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桃園分廠現(xiàn)有生產工藝基礎,通過對該廠在動力煤生產中設備及管理上的研究和優(yōu)化,從而達到在生產出合格產品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降低介耗和藥耗,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動力煤;配煤;博后篩;介耗;藥耗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070
1 概述
淮北礦業(yè)集團淮北選煤廠桃園分廠為礦井選煤廠,主要入洗桃園礦原煤,入洗能力達1.5MT/a。其主要流程為:原煤經篩分破碎—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細精煤接粗加煤泥重介—尾煤濃縮壓濾。
2 主要配洗流程
該廠原煤倉下有四臺給煤機,每臺給煤機都可以選擇性的往篩分或廠房供煤。在正常生產中,原煤經201#皮帶轉載進入篩分車間,再經博后篩分級后,篩上物由212#皮帶轉載至301#后進入主洗廠房入洗,篩下物經701#皮帶和廠房洗選產品一并進入產品倉。動力煤產品質量控制可通過調整博后篩篩下物和主洗廠房產品的煤量和質量來控制。主洗廠房產品的煤量和質量則由重控司機來控制,博后篩篩下物的煤量和質量則受博后篩篩縫影響。
3 篩縫尺寸與配煤的關系
為保證產品質量,依據(jù)長期以來,桃園礦原煤煤質情況,當產品量控制在400t/h,主洗廠房產品灰分應控制在18.50%以內,能滿足最終產品質量。
3.1 當篩縫為10mm時
經實驗,博后篩篩縫為10mm時,篩下物占原煤量的88%,并得出在產品產量和質量不變的情況下主洗廠房加煤量和篩分加煤量,如表1所示:
介耗計算:1400*301*1.75/1000=737.5元/小時;
藥耗計算:0.027*301*16000/1000+0.48*301*1650/1000=368.4元/小時;
綜合成本:737.5+368.4=1105.9元/小時。
3.2 當篩縫為8mm時
經實驗,博后篩篩縫為8mm時,篩下物占原煤量的75%,并得出表2:
介耗計算:1400*246*1.75/1000=602.7元/小時;
藥耗計算:0.027*246*16000/1000+0.48*246*1650/1000=301.1元/小時;
綜合成本:602.7+301.1=903.8元/小時。
3.3 當篩縫為6mm時
經實驗,博后篩篩縫為6mm時,篩下物占原煤量的65%,并得出表3:
介耗計算:1400*194*1.75/1000=475.3元/小時;
藥耗計算:0.027*194*16000/1000+0.48*194*1650/1000=237.5元/小時;
綜合成本:475.3+237.5=712.8元/小時。
由上述計算可知,當博后篩篩縫為6mm時,每小時生產成本要比10mm篩縫時節(jié)省1105.9-712.8=333.1元。按照每天平均生產時間為16小時,則全年可提高效益16*333.1*365=194.5(萬元)
4 結束語
材料消耗是影響選煤效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面對異常嚴峻的煤炭行情,淮北選煤廠桃園分廠結合本廠工藝情況,通過對博后篩篩縫尺寸和配煤關系的研究,得出:當篩縫為6mm時,能更大限度的節(jié)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陳文敏,張自動,陳懷珍.動力配煤[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9.
[2]姜英.動力煤和動力配煤[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王歡(1989-),男,安徽蕭縣人,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選煤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