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敏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百花園中,成語典故是深受人們的喜愛。《中國成語典故大辭典》共收錄成語18000余條。令人驚奇的是,其中有許多人們耳熟能詳,廣為引用的成語,是出自邢臺,源于邢臺人,或與邢臺有關(guān)?,F(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邢臺歷史,來重溫一下這些生動的成語故事吧。
白色的沙丘連綿起伏,蜿蜒的漳水靜靜流過。到處是繁茂的森林,如茵的草地,湛藍的湖泊和浩渺的沼澤。綠樹碧水間布滿亭臺樓閣、離宮別館。酣歌曼舞,絲管悠揚,在藍天白云下低迴飄蕩。這如夢如詩的人間仙境,就是三千多年前,地處邢東百余里,即今廣宗、平鄉(xiāng)一帶,華夏最早、最大的王家園林:沙丘。沙丘是歷代商王從事政治活動和休閑的地方。進入商代末期,極度驕奢荒淫的商紂王在此大肆興建離宮苑臺,以供玩樂觀賞。紂王“積天下財富”建起一座百丈高臺,名曰沙丘臺。他常在此“設酒為池,懸肉為林”,令男女赤身相逐,嬉戲其間,狂歡濫飲。紂與嬪妃高坐臺上,同觀樂戲,通宵達旦。紂的極端荒淫引起舉國憤怒與反抗,牧野之戰(zhàn),周武滅商,商紂終于落了個亡國自殺的下場。從此,“酒池肉林”就成了一句成語,用以對生活極度奢靡的形容和警戒,有時也指宴席酒肉之多。
春秋戰(zhàn)國時,襄國(今邢臺)西北處的中丘蓬山,居住著一位名醫(yī),叫秦越人。傳說他青年時曾在一家旅店做工,得知賓客長桑君有一手高超的醫(yī)術(shù),便對其十分敬重,悉心照料,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結(jié)交十多年后,長桑君被秦越人高尚的人品所折服,便把自己的醫(yī)術(shù)全部傳授予他,還贈其一包“神藥”令其服下。此后,秦越人每當給人看病時,自己的雙眼即可“盡見五臟癥結(jié)”,清楚地看到病人體內(nèi)的病灶,于是藥到病除。人們從此把秦越人比作上古時的神醫(yī)扁鵲。久而久之,扁鵲的名字叫開了,而秦越人本來的名字卻很少有人知道了。成語“洞見癥結(jié)”即由此產(chǎn)生。比喻看清楚了問題的關(guān)鍵或原因。為了治病救人,扁鵲從蓬山出發(fā),周游列國。他來到齊國見齊桓侯,發(fā)現(xiàn)其氣色異常,就對他說:“主公您有病,病尚在皮膚,只要及時醫(yī)治,很快就會好的?!被负畈灰詾槿弧N逄旌螅怡o又來見桓侯,說:“主公的病已入血脈,再不治就嚴重了?!饼R桓侯聽不進去。又過五天,放心不下的扁鵲又來看桓侯,說:“主公的病已入腸胃,再不治就危險了?!饼R桓侯仍不聽忠告,一再耽誤,又過了五天,他病倒了。于是急忙派人請扁鵲,但已無蹤影。不久,齊桓侯就死了。成語“諱疾忌醫(yī)”即出于此。后來這個故事就成為對隱瞞病情,拒不就醫(yī)或掩飾缺點、錯誤,怕聽批評意見的人的忠告。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率群臣來到別都信都(今邢臺),在著名的信宮舉行朝會,做出實行胡服騎射的重大決策。即軍隊改穿便于作戰(zhàn)的胡人服飾,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戰(zhàn)技戰(zhàn)法。原來,趙武靈王繼位之初,國家危機四伏: 北邊諸胡兇悍;西垂強秦威逼;中山如心腑之患……如無強兵之救,亡國之禍隨時可能發(fā)生。而趙國軍隊的現(xiàn)狀則令人堪憂,“博衣大帶”,戰(zhàn)車鐵甲,行動笨重,戰(zhàn)法陳舊。在與短衣窄袖、馬上騎射、快速靈活的胡人決戰(zhàn)中,常常難以取勝。尤其在一次和胡人的遭遇戰(zhàn)中,趙武靈王被悍勇異常的胡人團團包圍,險些送命,使他受到極大震憾,也頗受啟發(fā):必須實行胡服騎射,革新裝備戰(zhàn)法,才能強軍強國。但改革遭到保守勢力的抵制和反對。在信宮舉行的這次不尋常的朝會,經(jīng)過五天的激烈辯論與耐心勸導,終于統(tǒng)一了思想,使這場歷史性的改革得以實行。從此,趙武靈王率先身著革帶皮靴臨朝,國人皆窄袖左衽,遍習騎射。軍隊廢車乘馬,革新戰(zhàn)法,軍力益強。于是,趙軍鐵騎所向披靡,威震列國,趙國疆域不斷擴大,稱雄中原。當齊國衰敗后,即出現(xiàn)了趙秦抗衡的時代。“胡服騎射”的成語因此成為改革的象征被千古流傳、引用。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反秦,原六國貴族豪杰也乘機而起,紛紛復國割據(jù)。趙都邯鄲因內(nèi)亂被毀,使故都信都(今邢臺)再次成為趙國國都,引起了秦朝的注意。秦將章邯揮戈北向,直指趙國。于是,邯鄲先被攻破,信都岌岌可危。趙國撤離信都,轉(zhuǎn)移巨鹿(今平鄉(xiāng)西南)。公元前207年,章邯圍攻巨鹿,形勢危急。趙即向諸義軍告急求援。各路援軍聞訊開赴巨鹿,但均懼秦軍強悍,不敢出兵交戰(zhàn),只是躲進壁壘坐觀成敗。這就是成語“作壁上觀”的由來。楚國以宋義為大將軍,項羽、范增為次將軍率軍救趙。行至安陽,宋義觀望不進,滯留月余。項羽力勸宋義進軍以救趙,而宋義卻對項羽說“披堅執(zhí)銳,與敵交戰(zhàn)我不如你,但運籌謀劃則你不如我。先使秦趙廝殺,待秦元氣大傷,我即輕松取勝!”成語“披堅執(zhí)銳”即出于此。項羽怒殺宋義,自任大將軍,率師繼續(xù)前進,不日兵臨漳河。項羽統(tǒng)軍渡河,而后下令沉船,破釜,焚廬,以表示誓死不歸的決心?!捌聘林邸钡某烧Z即因此而出。于是,項羽率軍勇敢沖入敵陣。全體將士以一當十,殊死博殺,九戰(zhàn)九捷,秦軍大敗。此時各路義軍也沖出壁壘,乘勢進擊。戰(zhàn)局根本改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zhàn)。四年后,劉邦大將韓信率軍數(shù)萬自北擊趙。趙大將軍陳余率軍20萬出襄國(今邢臺)北上井徑口拒漢。井徑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趙國兵多糧足,以守為攻,本可穩(wěn)操勝券。但陳余輕敵,做出錯誤決策,給了韓信以可乘之機。韓信放心大膽率軍進井徑口,背綿蔓水布陣,誘趙軍決戰(zhàn)。漢軍前臨大敵,后無退路,均拼死作戰(zhàn)。趙軍中計,兵入險境,被漢軍分割包圍,20萬大軍頓時土崩瓦解,被徹底殲滅。井徑口之戰(zhàn)因此成為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例?!氨乘粦?zhàn)”也成了比喻決一死戰(zhàn)的一句著名成語。
四百年后的漢末,巨鹿郡平鄉(xiāng)縣(今邢臺市平鄉(xiāng)縣)出了一個不平凡的人物時苗。建安十八年,時苗乘一母黃牛車前往壽春做縣令。任間公私分明,秋毫無犯。任滿時,母牛生一小牛,離任時,他說,“小牛是在壽春出生的,非我所有,我不能帶走?!庇谑前研∨A粝拢塑嚩?。壽春人感慨地稱之為“時苗留犢”。后即成為一句成語,用以稱譽廉潔的官員。
漢晉之后,歷史進入分裂的十六國時期。羯人石勒統(tǒng)一中原,建立后趙,定都襄國(今邢臺)。他的成功一靠其驍勇和智慧,二靠一批漢族士人主要是中丘(今內(nèi)丘)人張賓的杰出謀劃和忠心輔佐。建國后,張賓被石勒加封為大執(zhí)法,總攬朝政,為石勒建立和完善了以漢文化治理國家的體系和制度,做出杰出貢獻。史載張賓功勛卓著,地位顯赫,但他“謙虛敬慎”“開襟下士”“摒絕阿私”,任人為賢。后來,“謙虛敬慎”演變?yōu)椤爸t虛謹慎”,成為一句成語,形容虛心,不自滿和謹慎小心。天竺高僧佛圖澄是石勒特別倚重的又一重要人物。他是一位能背誦數(shù)百萬經(jīng)卷且精通教義,妙于法術(shù),善于預測吉兇,預見勝負的法師。他在欣賞石勒雄才大略的同時,也對其在征戰(zhàn)中的復仇殺戮行為不安,表示要收石勒為弟子,使其皈依佛門。石勒聞訊即引見佛圖澄,并問道:“你說是我的老師,你的佛道有何靈驗?”佛圖澄即口念咒語,只見盛滿清水的盆中,一株青蓮含苞而出,須臾綻開。石勒被佛圖澄的魔術(shù)驚呆了,立刻表示折服,遂拜佛圖澄為師。從此,佛圖澄常以其準確的預言幫石勒決策戰(zhàn)略,使石勒幾乎每戰(zhàn)必勝。 這就是成語“舌綻蓮花”的出處,比喻說話的文采和美妙。
公元626年,中國歷史上的開明盛世——唐貞觀之治開始了。于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邢州巨鹿人魏征在唐太宗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下,剛正不阿,無私無畏,直言錚諫,做出了卓著貢獻。他和唐太宗的關(guān)系也成為史家稱道的君臣關(guān)系的典范。出自他之口的一句成語,即他對唐太宗的著名勸諫:“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成為歷代明君治國理政的千古箴言。無獨有偶,八十多年(712年)后,唐代又一位著名的政治家,邢州南和人宋璟以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出任宰相,輔佐唐玄宗開創(chuàng)了唐代又一盛世——開元之治。被稱為唐四大名相之一。史載“宋璟愛民恤物”,被人們稱為“有腳陽春”,意謂宋璟像長了腳的春天,他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溫暖帶到哪里。后來人們即用“陽春有腳”這句成語稱譽賢明的官員。
唐朝之后,中國歷史上又出現(xiàn)了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被稱作五代十國。統(tǒng)治中原的梁、唐、晉、漢四朝頻繁更迭,最后為周所取代。歷史在這時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人民久亂思治,國家期待統(tǒng)一。首先承擔起這一歷史任務的就是邢州龍崗(今邢臺縣)人周世宗柴榮。柴榮雄才大略,在對長期黑暗、混亂的局面進行了成功的整頓,建立起強大的國家實力之后,即親率大軍西討后蜀,三伐南唐,北征契丹,奏響了統(tǒng)一的先聲,取得輝煌戰(zhàn)果,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一日,大臣請示官窯瓷器秞色,柴榮即揮筆寫到:“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背浞直磉_了其實現(xiàn)統(tǒng)一和建設強大國家偉大抱負的心聲?!坝赀^天青”本意為秞色瑩潤,青中帶藍,俗稱“天青色”。后被作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政治上由黑暗至光明,或情況由壞轉(zhuǎn)好。顯德六年(959),正當柴榮率師北征契丹,收復三關(guān)三州十七縣,乘勝進軍,擬攻取幽州時,突發(fā)重病,被迫罷兵還朝,不久辭世,年僅三十九歲。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七歲幼帝柴宗訓在年輕母后護持下與眾臣共賀元旦佳節(jié),忽有急報稱契丹、北漢聯(lián)軍大舉南犯,攻占邢州。于是君臣議定,由深得世宗生前信任的禁軍統(tǒng)領趙匡胤率軍御敵。但令人意外的是,趙率這支精銳部隊剛剛走到京城東北四十里的陳橋驛,就在部將簇擁下,披起黃袍,隨之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師京城,從柴榮遺孤手中奪取了皇位,改周為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所稱的“陳橋兵變”。也是成語“黃袍加身”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