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上松
秋天是美麗的,而平頂山的秋天更美,美在成熟,美在寧靜,美在起伏,美在絢麗,是濃墨重彩繪不出的美。徜徉在平頂山景色中,你只能用心體會、用相機記錄,因為,再多的激揚文字,也寫不盡平頂山的秋韻。
夏日遠,田野麥涌浪,小河流水吟歌,大地似彩墨;
秋意近,天邊云起舞,清風送爽如夢,又是豐收年!
夏的溫馨還未悄悄地遠去,木壘平頂山已迫不及待的展示秋韻———大片黃燦燦的油菜花剛剛褪色,金波蕩漾的麥田、果實累累的豌豆、綻放如火的紅花、起伏錯落的草原以及點綴其間的農(nóng)家小院和搖蕩著成熟的果樹、懸掛著驕傲的蔬菜,宛若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的喜悅,飄灑著濃濃的鄉(xiāng)情。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最東邊的一個縣,位于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東南緣,南倚天山,與鄯善縣隔山相望,北與蒙古人民共和國交界,總面積22 171平方公里,是連通吐魯番盆地、哈密盆地、準噶爾盆地、蒙古高原、將軍戈壁的交通樞紐地帶。除了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木壘還擁有豐沛的天山來水和廣袤的山地草場,尤其以平頂山丘陵地帶為代表的廣大丘陵山是古代東天山一帶不可多得的優(yōu)良草原。
站在木壘縣城街頭向南眺望,在照壁山西南方向有一處高高的臺地夾在兩山之間,就像一個巨大的觀禮臺,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湓诳h城的南緣、木壘河的西岸,居高臨下地俯瞰著繁華熱鬧的木壘縣城。這就是木壘縣的平頂山,距縣城十多公里。
去平頂山的路很多,有路面寬闊的鄉(xiāng)村柏油路,也有蜿蜒崎嶇的山間碎石路,還有九曲回腸般的羊腸小道,殊途同歸,景色卻不同。如果從木壘縣城出發(fā),人們一般會選擇沿人民路南行,途徑龍王廟水庫,到三眼泉后就進入了平頂山的地界。
平頂山的地勢非常奇特,由于地處阿爾泰構造帶、博格達構造帶和準噶爾地塊交匯處,在不同構造的作用下,形成了山地丘陵、平原戈壁地貌,因山頂平緩舒展無挺拔高聳之勢,被人們稱為平頂山。遠遠看去,綿延的丘陵,平緩的坡勢,平坦的山頂,渾然一體,橫臥在巍峨的天山腳下。
進入秋季,來平頂山的游客開始增多,大多數(shù)是攝影愛好者,帶著長槍短炮,或自駕或隨團,從四面八方云集到此,感受平頂山濃烈的秋色。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地處北疆溫帶荒漠,具有明顯的干旱大陸性氣候特征,冬季長而偏暖,夏季短而偏涼,有效積溫偏低,無霜期偏短,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5℃~6℃,溫差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往往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期6月下旬出現(xiàn)嚴重的“卡脖子”旱。而相距不遠的平頂山卻素有“旱地糧倉”之稱,這里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適宜冬小麥、豌豆、土豆、鷹嘴豆、扁豆、大豆、蕎麥、油菜、胡麻、谷子、糜子等旱地農(nóng)作物的種植,且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生活在這里的人,喜歡用“瞎了戈壁灘,成了平頂山”來贊美平頂山遍地金黃的秋景,意思就是即使遇上大旱之年,戈壁灘旱田顆粒無收,遍布溝溝坎坎的泉水也能滿足平頂山農(nóng)作物生長的需要。
如果說平頂山的夏天是一個浪漫而多彩的季節(jié),處處鳥語花香,清風馨芳,到處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那么,秋天的平頂山則是一個五彩斑斕的調(diào)色板:藍天深遠,一碧如洗;大地起伏,黃綠相間;小河蜿蜒,清澈見底;牛羊吃草,鳥兒歡唱;清風拂面,樹葉飄舞……仿佛一切都在寧靜致遠的安詳中訴說季節(jié)的變化,時光的變遷。
金秋8月,天高云淡,我們驅(qū)車來到平頂山,繞著山道緩緩前行,眼前的景色也隨著爬升起伏變得豐富起來:一臺臺收割機轟鳴著搶收成熟的麥子,一條條鷹嘴豆田像綠色的翡翠,鑲嵌在金黃的麥田里,對比強烈。田地邊,收割的牧草捆成捆,一溜一溜地擺滿了整塊地,好似地里生出來的一個一個的金疙瘩。更好看的是那還沒有收割的麥田,一片一片的泛著金黃,微風掠過,麥浪翻滾。金色的麥浪間點綴著星星點點農(nóng)家小院,正是這巨幅油畫中的點睛之筆,讓整幅畫充滿了生機。山上的草也由一片綠變成了黃的、紫的、褐的、紅的……只有遠處的松林,依舊墨綠,環(huán)繞在山巒之間,與金色的麥浪、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豆田和各色的草地一起構成了獨特的景觀,讓人心曠神怡,陶然而醉。
面對盡收眼底的田園風光,我們流連于麥田、農(nóng)家、草場和紅花之間,將一個個精彩的鏡頭定格在相機內(nèi)。毫不夸張地說,在這里,無論你把鏡頭搖向何方,拍出的都是精美的大片。
追逐完日出日落,我們在一片空曠的打麥場安營扎寨,把酒言歡,享受著美食,等待滿天繁星的時候,又開始拍攝星軌及銀河。
不適合拍攝的時間里,我們駕車游走在平頂山四通八達的山路上,爬高坡,下溝壑,采蘑菇,品山泉,恨不能看遍平頂山的秋色,讓心情在這個絢麗多彩的季節(jié)豐盈起來,溢出神思無限的遐想,最后因收獲而變得更充實。
平頂山的泉多,有溝就有泉。星羅棋布的山泉流水是平頂山又一道亮麗的風景。一道道溪流滋潤著平頂山的一草一木、沃土良田,是平頂山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泉。所以,在平頂山的地名中叫“泉溝”的特別多:李家泉溝、劉家泉溝、王家泉溝、楊家泉溝、杜家泉溝、徐家泉溝、盛家泉溝、何家泉溝……林林總總不下幾十條。2012年,自治區(qū)富民興牧水利工程之一的木壘縣三眼泉水庫建成,水庫位于平頂山干溝口的木壘河出山口處,它的建成不僅僅為當?shù)匕傩諑砹烁l?,同時也為風光旖旎的平頂山景區(qū)增添了一個新興的旅游景觀。
水草豐美的平頂山也是優(yōu)良的山地草原牧場,在平頂山石圈子溝神龍?zhí)度娴难卤谏?,如今還保留著遠古先民們鑿刻的上百幅形態(tài)各異的草原放牧巖畫。迄今為止,這里的農(nóng)戶都是農(nóng)牧兼營,除了種地,家家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馬、養(yǎng)驢、養(yǎng)豬,既增加了收入,也讓這片溝溝梁梁的原野增添了草原的氣息,成為攝影人鏡頭中的視覺點。
平頂山還是木壘縣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區(qū)之一??脊虐l(fā)現(xiàn),早在4 000多年以前,平頂山一帶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有許多古人遺留下的豐富文化遺存。平頂山墓群位于照壁山鄉(xiāng)平頂山村東南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中,共分布有6處古代墓葬遺址群,年代大約為青銅時代中晚期,性質(zhì)初步判斷為天山塞人游牧文化墓葬與祭祀遺址。
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農(nóng)耕的文明,多彩的秋色,讓平頂山的秋韻帶著豐收的喜悅來到你的面前,讓人浮想聯(lián)翩、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