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一:降糖貼
案例:患糖尿病8年的洪大媽買了3盒降糖貼,共1000多元。她按照廣告說明,在腳心貼上膏藥,同時停服降糖藥??蓻]想到,血糖不降反而大幅上升,三天時間內(nèi),她的空腹血糖從10.3毫摩爾/升飆升到了21.3毫摩爾/升……
劉敏點評:穴位刺激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治療手段,但并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即便將此作為日常保健,也還要看藥方是否適合。
“降糖貼”產(chǎn)品中,有的藥方寫的是“麝香、山藥、黃芪、茯苓、山茱萸、地黃”等,有的寫著“桂枝、麝香、水蛭、丹參、杜仲、土鱉蟲、冰片、樟腦”等。前者主要是益氣養(yǎng)陰,后者重在活血通脈。且不說麝香已是違禁藥品而奇貨可居,比黃金還貴,黃芪、山藥、茯苓等即便是當飯吃,也未必能治好糖尿病。若活血祛瘀而不注意扶正,對人體亦有傷害,并不適宜所有的糖尿病病人。
中醫(y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也就是說,血的運行,需要靠氣來推動。而活血容易耗氣,糖尿病病人本身多有氣虛,因而常感疲倦,再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則可能加重疲憊感,感覺人“散了架”似的,因為氣聚則勁,氣散則倦。這也是廣東人說紅花、田七“好散”的原因所在。
如果病人月經(jīng)量多、有子宮肌瘤或有胃潰瘍、牙齦出血或其他出血傾向,使用此類藥物,還可能增加出血風險。皮膚有紅腫、潰破的人,也不能使用此類膏藥外用。
牛皮二:降糖泡腳藥包
案例:廣告說,泡腳能降血糖。這對張大爺和老伴來說,簡直是天上掉餡餅,他們已被糖尿病折磨多年了!當機立斷,他們停掉正在服用的降糖藥,購買了兩個療程的降糖泡腳藥??蓻]想到,才使用了一個療程,老伴竟病情加重,昏迷住院……
細看張大爺買的泡腳藥包,說是中草藥成分,內(nèi)含“玄參、赤藥、土茯苓、花粉、知母、黃芩”。
劉敏點評:泡腳能降低血糖,甚至停用降糖藥,是言過其實。
我們應該肯定,泡腳能刺激腳部穴位,疏通氣血,緩解糖尿病病人因周圍神經(jīng)病變引起的麻、痛病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但是,目前沒有證據(jù)能證明只需泡腳就能降低血糖,停用降糖藥。
糖尿病病人泡腳所使用的藥材,也有諸多講究。上述案例中的藥方,“玄參、赤藥、土茯苓、花粉、知母、黃芩”是古人治療典型“三多一少”的I型糖尿病的口服藥方,能緩解病人口干舌燥、消瘦等癥狀,但也只是緩解而非治愈。對II型糖尿病而言,就未必適合。因為,糖尿病的本證是“虛”,這個藥方以寒涼藥物為主,難以達到補虛目的。
其次,皮膚對藥材是選擇性吸收的,口服藥方通過局部皮膚吸收的量十分有限。可以斷言,對糖尿病病人沒有多大作用。
相反,糖尿病病人泡腳,宜選用溫通、化瘀的藥物,如附子、當歸、桂枝、艾葉、川芎、紅花等。一般各選用20-30克,煮水后泡腳。
中醫(yī)用藥講究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不同的病人,所適宜的泡腳藥方可能不同。譬如,糖尿病病人很多都存在腳麻痹的問題,但有的人可能合并失眠,那就要加用夜交藤、刺五加,而有的人可能合并便秘,那可能就要加大黃、虎杖等,醫(yī)生應該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