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傳躍+楊繼超
清代文學家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妙語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焙瞄_頭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而開篇平淡是議論文寫作中的通病。不少學生只注重在議論文開頭明確論題或中心,而對于怎樣讓論題或中心亮人眼球缺乏合理安排。那么,議論文的開頭方法有哪些呢?我們略作以下幾點分析:
一、釋義解題,明確概念
就是先對標題中的關鍵詞或相關概念的含義做明確解釋,在讓讀者明了其內涵的基礎上,明確全文的中心論點。如《智慧三境》的開頭:
佛家有智慧三境: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F在我認為,智慧還能分為三境:山、海、天。
開篇呼應標題,先從佛家的角度對“智慧三境”做出解釋,讓人明確“智慧三境”耐人尋味的內涵,繼而推及到“智慧還能分為三境:山、海、天”,明確指出了文章闡述的要點。
二、引用名句,增添內涵
借用名言警句開篇,引出論點或論題,讓讀者感受名言警句的魅力,以增強觀點闡述的權威性,以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如《價值觀念決定選擇》的開頭:
“生活是一種綿延不絕的渴望,渴望不斷上升,變得更偉大而高貴?!倍刨栠@樣定義生活。在生活中,人們帶著渴望不斷追尋,有的人在物質的享樂中迷失自我,深陷于無盡的物質旋渦,而有的人樂享精神的富足,擁有了生命的高貴。人生價值觀念的不同決定了選擇的不同。
開篇引用杜伽爾有關“生活”的名言,然后通過對這句話的解讀提出自己的看法,即提出“價值觀念決定選擇”的觀點。名人名言增強了文章的說理性,吸引了讀者,亮人眼球。
三、巧用問句,啟人深思
開篇就所要議論的問題設置疑問,或設問或反問,這種開篇方式簡潔、明快、有力,既拓展了思路,又吸引了讀者,啟發(fā)人思考。如《盡賞自然,盡得清歡》的開頭:
蘇軾有言:“人間有味是清歡?!甭p春光,流連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何必局促于一室之內?品味自然的滋味,親近自然,投身明麗山水、如畫風光,盡享人間清歡。
開篇引用蘇軾名言,然后用一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在問題闡釋中提出“品味自然,親近自然,盡享人間清歡”的觀點,醒人耳目,耐人尋味。
四、對比引入,是非明顯
就是開篇把生活中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或觀點放在一起,通過對比來亮明事理,在對比中明確自己的觀點。如《感知自然需躬行》的開頭:
看著書本中神秘美麗的熱帶叢林,抬頭只見冷漠荒涼的鋼鐵森林;向往電視里一望無際的蔚藍海洋,卻不曾感覺過海風的清涼。你是否也曾這樣,感覺自然很近,但又如此遙遠?手機、電視、電腦拉近了我們與自然的距離,但從那冰冷的屏幕中,我們終究無法勾勒出自然真實的模樣。
開篇以從“書本”“電視”所感與“抬頭只見”“不曾感覺”對比,然后用一個問句,提出“冰冷的屏幕”無法勾勒出自然模樣的問題,觀點不言自明。
五、經典事例,趣味頓添
開篇先簡明敘述典型事例,或是一個人物,或是一則故事,或是一段笑話等,然后通過簡要分析,引出想要闡述的中心論點。如《一杯春醪寄余心》的開頭:
古有劉白墮脫俗隱于市,善釀酒,飲之香美,經月不醒。游俠語曰:“不畏張弓拔刀,唯畏白墮春醪?!币槐乎?,寄著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刻著你品性高低。
開篇引述古籍《洛陽伽藍記·法云寺》所述劉白墮釀酒的故事,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頓感其深厚的文化內涵,為下文“作品與人品”的論述張本,別有趣味。
六、排比鋪陳,彰顯文采
排比句式節(jié)奏明快,朗朗上口。用一組漂亮的排比句式開頭,既可以顯示文采,又可以增強語言氣勢,強化表達效果。如《智者若樹》的開頭:
春花的智慧在于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長鶯飛,最美人間四月天;夏蟬的智慧在于蟄伏,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鳴驚人;鳳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煉,于是有了脫胎換骨,涅槃重生……而樹的智慧,卻遠不止這些。智者,若樹。
以“春花”“夏蟬”“鳳凰”為對象,圍繞“智慧”組成排比句式,對要表達的觀點渲染造勢,飽含深情,淋漓酣暢,表現了作者不一般的才氣。
上述均為議論文開頭的成功范例,值得學習與借鑒。當然,議論文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遠不止以上幾種。尤其是考場議論文寫作,受時間、篇幅限制,如何打造靚麗的開頭,以下幾句話可作為重要原則:起句發(fā)意心中有法,恰當運用巧妙處理;打造“鳳頭”增色三分,亮出觀點簡明入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