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震驚中美兩國的中國留學生欺凌同胞案件,在美國宣判。涉嫌凌虐和綁架同學的三名中國留學生翟云瑤、楊雨涵和章鑫磊與檢方達成認罪減刑協議,三人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
2015年3月,在美國加州就讀高中的十幾名中國留學生,因瑣事將兩名女同學綁架至當地一處公園,對其進行了長達近七小時的折磨、毆打和恐嚇。隨后,受害女生報警,施暴者被美國警方控制。
主犯翟蕓瑤在被捕后第一次出庭時,完全懵掉了。在她的概念里,這不過是中國學生之間的“打打鬧鬧”,在美國卻成了可能判決“終身監(jiān)禁”的大禍。她和其他共犯共受到6項綁架指控、2項折磨虐待指控和4項人身侵害指控,累計12項罪名,其中6項是重罪。
在他們看來,學生之間打群架那不算個事兒,在中國國內的校園是司空見慣的。要是被學校知道了,頂多被校長或訓導主任教訓一番,嚴重一點就叫家長或給個警告處分,被開除學籍想都沒有想過,更別說鋃鐺入獄甚至牢底坐穿了。
最終,嚴重的身體傷害、攻擊還是讓他們中的兩人量刑多達十余年,最輕的一人因為回家了拿了一把剪刀,也被判刑6年。同時,由于他們都是外國留學生,在刑滿的那一天,也就是他們被驅逐出境的那一天。依照美國的司法規(guī)定和程序,他們以后能夠獲準進入美國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
校園暴力事件,全球普遍存在,中國也并非個案。
相比之下,中國校園暴力犯罪的成本卻很低。調查顯示,校園暴力事件中,有75%發(fā)生在中學生之間。而發(fā)生此類事件的原因“日常摩擦”以55%的比例居首。從對校園暴力處置的結果來看,因惡性犯罪最終承擔刑事責任的案件僅占27.5%,且以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罪名判罰居多。
更多的校園暴力案件,都在學校內部的教育調節(jié)中被淡化處理。有學校解釋:“淡化處理學生的打架和吵架,既能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又為老師智慧處理預留了空間?!?/p>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為“欺凌”,校方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在校園欺凌現象嚴重的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
在中國,即使是司法系統(tǒng),在這個領域能夠做的也非常有限。多數的少年違法,法律只要求他們的父母嚴加管教,問題是孩子的“暴戾”很多時候正是拙劣的家庭教育產物。不管是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還是構建未成年人犯罪的矯正制度,都是建立一個健康和諧校園環(huán)境的必須。
事后懲罰不力,事前預防也不夠?!叭酥酰员旧啤?,或許正是這種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的過度寬容,才養(yǎng)育出了校霸的飛揚跋扈。翟云瑤們在中國或能逍遙法外,但這種愜意最終在美國害了他們。嚴格的法律里,沒有悲天憫人,卻賦予了每個人平等的生存權。
(本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