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桐
她是個與流行不沾邊的人,她不用智能手機,對社交網(wǎng)絡從不“感冒”,任你推特、臉書再怎么風靡,人家就是不上心……用現(xiàn)在的話說,她就是個與社會脫節(jié)的“老土”。
她就是22歲的美國女孩塞布麗娜。
塞布麗娜1994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她的父親是一名律師,也是一名狂熱的飛行愛好者。受到爸爸的影響,塞布麗娜從4歲開始就對飛行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夢想成為一名飛行員。對于她的夢想,父母給予了呵護和支持。9歲時,父母就把塞布麗娜送到加拿大學習飛行,并掌握了嫻熟的飛行技術。
學會了飛行的塞布麗娜并沒有因此滿足,她的心里又產(chǎn)生了自己造飛機的想法。有一天晚餐的時候她對父母說:“我要造出一架飛機,然后親自駕駛它翱翔在藍天?!边@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差點驚掉了父母的下巴。媽媽對她說:“開飛機和造飛機是兩回事,不是你想的那樣簡單,你才12歲,還是好好讀書,等長大了再考慮吧。”塞布麗娜卻堅定地說:“我一定要自己造出一架飛機。”然后轉過臉對爸爸說:“爸爸,你可以幫我嗎?”看著女兒執(zhí)著的樣子,父母最終選擇支持女兒的夢想。
造飛機可不是制作玩具,對于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但塞布麗娜毫不氣餒。她有條不紊地開始做著各種準備工作,向爸爸和老師請教空氣動力學原理,在專業(yè)網(wǎng)站與發(fā)燒友交流,各種復雜的公式數(shù)據(jù)記滿了本子,逐漸弄通了飛機制造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原理。然后,她開始進入實際制造階段,爸爸幫忙給她買來了制作飛機的原材料,塞布麗娜每天一放學就鉆進父親的車庫,那里成了她制造飛機的“車間”。從12歲到14歲的兩年間,除了上學,塞布麗娜沒有像同齡人那樣玩樂,而是一門心思搗鼓自己的飛機。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與改進,在她14歲那年,塞布麗娜終于制造出了屬于自己的飛機,并親自駕駛著這架飛機,在密歇根湖上空的藍天白云間翱翔。
研發(fā)飛機的成功讓塞布麗娜信心倍增。14歲的她開始申請上大學,并且信心滿滿地只申報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兩所名校。當麻省理工學院的主考教授看到她制造飛機的視頻時,驚嘆這個小姑娘的潛能簡直就要爆表了,她順利地被學校錄取,成為該校年齡最小的學生。
在麻省理工學院修完學業(yè)后,塞布麗娜又以5分的最高分被哈佛大學錄取為博士研究生,專門從事黑洞、時空本質(zhì)和量子引力的研究,她的飛行夢向宇宙延伸,造飛機向造飛船跨越。在哈佛研讀期間,“宇宙之王”霍金新發(fā)表的關于黑洞的論文引用了她的研究成果,甚至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許多媒體因此稱塞布麗娜為“下一個愛因斯坦”。
塞布麗娜,一個“老土”的女孩,用自己的努力與執(zhí)著成為了一個“奢華”的傳說。她的成功說明:在紛擾熙攘的花花世界面前,保持足夠的定力,朝著自己的方向鍥而不舍地努力,傳說也可以成為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