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做飯
因為不會做飯,我總是被公司的程序員小哥嘲笑,他說他替我以后的老公感到難過,或者我會因為不會做飯而根本嫁不出去。
和我們合租的一個小姑娘,每天晚上炒菜,第二天帶到公司去,她說真是吃夠了外賣,自己做的健康。
我和甜妞也覺得,這樣好棒,自己做飯的話,我們的胃就能逃掉外賣的摧殘了。
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因為不會做飯,當(dāng)時連炒鍋都沒有買,甚至連切菜用的案板也沒有。周六周天也只是簡簡單單煮個面。
獨一無二的大廚
我才不相信只是我不會做,肯定很多人都不會做飯。這只能怪一個人,都怪這個全世界最勤勞的大廚——媽媽。
從高中開始住校,連著大學(xué),一下子吃了7年的食堂。好不容易放假回趟家,這個大廚總是要問無數(shù)遍,中午你想吃什么,晚上你想吃什么,然后張羅那么久,只換來我隨便吃兩口就說飽了。
我媽也說我,這么大年紀(jì)了,只會西紅柿炒雞蛋怎么辦?但是每次我踏進(jìn)廚房,我媽又說,趕快出去不要礙事,能不能回去繼續(xù)玩你的手機(jī)?
那個時候還沒總是吃外賣,不知道媽媽做的飯吃到胃里的那種安心和舒服。
還總想著,要不要全家一起下個館子改善改善,那個時候我的胃和當(dāng)時的我一樣,充滿了年輕的叛逆,沒有預(yù)見,這么多年后,能吃一頓媽媽做的飯,才是改善。也不知道,現(xiàn)在最大的糾結(jié),是中午點哪家的外賣。
家的味道
我的老板姐姐是北京人,每回她媽媽打電話問她回家吃什么,她都一口不耐煩地說隨便、都可以,匆匆掛掉電話。
我和程序員小哥總是羨慕又嫉妒地朝她翻白眼,怎么這么不知足。有媽媽守著的孩子,都不知道離家的孩子有多想爸爸媽媽做的飯。沒在爸爸媽媽身邊,冬至忘了吃餃子,臘八沒喝臘八粥。
每次我從家回北京來,我媽把家里能拿走的都想讓我拿走,恨不得家里的米都讓我扛上,甜妞爸爸總是往她包里塞了超多特產(chǎn)面,又炒了夠她吃一個月的肉讓她帶走。
還有一個朋友,他說他媽媽做的飯真的不是那么好吃,不是做咸了就是炒糊了,但是每次回來工作,他還是很想把能帶的都帶走。他說,好吃的那么多,但是只有媽媽做的飯,有家的味道。
時隔三十年的飯
之前看韓國綜藝節(jié)目《無限挑戰(zhàn)》,有一期是劉在石他們做海外派送特輯。有一個89歲的媽媽,她的兒子在非洲加蓬工作,因為工作原因,三十年沒有回家,但是老媽媽又那么老了,不能坐飛機(jī)去看他,所以主持人鄭俊河為她兒子送去了她自己親手做的菜。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三十年沒有吃過媽媽做的飯了,只吃了幾口,他就說這些菜想起了母親。
后來知道這是媽媽親手做的,他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
媽媽的味道,印象有多深刻?三十年都抹不掉。
就算我們吃遍了全世界的山珍海味,嘗到媽媽做的菜,味蕾還是會一下子打開,隨之而來的,是洶涌澎湃的記憶。
當(dāng)初沒有太在意,想不到再吃一次您做的飯,竟然要等三十年。
如今,只有過年,我才可以吃到媽媽做的飯。我再也不想說什么隨便了,我要把媽媽的拿手菜吃個遍,不過只要是媽媽做的,隨便一個拍黃瓜都會覺得美味。
我們這輩子會吃到很多很多好吃的,會買到很多很多讓我們一口就驚艷的食物,我們可以花錢買來各種美味的餐,去各種有名的餐館。
但是只有一種好吃的,是錯過了就再也找不到的,那就是媽媽做的飯。
能經(jīng)常吃到爸爸媽媽做的菜的小伙伴,要珍惜。那個人來自山川湖海,卻囿于晝夜,廚房與愛。(來自微信公眾號:王大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