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摘 要】青少年階段是整個人生的一個跨越階段,也是接受各種教育的重要時期。本文重點的闡述青少年階段學生特點和芭蕾基礎教學的聯(lián)系,旨在研究、探索適應青少年時期芭蕾基礎教學的一些教學方法,從而使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青少年階段芭蕾基礎教學方法運用的重要性。
【關鍵詞】基礎;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J72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4-0198-01
一、青少年階段的芭蕾基礎訓練
多數(shù)舞蹈學院之所以選擇芭蕾基礎訓練作為學習其它舞蹈學科的基礎性課程,是因為芭蕾基礎訓練通過方位、手位以及開、繃、直、立等科目的訓練,可以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形成青少年舞者獨有的氣質,使其柔韌性、協(xié)調性、靈活性得到了解決,也為其它舞種的學習與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礎。
(一)規(guī)范性特點。1.動作體系訓練標準?!伴_、繃、直、立”是芭蕾基礎訓練的核心,對于青少年而言,這四大原則依然是適用的?!伴_”能使青少年在發(fā)育過程中的不美觀骨節(jié)得到更好的糾正,“繃”能使青少年在發(fā)育過程中的骨骼得到修正,“直”能使青少年在發(fā)育過程中的后背、雙腿獲得挺拔和伸直,“立”能使青少年在發(fā)育過程中的整體身形得到直立。對青少年而言,標準的芭蕾基礎訓練可以使他們的形體變得更美。2.動作訓練系統(tǒng)的規(guī)范性和優(yōu)勢。(1)芭蕾基礎訓練系統(tǒng)是以完整、規(guī)范的教育體系作為基礎。規(guī)范性的動作使青少年學生能夠在訓練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讓其行為具有規(guī)矩性。(2)從芭蕾基礎訓練的角度來講,訓練的優(yōu)勢就是不斷發(fā)現(xiàn)和培育青少年身體的潛能,發(fā)揮自己的身體功能,增強表現(xiàn)力。
(二)系統(tǒng)性特點。芭蕾基礎教學也是經(jīng)過系統(tǒng)規(guī)劃和美化才形成完整的教學系統(tǒng),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芭蕾基礎教學特色,可以使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一定時間內適應其能力表現(xiàn)的需要。1.教材內容的系統(tǒng)性。青少年階段芭蕾基礎教材的系統(tǒng)性非常重要,教材內容在設定上要適應青少年學生,不能采用拼湊、零碎、不連貫的教學內容,應該保持前后關聯(lián),這樣才能保證教材的系統(tǒng)性。2.訓練的系統(tǒng)性。青少年階段的學生初步接觸芭蕾,在訓練中必須注意芭蕾的規(guī)范性,從最基本的站姿、坐姿、單一組合開始學習,并進行反復練習、積累。教師設定出適應這一階段學生的教學目標,研究和探討如何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加到教學活動中,并自覺養(yǎng)成一種愛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青少年階段的芭蕾基礎訓練教學方法
(一)“言傳身教”教學法。“言傳身教”就是“口傳身教”,教師在教學中應首先講解清楚動作運動的要領、規(guī)律、特點及方法,其次是為學生做示范動作,從而達到學生通過學習、模仿,逐步加以掌握。對于青少年而言,“言傳身教”教學法是必不可少的,他們初次接觸芭蕾基礎訓練,難免有不少的疑問和困惑,所以教師的“言傳身教”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訓練站姿時,教師可以這樣說:“所有同學,上身收緊,后背直立,抬頭、挺胸,臀部、膝關節(jié)夾緊,雙手自然位?!睂τ谇嗌倌甓?,這樣的話會使他們感到不知所措,所以教師在對待他們的時候,示范需要比言行更多一些。需要講清楚站姿的具體要求,在講動作要領的同時給他們做站姿示范。
(二)啟示教學法。啟示教學法,就是在教學、訓練、排練的過程中,教師的話帶著一定的意境,這種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對角色內在思想和性格特征的把握,使學生做到“以心演舞”,“以情作舞”,使“技”與“情”渾然一體,塑造出成功感人的舞蹈藝術形象。對青少年群體而言,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帶學生進入芭蕾基礎訓練的意境,使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反饋達到一個頂峰的效果。例如在訓練頭部時,教師轉換一種引導方式:“你們在抬頭的時候把自己想象成驕傲的公主、王子,下巴頦微翹,是不是覺得很美、很高貴呢”,這樣不僅使青少年在訓練中在快樂中掌握了抬頭的要領,也給他們的想象帶來了空間,也使得青少年對芭蕾基礎訓練這門課產(chǎn)生了新的感受和認識。
(三)演練教學法。演練教學法是舞蹈教學中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它是在教師的正確指導和要求下,對一些技能、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反復的練習某些動作的教學方法。我們都知道知識在于不斷的積累、創(chuàng)造,芭蕾基礎訓練,也需要動作、組合的反復演練和積累,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在這日積月累中逐漸養(yǎng)成了。例如在訓練手位時,教師應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反復練習他們的手位,通過一段時間,他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做得更到位,比之前好了很多,其實,這就是反復練習所達到的效果。
(四)觀摩學習法。觀摩是交流信息、互相學習經(jīng)驗、尋找差距、切磋技藝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之一,它能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進行揣摩、體驗、領悟所學的舞蹈技能、技巧以及表演實踐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抓住舞蹈的精髓和閃光點,讓學生擺脫以“技”為主的學習模式,樹立起以“藝”為主的創(chuàng)造精神。例如訓練中的分組練習,教師把同一班的學生分成組別來做相同的組合,一組做練習的時候,另一組人觀看,這樣通過兩組表演技藝的切磋,不僅發(fā)現(xiàn)了問題,糾正了錯誤,而且也領悟到動作的要領,教學效果的提高也就顯而易見了。
參考文獻:
[1]黃榮.青少年身體自我發(fā)展的特點[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7.
[2]張向俠.舞蹈教學論[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學論研究[M].陜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