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標題之后,我愣了大約十分鐘,然后點保存關(guān)掉,心想,現(xiàn)在才走到哪兒呢?又有什么東西能拿出來說——責編要我交的自我介紹還賴著沒寫呢,作品信息一欄能填三四個書名號頂多了,參加的幾個比賽又還沒公布結(jié)果——實在沒到能說點什么的時候。
可關(guān)掉頁面之后,又覺得心里有點東西不吐不快。
我是個武俠作者——從開始寫小說到現(xiàn)在,一直都是,從未離開。
2002年,我初二,大陸新武俠從《今古傳奇·武俠版》開始生發(fā),席卷天下。我的少女時代是在迷戀小椴、滄月、江南、時未寒中度過的,曾把寫作的最高目標定為在《武俠版》上刊。
2012年,我開始寫作,眼睜睜地看著市面上的武俠雜志一個接一個地倒掉,找不到任何出版公司收武俠題材,網(wǎng)文站點武俠版塊一片蕭索,而最后一本武俠刊物《今古傳奇·武俠版》——我特么還是投不過稿。
說沒動搖過,那是騙人。
在不斷修稿和重寫那幾個武俠稿中,我還是寫過一個青春言情大綱的——當然,被三文愚同學鑒定為“還是一股武俠味”——這個大綱不出意外地被拒了,而后悻然罷寫。
2015年開始經(jīng)營自己的微信平臺,就是在可謂“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動的一個歪心:反正沒有資源,也看不到什么出路和希望,不如就把同樣境況的大家聚在一起,扎扎實實地討論稿子,練練基本功,以待機會出現(xiàn)。
其實,我真沒奢望過會有機會出現(xiàn)。
如果那時有個人跟我說,踏歌行,你好好寫,好好練,一年之后,小椴會收你做徒弟,帶你做劇本——我一定拍飛他。
我已經(jīng)二十六了,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背房貸了,還特么當我是白日夢少女啊!
然而現(xiàn)在,此刻,right now,我看著電腦里的文稿,看著qq上的消息列表,看著日歷上的截稿日期,唯一能用的就是一個笑哭了的表情。
人生,夢想,平生際遇,竟能如此奇妙。
我必須一邊掐自己,確定真的不是在做夢,一邊抽打自己要更努力,走得更快一點,更遠一點。
15年5月份的時候,我在微博上看到木劍客發(fā)起了一個叫“玄武紀寫作小組”的類型作家培訓班,兩個月八節(jié)課,請了小椴、李亮、三月初七等武俠作家做導師,每人上一節(jié)課,收費不菲。我想了想,覺得想走武俠這條路,不找他們找誰啊,然后就報名了,投名狀用了《不如歸》。
而后就成了玄武紀大師姐,被選上、簽約、上稿、比賽,進入各種項目。
半年之內(nèi),順利得超乎我想象力的極限。
然后作業(yè)就太多了,系列文上刊后就是刀懸在頂,然后把月移也拽來玄武紀一起玩?,F(xiàn)在她也已順利簽約。
這里有好多人,見證我一路走來。特別有幾個好友,彩彩、阿景、懷縝、三文、月移、莞莞、未來,我們那么多次在夜里討論著該怎么去開辟出一條路,克服那些懷疑、沮喪、灰心和絕望,咬牙一定一定走下去——因為寫作這事,真真是夢想之路,讓我如何能夠放棄。
不過這三年里,更多夜晚還是在挨罵和重寫里度過的。對故事的琢磨,在類型創(chuàng)作里,永遠是最重要的部分——也多虧有弗里曼和旦哥這兩個好老師日復(fù)一日地吊打我,讓我明白,故事可以變得更好,并且可以繼續(xù)變得更好。
說得有點雜亂,遠遠算不得一份“攻略”。僅是敘述一下我這三年走武俠之路的歷程,潦為參考。
最后,以昨晚椴公的教導結(jié)尾:
“人活著總是有很多機會,選擇你覺得最好的——然后,把它干漂亮。”
“做事主動,肯背結(jié)果——最后應(yīng)該什么都會好的?!?/p>
祝所有人,都能實現(xiàn)夢想,不負年少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