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依婷
孔子、孟子認為人性本善,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而我卻認為,整個人生是由善與惡交織而成的,人性中的善與惡始終在博弈。
善與惡只是在一念之間,每一種選擇都是一個世界:一個是彩色的,而另一個則是灰色的。
世界上很多人都因為利益而走向灰暗的世界。少年時的汪精衛(wèi)追隨孫中山,曾是《民報》的主要撰稿人。他以“精衛(wèi)”作為筆名,筆鋒犀利,矛頭直指當時的?;逝?,并與之展開激烈論爭,在當時產(chǎn)生很大影響?!熬l(wèi)”出自《山海經(jīng)》中“精衛(wèi)填?!钡墓适?,意在表明他對革命的不懈追求。后來汪精衛(wèi)更是只身進京刺殺攝政王載灃,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寫下了慷慨激昂的《獄中口占》:“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p>
若是就此被斬于燕市,那么歷史上定會多一個與譚嗣同一樣閃耀著熠熠光輝的名字??善艟l(wèi)僥幸逃脫,心灰意冷的他,就此投降,成了不折不扣的漢奸。
再看張學良,早年的他嗜酒、好色、貪賭、吸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紈绔子弟。其父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無力執(zhí)掌奉系大權(quán),好端端的東北四分五裂。若他的人生就此隨波逐流,那么我們對他就要嗤之以鼻了??晌靼彩伦儚氐赘淖兞巳藗儗λ目捶ǎ惨卉S成為心系天下的民族英雄。
汪精衛(wèi)若不是后來投賊賣國,他可以稱得上亂世英雄。只可惜他后來得意忘形,在善與惡的博弈中敗下陣來。唉!此人少年有雄心,有肝膽,中晚年卻一步錯,步步錯,終鑄成大錯。蓋棺定論,“漢奸”的罵名是怎么也抹不去的。
而張學良,少年風流難回首,西安一變留英名。他的人生與汪不同,他的前半生無為,后半生卻從善。從善如流,就算粉身碎骨,也留清白在人間。正是這后半生的善為他贏得了千古英名。
當今社會,善與惡的邊界愈發(fā)模糊,人們沉浸在喧囂紛擾的塵世中,不斷追逐,一切的一切都被當作成功的墊腳石?!氨粎捲p”“無毒不丈夫”竟成為了商人們不擇手段的借口。此外,“人肉搜索”難道真的就是懲惡揚善的正義?網(wǎng)絡紅人的現(xiàn)象,不正是炒作者利用人們病態(tài)的審丑觀?倘若世界的善惡美丑也變得模糊不清,生活在這一片混沌之下的人們,又將如何進行善與惡的博弈呢?
人在旅途,我們常常要做出抉擇,站在分岔口的我們,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行或止,但無論選擇有多么艱難,請帶上善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懲惡揚善,分清是非,讓善良在這場博弈中完勝邪惡。
點評
作者緊扣“博弈”,縱論古今,以汪精衛(wèi)與張學良兩個人物的歷史命運作對比,酣暢淋漓,既有較豐富的內(nèi)容,又有鮮明的層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作者系江蘇省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一(14)班學生,指導并置評: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