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又將在4月23日如期來臨。這一天,既是大文豪莎士比亞的生辰和忌日,也曾見證了美國作家納博科夫的誕生和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去世。所以,當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時,幾乎沒有什么異議。
實際上,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早在1972年就向全世界發(fā)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世界讀書日”也走過了20多年歷史,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了這項盛事。每年,一到讀書日臨近,許多國家的圖書館、書店、校園、社區(qū),都會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人們像過節(jié)一樣慶祝讀書日的到來,而媒體卻不會對此作大肆報道,因為一切早已形成了習慣,年年如此,年年熱鬧——全世界都在忙著讀書。
西班牙:贈人書籍,報以玫瑰
4月23日不僅是“世界讀書日”,對西班牙來說,它還是大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每年這個時候,西班牙馬德里都要舉行“塞萬提斯文學獎”的頒獎典禮,全世界遠道而來的知名作家都會用不同的語言朗讀塞萬提斯傳世名作《堂吉訶德》的章節(jié),當年的文學獎得主也會上臺朗誦。世界各地的塞萬提斯圖書館,也會在這一天舉辦各種活動,規(guī)模都不小。
除了馬德里,西班牙其他城市在這一天也會舉辦不同的朗誦大會,不僅有學生和作家參與,政府高官也會到場,向公眾發(fā)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馬德里鬧市區(qū)街頭,還會有許多臨時書攤,吸引大人和孩子們前去淘書,讀書氛圍十分濃郁。
而在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qū),這一天還是著名的“圣喬治節(jié)”——傳說中,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于深山,勇士喬治只身戰(zhàn)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在加泰羅尼亞地區(qū)就成為了膽識和力量的象征。每年“圣喬治節(jié)”期間,當?shù)鼐用穸加匈浰兔倒搴蛨D書給親友的習俗,女孩們會給男友或丈夫贈送一本書,而男人們則會回贈以玫瑰花。所以,每到4月23日臨近,街頭就會有許多人拿著玫瑰花,仿佛在過情人節(jié)。一些書店也會推出“買書送玫瑰”的活動,使得當?shù)孛倒鍍r格暴漲。
英國:一塊錢上街買書去
作為大文豪莎士比亞的故鄉(xiāng),英國的讀書日活動更是精彩紛呈。不過,由于4月23日正逢英國一些學校的復活節(jié)假期,所以英國的讀書日并不在這一天,而是在更早的3月的第一個星期四——這個日子,就是1998年由首相布萊爾宣布的英國本土讀書日。
這一天,孩子們最愛的活動就是cosplay書中自己喜歡的角色了。定居英國的作家愷蒂,就曾親手將孩子們改裝打扮:“小朋友們都要打扮成某書中的人物去學校。這一年一度的讀書日與其說是展覽孩子們的裝扮,還不如說是比試媽媽的縫紉手藝。女兒已經(jīng)不用我操心,她和幾個朋友準備聯(lián)合出演Michelle Paver《狼兄弟》系列中的人物,早就把毛絨衣服帽子準備好。兒子還需要我張羅,前一天去商店買了一大塊拖把布,剪剪貼貼縫縫,做出一把大大的黑胡子,又在胡子里鑲嵌了剩飯、意大利面條、餅干、薯片等物,乍看一眼像關(guān)公,其實是英國作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筆下《蠢特夫婦》中的蠢特先生。兒子學校支持的慈善機構(gòu)是達爾兒童基金會,所以,學生裝扮的主題是達爾書中的人物,這天達爾的遺孀也會來學校。早上在學校門口,看到《詹姆斯與大仙桃》中的大仙桃和百足蟲,看到好多位《查理與巧克力工廠》中的旺卡先生和叢林中來的奧姆帕羅姆帕人,當然,《瑪?shù)贍栠_》中的那位可怕的校長特朗奇布爾小姐則是高年級學生和老師喜歡的選擇之一?!?/p>
一般來說,孩子們喜歡cos的大都是卡通人物,比如童話書里的大象艾瑪、戴帽子的貓、咕嚕牛、淘氣包亨利、了不起的狐貍爸爸之類。但去年,一個11歲男孩史柯爾茲(Liam Scholes)卻上了新聞,因為他cos去學校的竟然是情色小說《五十度灰》中的格雷!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小男孩說,過去幾年無論是電視、報紙或雜志,大家都在討論《五十度灰》,連學校的同學們也不例外,所以他決定打扮成書中的格雷,參加校方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活動。為了逼真,他穿著鐵灰色的西裝、打著領帶,口袋里還帶著書中格雷在SM中使用的眼罩與捆繩。沒想到學校并不贊賞他這一身超酷的裝扮,竟然禁止他參與讀書日的活動,阻止他和同學拍團體照,還要求他扔掉眼罩與捆繩,改扮成同樣愛穿鐵灰色西裝的007詹姆斯·邦德。
小男孩很失望,而他當老師的媽媽也向?qū)W??棺h——在她看來,邦德是個喜歡尋花問柳的殺人兇手,她寧可孩子cos格雷先生。
不過,并不是所有學校都如此迂腐。愷蒂的女兒所在的學校也有人cos《五十度灰》——十位女孩聯(lián)合起來,穿著不同深度的灰色衣服,自稱為“十度灰”,從學校里招搖而過,反而很受歡迎呢。
除了cosplay,在英國,政府教育部還會在讀書日給所有的孩子每人發(fā)一張一英鎊的代金券,拿著這張券,就可以去書店購買一本等值的小書——每年,英國的出版社都會推出十款小書,分別針對不同的年齡階段,每本的售價正是一英鎊。所以孩子們拿著代金券,不愁找不到適合自己年齡的小書。除此之外,許多學校、圖書館還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顒?,比如“午間故事會”等等。
今年正逢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紀念,英國除了3月的讀書日活動之外,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一天也有紀念活動——當晚,大英圖書館將舉行“讀書日之夜”特別紀念,請來Cathy Rentzenbrink、Matt Haig、Dreda Say Mitchell等一批知名暢銷書作家,來講述書籍在自己生命中的位置,以及朗讀他們最新的暢銷作品。而“莎士比亞誕辰派對”也將于當晚舉行,現(xiàn)場不僅有神秘來賓、美食相伴,還有許多與莎士比亞有關(guān)的不同形式的演出可以欣賞。官網(wǎng)上這一晚會的票價為20英鎊,學生、老人和無業(yè)者還有不同程度的優(yōu)惠。
美國:每天送你一首詩
在美國,不僅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整個4月都被美國詩人學會定為了“全國詩歌月”,從1996年已經(jīng)開始各種慶?;顒?,為詩歌愛好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慶祝詩歌的美妙,喚起大眾對藝術(shù)的關(guān)注。
20年來,全國詩歌月的發(fā)展勢頭一直十分良好,參與者不再限于詩人,而可以是社會各界——比如“口袋詩歌”,就是鼓勵每個人都準備一首詩,分享給朋友和同事。如果你想不出分享什么詩歌,也不用慌,詩人學會官網(wǎng)上有許多編輯好的、短小的詩歌,任君挑選。如果你覺得隨身攜帶一張寫滿詩歌的紙顯得太老土,詩人學會還為大眾提供了與詩歌有關(guān)的手機應用,方便你把詩歌存進iPhone里。在詩歌月期間,只要你注冊一個賬號,每天都可以通過郵件收到一首免費的詩歌。
如今,全國詩歌月已經(jīng)成了傳統(tǒng)盛事,不僅普羅大眾喜歡,還吸引了許多明星來參加:梅里爾·斯特里普、杰西卡·阿爾芭、泰倫斯·霍華德,都會在林肯中心參加“詩歌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朗誦詩歌。他們的朗誦表演還會被迪士尼頻段錄制成詩歌節(jié)目《A Poem Is...》(有一首詩叫作……),在整個詩歌月期間播放,吸引喜歡卡通片的孩子們也對詩歌產(chǎn)生興趣。
而在美國馬里蘭州,按照當?shù)貍鹘y(tǒng),人們會把讀書日提早到3月6日舉行,慶祝活動的內(nèi)容同樣十分豐富,僅僅是學校、圖書館、書店所舉辦的慶祝活動,一般就會超過千項。
不光是讀書日、詩歌月有活動,每年,美國充滿創(chuàng)意的年輕人們還會想出各種倡導讀書的活動項目。比如“紐約地下公共圖書館”,有人在網(wǎng)上集合了一系列紐約地下鐵的閱讀者的照片,希望提醒大家:即便只是在如此狹小的空間中,只要我們愿意,仍然有能力跟隨書籍行萬里路,探索世界的奧秘。在紐約的一些公園內(nèi),有時你會見到裸著上身讀書的女孩,這就是她們發(fā)起的“性感裸讀”項目,提醒大家:知識也可以很性感。
在美國的近鄰加拿大,每年一到“世界讀書日”這天,圖書出版商、社會團體,都會送書到各個學校,學校里各種形式多樣的“讀書競賽”也是應有盡有。
以色列:國民閱讀量世界第一
以色列人也很愛讀書。在以色列,街頭巷尾都可以見到正在專心讀書的人。以色列實行文化開放政策,書店里各種觀點、各種版本的圖書一應俱全,從最深奧的到最通俗的,都有大量的讀者。在街頭報亭里,可以買到頭天出版的《泰晤士報》《紐約時報》《世界報》等西方大報,也有各種畫報和錄像帶。一般的以色列人除了精通希伯來母語外,都能講流利的英語,全國還有29家報紙,分別用15種文字出版,廣播電臺和電視臺則用兩種語言播音。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88年的調(diào)查,當時以色列人均擁有的圖書館和出版社數(shù)量就已經(jīng)位居全球之冠。不光城市,每個村鎮(zhèn)都有陳設典雅的圖書館和閱覽室。14歲以上的以色列人,基本上每個月都要閱讀1本以上的圖書,全國平均每4000人中就有一所公共圖書館。
2013年“世界讀書日”的一項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以色列的國民閱讀量仍是世界第一,人均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達到每年64本之多,是中國的13倍。與中國一些報刊紛紛???、傳統(tǒng)書店接連倒閉的狀況相比,紙質(zhì)書籍在以色列仍然大受歡迎,買書和看書的人都非常多,書店經(jīng)營狀況也很好,舊書店隨處可見。
除了發(fā)行紙質(zhì)刊物外,以色列幾家主要報紙都有各自的網(wǎng)頁版和客戶端,在新媒體方面的發(fā)展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只有800萬人口的以色列,竟然擁有1000多家新媒體公司。而原因可能要歸功于“安息日”,每周五晚到每周六晚是安息日,這期間,猶太人開的一切商店、飯店、娛樂場所都會停業(yè),甚至公交都全部停運,每一個人都必須在家中安息和祈禱,嚴禁走親訪友和外出郊游——但只有一點是允許的,那就是讀書和買書。你會發(fā)現(xiàn)海灘上空空蕩蕩,大街上杳無人跡,只有書店還在開門營業(yè)。在以色列,書價并不便宜,但人們還是蜂擁而至,安靜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籍。很多人都習慣了通過閱讀來度過安息日。
日韓:讓每一個人都獲得圖書
韓國曾經(jīng)為“世界讀書日”發(fā)行過專門的郵票,不僅宣傳版權(quán)意識,更旨在鼓勵民眾閱讀,想把閱讀和寫作的風氣,透過一枚枚精美的郵票,隨信件傳遍世界每個角落。出版社還曾在這一天寄出3.5萬冊圖書,免費送給當?shù)貙W校。各種慈善拍賣也會將所得收益捐獻,用來推動青少年閱讀。此外,更有新書或舊書的捐贈活動。
在日本東京,政府還為此特別頒布了法令,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兒童閱讀日”,目的是培養(yǎng)兒童在語言、想象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幫助他們更深刻地“體驗人生”為長遠目標。經(jīng)過多年的政策引導,日本全國每天讀書1小時以上的人數(shù)已達到將近20%。
南非:奇裝異服上學去
而在南非,世界讀書日當天,全國范圍內(nèi)也會舉行一系列大型活動,包括南非作家們組織的公眾閱讀活動、講故事比賽、創(chuàng)作工作室座談等等。和英國相似的“世界讀書奇裝日”,在南非也有——作家愷蒂當年居住南非時,就曾把兒子打扮成《杰克與魔豆》中的杰克送去幼兒園——“把家中籬笆上一株豆子藤扯下來纏在身上,上面掛著許多清新美味的長豆角,同學能從他身上摘了吃?!?/p>
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博覽會30歲了
在墨西哥,與“世界讀書日”關(guān)系最密切的,當數(shù)到2016年已經(jīng)創(chuàng)立了30周年的“瓜達拉哈拉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以西班牙為母語的國家中,這是最大的圖書市場,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出版商、文學經(jīng)紀人、閱讀公關(guān)、翻譯家、圖書館管理員等集中于此,進行商業(yè)或?qū)I(yè)交流。超過100萬人會在書展的9天里,來到瓜達拉哈拉市參觀這個全拉美最大的文化節(jié)慶博覽會。在這100多萬人里,還有幾十萬兒童。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一個嗜書的民族,必將是一個大有希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