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
1.
蔡康永說過一句很任性的話,我不喜歡節(jié)日,因為我不喜歡別人規(guī)定我哪天該特別高興,哪天該特別難過。
這是牛人的世界觀。作為凡人,我們依然是在乎節(jié)日的吧。因為,節(jié)日的美好之處在于,它給我們一個放松的借口、一個揮霍的理由。它賦予了我們一切行為的合法性。包括偷懶、放縱、好逸惡勞、胡吃海喝。節(jié)日會放大我們的歡喜。然而節(jié)日,也會放大我們的脆弱。
你不覺得嗎?平常我們一個人,也是好好的。但節(jié)日那天,周圍的人成雙成對,我們會覺得格外落寞。
平常我們沒收到過什么禮物,也是好好的。但節(jié)日那天,身邊的人收到玫瑰、收到巧克力、收到包包,我們會覺得格外傷感。
2.
認識一個妹子,超級宅女,很不擅長社交。對她來說,圣誕節(jié)不過就是人生中另一個沒有朋友、沒有電話、沒有禮物的日子。前幾天她打開淘寶,還在給她推薦各種可以送給朋友的圣誕禮物,她都苦笑了。
首先,她得有朋友啊。她都不想看微信,因為同學群里正在熱烈地討論希望收到什么樣的圣誕禮物。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但圣誕前一天,她收到一個包裹。超級大的包裹是丑丑的編織袋,父母從老家寄來的,里面是一床很厚很厚的棉被。沒多久,她媽媽就打電話來了。媽媽說:“我和你爸看天氣預報,北京最低氣溫都零下6攝氏度了。你一定要多穿點,被子也要厚厚的。你買的那些被子肯定不暖和,一定要用我們老家這種用棉花彈的棉被,才夠保暖啊……”
其實北京有暖氣,在家里都可以穿T恤。蓋這么厚的被子,會熱個半死。但你不管怎么說自己不冷,父母都不會相信的。
有句話不是在網上流傳嗎,有一種冷,就是父母覺得你冷。
原來她不是什么都沒有,她有深愛自己的父母啊,她看著那床可能用不上的被子,還是覺得好溫暖。父母根本不知道哪天是圣誕節(jié),但是,她覺得,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圣誕禮物。
電話里,她對媽媽說:“媽,圣誕快樂?!?/p>
媽媽說:“啊,生蛋,生什么蛋……”
她笑了。節(jié)日里我們格外害怕孤單。是因為我們想要確認,這個世界上,終歸是有人在意我們的。
3.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刷到一個朋友的自拍。以前她發(fā)自拍,我總會說,那么丑的照片你都發(fā)啊,我的眼睛都瞎了。現(xiàn)在她發(fā)自拍,我會說,很好看??!
和朋友疏遠了,就是這樣的吧。我們總是對好朋友才會隨意使用臟話,對陌生人才使用禮貌用語。禮貌的另一層意思,就是生疏吧。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們做了好多無聊的事。尤其是有一年圣誕節(jié),人家都是比賽喝酒,我們兩個傻子比賽喝可樂。她喝了7瓶,我喝了6瓶半。我們一直說下次再比。結果,沒有下次了。
上周末,她來北京出差,過來看看我。
到的那天,她手里拿了幾罐可樂,說,敢不敢再比一次?那個充滿挑釁的笑容,那句無比熟悉的話語。
感覺就像,我們從來沒有疏遠過。她說,對不起啊,我過兩天就得回去了,跨年沒法陪你。
我說,誰說的。我想哪天是節(jié)日,哪天就是節(jié)日。
如果說,節(jié)日的意思是相聚,那么,我們和喜歡的人相聚的那一天,就是節(jié)日啊。希望每一個人,在每一個動人的節(jié)日,都能與你的幸福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