爾江布拉克(珍珠泉)、塔希布拉克(石泉)、艾得爾哈布拉克(龍泉)、諾爾布拉克(渡槽泉)、納瓦依布拉克為(紀念14世紀中亞文壇巨星阿里謝爾·納瓦依而命名)??雇醭瘯r期,這里曾是皇家游覽區(qū),后來蒙古人也在泉邊建過佛寺、茶館、旅店等設施,清代稱其為“耿恭泉”,高處筑有耿恭臺,是為紀念東漢名將耿恭而定名。至20世紀初,泉邊圍有柵欄,近旁種植果木上萬株,并有專人守護,是一處游人不絕的風景名勝。
在喀什市以東190公里的莎車縣城,有一座什阿曼尼莎汗紀念陵。阿曼尼莎汗是15世紀杰出的維吾爾族女詩人,是維吾爾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她創(chuàng)編出集的《十二木卡姆》使民間音樂成為科學、系統(tǒng)、嚴謹?shù)那俊!妒究贰否Y名中外,是維吾爾樂舞藝術的稀世瑰寶。紀念陵分為王墓、王宮、阿勒屯三個部分,陵墓建在一座正方形的基座上,陵頂為圓塔狀,宮殿的墻上鑲有“木卡姆”的12套曲名,整座紀念陵構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蘭建筑風格。
你還可參觀棋盤千佛洞。在葉城縣西南棋盤河谷的砂崖上,有一片“姑娘洞”。相傳古代有個皇后生了個公主,算命先生說姑娘必須到山洞里才能避災,于是,皇帝在棋盤河谷的砂崖上開鑿了十來個洞子讓其居住,“姑娘洞”由此得名。其實,這僅僅是傳說罷了。從洞窟的形制和洞內殘存的壁畫來看,這是一處古代佛教遺址,開鑿時間最遲也在10世紀以前。棋盤千佛洞共有10余個洞窟,大小不一,是分布于我國最西部的千佛洞之一。洞內遺跡遺物已經(jīng)不多,僅可看到殘缺不全的佛龕、佛座和用紅、綠、藍、黑、赭等色繪制的壁畫,對于研究佛教東傳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形勢險峻石頭城
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的北側、海拔3100米的地方,有一座新疆境內古道上著名的古城遺址——石頭城。
一路乘車,頗有些顛簸,一下車,我們便迫不及待地直奔石頭城。只見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勢極為險峻,城外建有多層或斷或續(xù)的城垣,隔墻之間石丘重疊,依石崗形勢用塊石夾土壘砌,起伏曲折,略近方形,周長寬1300多米,亂石成堆,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當然,這與漢族地區(qū)“城”的概念有所不同,一切就地取材,自成其“城”的功能和御敵作用。
據(jù)導游介紹,早在漢代時,這里曾是西域36國之一的蒲犁國的王城,及至唐朝統(tǒng)一西域后,此處設有蔥嶺守捉所。石頭城雄踞要津,氣勢雄偉,自唐至清駐軍不斷,屢有擴建,城墻最高處竟達20多米。元朝初期,大興土木擴建,舊的石頭城換了新顏,光緒28年在此建立薄犁廳,對舊城堡進行了維修和增補,又另在舊城堡南面興建了新的城鎮(zhèn),這座石頭城遂被廢棄。
白云蒼狗,幾度春秋,1954年,這里成為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首府。石頭城的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城下即一片草原,周圍還有數(shù)片草原。古代,自喀什、英吉沙、葉城、莎車至帕米爾高原的幾條山路均匯集于此,西去中亞的幾座主要大山自此也都有天然谷道可通達。石城為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個極具戰(zhàn)略地位的城堡,已定為新疆自治區(qū)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雖只剩下殘垣斷壁,但石頭城周圍有雪峰,下有草灘、河流,又有濃郁的塔吉克民族風情,仍頗具粗獷豪放之美。
我們隨導游進入石頭城,在幾處房屋內見到簡陋的灶坑。古城東南角有古代佛寺遺跡一處,曾出土陶片、唐乾元重寶、毛布、絲織物及一件梵文貝葉經(jīng),經(jīng)文為3至8世紀時流行的書體。出土文物經(jīng)考古部門測定,表明古城廢棄于唐,曾為渴盤陀國都城所在,亦是唐王朝在蔥嶺最西邊戍蔥嶺守護城。清代后期,在古城偏東部峭崗上,土筑了一座蒲犁廳城,其略成橢圓形,城內建筑尚依稀可辨,城下傍河為大道,往來喀什、莎車均由此經(jīng)過,或為古代絲綢之路要道。
在這么一處地方,極容易讓人想起古代詩人所寫的“唯有荒臺露,薄暮濕征衣”、“寂寞向秋草,悲風千里來”一類的詩句。如今:在開展“一帶一路”戰(zhàn)略宏圖的時候,我覺得喀什地處新疆南部,正是與友邦通商的要津。隨著國家的強大、新疆的發(fā)展,石頭城一帶也許將成為車馬輻輳的繁華城市,譜寫出更壯麗的詩篇來。
走進維族風情畫
有人說,“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這里90%以上是維族人,是維吾爾族聚居區(qū),城市不大,一個小時就可以從南走到北。
無數(shù)的手工藝店鋪是老城里熱鬧的發(fā)源地,色彩、聲音、變幻莫測的造型……紛紛匯集于此。喀什人,對于街道就宛如對自己的身體那樣熟悉,而我作為一個外鄉(xiāng)人闖入的時候,一下就被這里的一切所吸引。
城里的景點不多,我們去了艾提尕爾清真寺,它是新疆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寺前廣場很大,據(jù)說可以同時容納萬人做禮拜。我們還見到了進入大殿禮拜的人,他們個個面容肅穆,十分虔誠。
在清真寺南側巷內密布民族鞋帽、旋木器、金銀首飾、民族用品、銅器等店鋪。這些店鋪多為前店后廠,采用民間傳統(tǒng)手工技藝制作,既可參觀游覽,又可購買留念,很多工藝品制作精細,而且很實用,也很漂亮。
位于喀什東部的喀什大巴扎又被稱為“中西亞國際貿易市場”,是新疆十大農貿市場之一,是各種日用商品的集散地,它和烏魯木齊的巴扎差不多,勝在面積更大、東西品種多,做工也十分精細。
高臺民居是這次旅行收獲最大的地方,這處喀什噶爾老城東南端黃土高崖上的維吾爾居民小巷;位于喀什老城內地勢最高的這一條長達數(shù)百米的高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己存在了。
高臺民居現(xiàn)有居民603戶,人口2450多人,全都是維吾爾族,這里有許多民居是對游人開放,有導游帶著可以進屋參觀。走進小巷,猶如走進了維吾爾族的風情畫中,那些未經(jīng)規(guī)劃、隨意建造、根據(jù)住宿要求在原住地向四周延伸、向高隨意加層的樓上樓、樓外樓,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幽深卻四通八達的小巷,一不小心就會迷路。不過,我倒樂意迷失在這里,帶著好奇心徜徉在這幅風情畫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