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里的時代相對扁平,或者說很集中很成套——一切都集中在名叫“前沿”的那個點上——前沿的思維方式配著前沿的科技產品,前沿的衣衫妝容配著前沿的身姿表情,前沿的工作性質配著前沿的消費理念,前沿的文化娛樂配著前沿的人際關系,一切不見得令人舒適,卻自成體系地匹配成套。小城則不然,它的日常生活分處在跨度鮮明的不同時代里,像一根久歷年歲的老樹杈,上面既分布著粗糙的樹瘤又抽出了新春的嫩芽。
電視節(jié)目和大牌電子產品是小城時代的“定海神針”,它們像一根巨型鋼針硬生生地扎在小城的地界上,姿態(tài)分明地標示出“世界時間”。小城里中年往上的人絕對比大城市的人更依賴電視,他們看電視節(jié)目取樂,也煞費苦心地討論和改編著劇中人物的命運,嘔心瀝血地零薪兼職著各個電視欄目的場外策劃,投入程度絕對讓慣于糊弄觀眾的編導們臉紅。可盡管如此,當兼職時間一過,只消一個轉身,他們便會將改編和策劃的成果徹底忘記,以小城方式繼續(xù)生活——在內心里,小城人并不相信電視里所展示的時代的真實性,那里的生活方式和矛盾沖突都是“瞎編出來騙人的”。
大牌的電子產品卻實實在在地握在小城青年男女的手里,最貴最時髦的那幾款在這里甚至比在大城市里更受歡迎。它們被精心地套上漂亮的外殼,綴上閃亮的裝飾,配好各種“外表”支持,普遍得讓小城的時代顯得格外前沿。可大牌電子產品的大部分功能卻被閑置,不禁讓人懷疑這電子產品出現(xiàn)在此的真實性,就像傳說中的絕世大俠,苦練得一身武藝,卻只負責端茶倒水,總讓人嘆其生不逢時。
最時髦的電影大片也能成功地劃破時代到小城里來。只是到來之前聽不到任何動靜,到來的時間也可能稍微晚些。這些電影大片也能試探和定位出小城里與物理時間無關的真實時代。小朋友們全都趴在時代的最前沿,小城小朋友和世界小朋友毫無時代差:所有的動畫片在這里都一樣火爆!熱鬧開心和視覺效果好的影片也會得到小城大人們的喜愛,而那些光鮮亮麗的都市愛情片和試圖共鳴時代困惑的憤青影片在小城里則往往白費了工夫,它們想要標榜的價值觀要么被無視,要么被批判,再不幸點兒的還會得到完全歧視性的評論,一眾時代文化人的心血頓時價值掃地。
相對于不得志的影院,小城里的超市就風光多了。用肉眼看起來它們的規(guī)模和擺設跟大城市的相差無幾,受歡迎程度也絕不遜色。大小城市的人們以同樣的表情在超市里穿梭,挑選生活用品。小城市的人甚至更慷慨些,他們似乎更少對比物品的標價,大致適合就取來買走。大城市的人雖然熟悉最前沿的時代信息,卻常常對時代無可奈何;而小城中信息有限,可小城人卻都心下得意,覺得自己正是時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