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嫣薇
香港作家葉輝先生于好幾年前在著作中有此一寫:“當西班牙名廚以分子美學的實驗精神震撼世人,法國名廚卻只顧著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署申請將法國美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卻不知法國菜的世界地位岌岌可危……”乍聽真的讓人有幾分傷感。但法國菜是否真的淪落得如此不濟?在傳媒一輪炒作之后,話題沉寂下來,審視的角度可以更客觀和冷靜。隨著分子料理熱潮冷卻,質疑聲音隨之而來──分子料理吃的是一種神鬼莫測的經驗,成品是實驗室里各種化學食品的合成,真實食材的成分比例其實很少,名店如El Bulli、Fat Duck都先后傳出客人用餐后肚瀉不適的狀況,更是引起了外界對于神化成高級美食的化學品存在憂患的關注。
Ferran Adria曾在2009年某個簽書會上面對媒體對于分子料理安全性的提問,并沒有正面回復?;仡^看一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背景和扎實根基的法國菜是否就因為創(chuàng)不出分子料理般的美食新風潮就應該被嫌棄?好笑的是,分子料理其實是法國人,也是知名教授Hervé This所創(chuàng)始的呢!
法國并非沒有分子料理,只是他們在正統(tǒng)的fine dining基礎上作變奏,在前衛(wèi)與傳統(tǒng)之間要創(chuàng)出一個法國高端料理的現(xiàn)代語言,挑戰(zhàn)確實比起西班牙廚師更大。又來到巴黎,總要吃吃名店,此行其中一個重點拜訪:來到Saint-Honoré區(qū)文華東方酒店的Sur Mesure by Thierry Marx,想要借著這家米其林二星名店,一探法國分子料理如何融入fine dining的真相。
2012年,當時開業(yè)僅半年的Sur Mesure,就摘下了米其林榜上的二星,風頭一時無兩。廚藝總監(jiān)Theirry Marx其實來頭不小,在Ledoyen、Roubochon、Taillevent等頂級餐廳身經百戰(zhàn),主理過的餐廳如Roc en Val、Cheval Blanc屢屢摘星,早在2006年,法國圭梟美食指南《Gault Millau》以及《Le Chef》雙雙評選為法國年度最佳主廚。文華東方酒店提供的舞臺,讓他得以將個人理念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五道菜的菜單相當簡潔,配酒方面的思維開放不限于法國葡萄酒,譬如有一款配酒,采用的是開普敦以北黑地酒莊區(qū)精品酒莊Mullineux家族的2011年的混釀白葡萄酒,風味復雜但結構平衡,柑橘水果和礦物質的香氣活躍,非常討好。
菜品走實驗路線,有分子料理的觸覺但恰到好處,有驚喜有創(chuàng)意但不至于拆解重組。好像以炸過的黃豆衣作risotto,口感獨特,配以生蠔和摩利菌,薈萃了海鮮與菌鮮,滋腴甘香。另一方面,以法國珍珠雞雞胸肉搗成慕斯以后,里頭里著雞腿肉,外虛內實,里外交融,但同樣肉味馨郁,好吃得很!不過也有出現(xiàn)不搭調的地方,好像水煮鯖魚配西瓜,以辣椒粉作調味,擺盤精致色調又美,但魚肉和西瓜就像是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早就該分手各走各路但不知為何還被逼同居一個屋檐下。
無論如何,甜品才是高潮所在!以日式便當盒方式呈現(xiàn)三層不同內容的甜點,佐以依蘭依蘭蛋白泡沫等“配菜”,我只能說,由頭到尾好吃到變態(tài)。因為甜品太出色了,我和同伴吃罷忍不住觀察其他人吃甜品的反應,只見在我們附近的幾位客人,一吃甜品,都是每吃一口就不斷點頭、再點頭,一吃到那個依蘭依蘭蛋白泡沫,“Oh My God”的表情就出來了,緊接著是高潮眼的出現(xiàn)……嘿嘿!自認甜魔、甜品控、甜品達人的為著這里創(chuàng)意、美味和呈現(xiàn)方式皆無可挑剔的甜品,已值得走一趟。Sur Mesure的菜品,我認為是一星水準,甜品則是值三星,中和兩者得二星,米其林評審的判斷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