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上,和盲藝人的十年
天很熱,我在橫店拍圓明園的電影。攝影棚沒有空調,為了同期收音,鼓風機也常常關掉。來了一個女孩,說叫姚璐,還跟著個瘦弱的攝影男孩,說要采訪,急著發(fā)稿。
《人物》?
是本雜志,有很多讀者。
我太忙了。
我們跟著,逮空。
……
于是,姚璐和攝影男孩就跟在拍攝現(xiàn)場,一得空,問上些問題。那幾天,因為大多是群戲,現(xiàn)場雜亂且時不時遇上問題,我就急躁,姚璐卻和煦如風,問題始終穿行在我拍攝換場景或等光的空隙。攝影男孩非要拍我在現(xiàn)場的照片,我不愿意,因趕進度,因指揮和調度著幾百上千人的場景,因妝容不整……男孩一遍遍解釋,說他修片的技術超凡,姚璐親和委婉幫腔,說那絕對是事實。拗不過,胡亂對付了幾張。
稿子出來,文風雋秀,主題鮮明,內容抓捕精煉。
照片出來,修片技術一流。
這些天,我在機房剪片。素材中有拍攝現(xiàn)場的一些紀錄,常能見到姚璐和那個攝影男孩的身影。有個紛亂的場景,而且是個全景,姚璐吃著劇組的盒飯,端過來坐在我身旁,剪輯師問,那個女孩跟你在說什么,只有我清楚,那一段正說著“齊刷刷的耳朵”。那瞬間,看著姚璐瘦弱的身影,和她手中那一盒幾乎沒怎么吃的盒飯,我驀地內疚。
這是在沒眼人所有訪談中,唯一在我完全工作狀態(tài)中完成的采訪。
這幾天,我又要進山,為沒眼人電影的航拍。我想把這篇《太行山,和盲藝人的十年》念給沒眼人聽。那時“齊刷刷的耳朵”就會對著那個叫姚璐的女孩。只可惜“齊刷刷的耳朵”看不見那個攝影男孩高超的修片技術。
—亞妮
記者姚璐在橫店待了兩天三晚,那正是亞妮最忙碌的時候,她正在趕進度拍一部文獻片。姚璐發(fā)現(xiàn),在片場,亞妮給予最多關照的不是演員,不是攝像,而是最不起眼的場工,她說那是因為他們最辛苦也最弱勢。在這樣的采訪環(huán)境里,記者看到了亞妮最真實的工作狀態(tài),也因此理解了她為什么這么多年放不下沒眼人。
很多時候,采訪并不是正襟危坐在咖啡館里,錄音筆一開,等著對方滔滔不絕地說上幾個小時。很多時候采訪是站在黃土飛揚的路邊,坐在鬧哄哄的大排檔里,甚至在顛簸的長途車上完成的。我們常說要把人物放到環(huán)境里去寫,但前提是你要看到并且理解他所處的環(huán)境。伴隨本身就是一種采訪。
疊碼仔的賭局
在接到《人物》雜志的采訪邀約前就已耳聞這本雜志,是以刊載名人傳記和當代高端人物報道為主,也是國內創(chuàng)辦最早的人物傳記類刊物。很榮幸能收到《人物》雜志的邀請。
在所有網(wǎng)絡平臺,基本采用的是我的筆名—左四右五。這個筆名也是有淵源的,各方面的調性也比較符合。后來在接受采訪時了解到《人物》雜志是以真人真名著稱,考慮再三,同意使用真名。
在當下以“博眼球”為消費導向的快媒體時代,多半是碎片化的淺閱讀,很多文章讀過之后印象很淺,缺少一份沉淀,能夠前后連貫、有邏輯結構的深度文章恰恰是目前所稀缺的?!度宋铩冯s志這種風格的秉承,不急于時下快速追隨熱點的風向,有自己的風格導向,反而滿足了一部分讀者的需求,堅持,是一種態(tài)度。
—張豫冬
謝謝張豫冬先生的信任,最終愿意在文章中使用真實姓名,我們充分理解身處復雜的博彩業(yè)中,做出這樣的決定需要一定的勇氣。實際上,在雜志此前諸多的報道中,我們也時常遇到這種情況,有的采訪對象不希望自己的照片出現(xiàn)在雜志上,有的不希望和記者見面聊,有的在最后一刻突然不同意自己說過的話出現(xiàn)在報道里……但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最終被記者的真誠或者專業(yè)打動,我們必須向他們表示感謝。如同《哈佛非虛構寫作課》一書中寫到的:“對于那些允許自己成為我們社會中某種更大的、超出個人生活范圍的東西的代表的人,跟他們給予我們的東西相比,他們所得到的回報是非常少的?!?/p>
楊思維,大明星的背后推手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改變了太多造星塑星的路數(shù),以往不敢暴露的low段位,會被解讀為真性情接地氣,優(yōu)點缺點都能被放大,粉絲從仰慕者漸進為消費者,團隊得跟得上轉變又能趕得上潮流,楊思維無疑是個中翹楚。
—源遠流
的確如這位讀者所說,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改變了娛樂圈的游戲規(guī)則,一些從業(yè)者為了能夠跟隨潮流而迷失自我,在采訪中,楊思維小姐也流露過她的迷惑,但她有自己堅持的價值觀,這是我們認為可貴的地方,編輯部一位同事對此有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娛樂圈里一顆砰砰砰砰向前沖的小炮彈,還自帶導航?!?/p>
這是楊思維小姐第一次接受關于她個人故事的采訪,從前期溝通到后期成稿的整個過程里,她都表現(xiàn)得非常謹慎,由此,我們也看到了粉絲力量對這個行業(yè)的某種作用力。實際上,我們希望這篇報道記錄的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經(jīng)紀人的故事,而是將她作為觀察整個娛樂圈變化的一個鑰匙孔,所謂的娛樂報道不是只有煽情和奇觀而已。
(本期回復:編輯總監(jiān)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