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文
彭雪楓:新四軍抗戰(zhàn)犧牲的最高將領
●顏梅生/文
他,智勇雙全,率軍南征北戰(zhàn),屢建奇功,被譽為中央紅軍“優(yōu)秀的青年將領,模范的政治委員”,素有“戰(zhàn)神”之稱;他,以身殉國時年僅37歲,是新四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的級別最高的將領,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36位杰出的軍事家之一;他,時時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廉潔從政,不搞特殊化,被毛澤東稱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
他就是彭雪楓。
彭雪楓,又名彭隆興、彭修道,1907年9月9日出生在河南省南陽市鎮(zhèn)平縣七里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5歲時入私塾識字,14歲投奔在天津教書的伯父,考入南開中學。1925年開始接觸《新青年》《共產黨宣言》《獨秀文存》等進步書刊。“五卅慘案”后,因組織同學同校方斗爭,被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6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北京匯文中學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中共匯文中學支部書記,負責領導北京東城的學生運動。1927年春參加北京南苑農民暴動,后在北京、天津、煙臺等地從事秘密革命活動。
1928年9月,彭雪楓考入北平民國大學文學系,后被中共派遣到天津,為適應白區(qū)秘密工作需要,改名為彭雪楓,意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1929年6月,彭雪楓赴煙臺劉珍年部二十一師做兵運工作。因蔣介石從中干預,被劉珍年“禮送”出境。12月,前往福山做農運工作。
1930年初,彭雪楓在中共地下黨的安排下,秘密南下上海,直屬負責中共中央軍事工作的周恩來領導。5月,全國紅軍代表大會和全國蘇維維埃區(qū)域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彭雪楓聽了各地紅軍英勇殺敵的事跡后,渴望到蘇區(qū)去。鑒于當時紅軍隊伍中也急需大批有文化的革命干部,特別是中高層領導,周恩來同意了彭雪楓要求。彭雪楓隨即與紅五軍與會代表何長工、滕代遠等,來到紅五軍,在彭德懷的領導下,開始了在中央蘇區(qū)的對敵斗爭,歷任紅軍大隊政委、縱隊政委、師政委、江西軍區(qū)政委、紅軍大學政委等職。參加了長沙、吉安、贛州、漳州、水口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和五次反“圍剿”,是紅軍時期聞名全軍的青年將領。其中,1932年春夏之交,彭雪楓指揮紅二師參加宜(黃)樂(安)戰(zhàn)役,殲敵五十二師高樹勛殘部。8月,粉碎了紅二師師長郭炳生的叛變陰謀。榮獲過“紅星獎章”。
紅軍長征前,在紅軍大學擔任政治委員的彭雪楓調任紅六師師長、中革軍委作戰(zhàn)局局長兼中央直屬縱隊第一梯隊司令、政治委員。
長征途中,彭雪楓協(xié)助周恩來、朱德等,指揮全軍作戰(zhàn),多次與周恩來探討戰(zhàn)爭與戰(zhàn)略、紅軍的出路等問題,成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得力助手。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新回到紅軍領導崗位,紅軍也進行了整編。彭雪楓在紅三軍團任紅五師師長。到達扎西地區(qū)時,紅軍再次整編,彭雪楓改任為紅十三團團長。紅十三團作為先鋒團,曾強架浮橋,保證紅軍大部隊安全渡過赤水河。強攻桐梓城、奪取點金山,打垮敵人8個團,取得紅軍在長征途中的第一個偉大勝利,保證紅軍順利通過婁山關。
“九·一八”事變后,中共中央、毛澤東派遣彭雪楓秘密前往東北軍的于學忠部、綏軍的傅作義部和晉軍的閻錫山部,從事統(tǒng)戰(zhàn)工作。彭雪楓成功說服張學良、楊虎城、閻錫山、于學忠等達成聯(lián)合抗日協(xié)議,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為紅軍在改編為八路軍后,深入山西敵后抗日奠定了基礎,被中共中央譽為黨和紅軍的 “好參謀”和“先行官”。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彭雪楓擔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少將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
1938年1月,為在“日寇打通京(平)漢路后,開展豫西敵后游擊戰(zhàn)”,彭雪楓奔赴中原。5月,中共豫南聯(lián)絡局改名為中共河南省委統(tǒng)戰(zhàn)委員會。彭雪楓整訓新四軍第四支隊,籌建、開辦竹溝軍政教導大隊,吸引河南、山東、湖北等省抗日愛國青年入校。9月,為“先行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爭”,彭雪楓東征挺進豫東,開辟豫皖蘇根據(jù)地,建立以永城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權。當時,豫皖蘇各種矛盾復雜,新四軍處于日寇、偽軍、國民黨軍三重包圍之中。彭雪楓一手抓武裝抗日,一手抓統(tǒng)一戰(zhàn)線,迅速形成上至國民黨地方軍政最高首長、下至地方實力派的聯(lián)合抗日格局。
1939年11月,彭雪楓任新四軍六支隊司令員兼政委、豫皖蘇邊區(qū)黨政軍委員會主任。鑒于既無餉源,也無后勤供應,新四軍的物質條件差得令人難以置信,彭雪楓憑著兩支鐵筆、兩塊鋼板、兩筒油墨、一把油刷、一塊木板和半筒“高樂牌”蠟紙,辦起了《拂曉報》。發(fā)動群眾獻計獻策,使新四軍的狀況得到一定改善。
為培養(yǎng)干部,彭雪楓在河南省杞縣傅集創(chuàng)辦了隨營學校,并兼任校長。隨營學校在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夾攻下,堅持邊打仗邊辦學,邊生產邊辦學,為新四軍建設和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寶貴人才。
1940年8月,八路軍三三四旅新二旅與六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
1941年“皖南事變”后,新四軍重建軍部。1月28日,八路軍四縱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委和淮北軍區(qū)司令員。2月10日,十萬國民黨反共頑軍大舉進犯豫皖蘇邊區(qū),彭雪楓指揮四師進行了長達三個月的反頑斗爭,呼吁團結抗戰(zhàn),發(fā)表《告南陽同胞書》,號召擁護抗日的新四軍,反對內戰(zhàn)。5月,彭雪楓越過津浦路,進入皖東北地區(qū),先后取得1942年冬季淮北33天反“掃蕩”和1943年3月山子頭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
1943年3月17日,彭雪楓率部參加山子頭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活捉蘇魯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擊斃頑軍頭目王光夏及獨立第六旅旅長李仲寰。為爭取韓德勤共同抗日,彭雪楓對韓德勤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斗爭。
1944年4月,日寇為打通大陸交通線,發(fā)動了中原戰(zhàn)役,大舉向河南腹地進攻。8月,彭雪楓奉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部之命,率四師主力5個團在泗洪縣半城鎮(zhèn)大王莊誓師西征。23日,部隊在蕭縣西南的小朱莊首戰(zhàn)告捷,擊斃頑軍縱隊司令王傳授及其官兵300余人,俘敵1300余人。接著,繼續(xù)橫掃路西地區(qū),奪取了蕭縣、永城和宿縣等城鎮(zhèn),解放了200多萬人口,基本收復豫蘇區(qū)8個縣的地區(qū)。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彭雪楓將中原抗日武裝部隊由300余人發(fā)展到3萬余人,率部累計戰(zhàn)斗3760次,殲敵48000余人,取得了敵我傷亡比例5∶1的輝煌勝利,而淮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成為擁有30余縣、面積2萬多平方千米的全國19個著名的抗日民主根據(jù)地之一。
1944年9月10日,彭雪楓與師參謀長張震以及政治部主任吳芝圃等在夏邑縣彭溝涯小學,研究攻打八里莊李光明部的作戰(zhàn)計劃。
李光明系土匪出身,平時打家劫舍、奸淫婦女、無惡不作,投靠日本人當上偽區(qū)長后,所部挺進二十八縱隊八十二支隊1000余人,據(jù)守在八里莊大圩寨、小圩寨及小張莊和李小樓四個據(jù)點,不僅四周筑有圍墻和八尺寬、六尺深的壕溝。而且有高炮樓,甚至夏邑的日寇隨時增援。新四軍無論出于考慮其民憤極大,還是基于掃除西進障礙,都必須將之除掉。
彭雪楓最終決定,由二十五團集中兵力強襲大圩寨,再打小圩寨。當夜,部隊迅速向八里莊逼近,很快完成對大圩寨的包圍。彭雪楓親臨前線指揮。
9月11日凌晨4時,突擊連迅速跳進壕溝,分數(shù)路攀上外壕,打開突破口,與敵人展開白刃搏斗。凌晨5時,全殲守敵兩個營,新四軍占領大圩寨。敵人在小圩寨炮樓上用機槍瘋狂掃射,封鎖新四軍前進的道路,企圖等待援軍解圍。彭雪楓命令炮兵出擊。隨著 “轟隆”一聲巨響,炮樓被炸開一個窟窿,李光明趕緊南竄。彭雪楓拎著手槍,高喊:“不要跑掉一個敵人!”
當通信員飛報李光明被活捉時,大家才發(fā)現(xiàn)彭雪楓臉色蒼白、喘著粗氣,心房處有清晰的彈穿洞痕,方知彭雪楓已被流彈擊中心臟,血積胸腔,包扎搶救已無濟于事。上午11時,彭雪楓壯烈殉國,年僅37歲。
而就在10個小時前,毛澤東還致電:“中原各部作戰(zhàn)之配合,通歸彭雪楓將軍指揮?!笨纱藭r彭雪楓卻已犧牲,毛澤東悲從心來,忍不住拍案大喊:“小小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為了不影響部隊的情緒,不引起敵人的猜測,也為保護身懷六甲的彭雪楓妻子林穎,淮北區(qū)黨委和四師黨委報請新四軍黨委和中共中央批準后,決定暫不把彭雪楓犧牲的消息透露出去,甚至在此后很長時間,依然用彭雪楓的名義對外發(fā)布文告、命令。隨后,新四軍四師派一個警衛(wèi)排輾轉兩個多月將彭雪楓靈柩送回半城,安放在洪澤湖邊的一條船上。
直到1945年1月24日,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才公之于世。2月7日,中共中央、中共淮北區(qū)黨委分別為彭雪楓舉行隆重追悼大會。
在延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彭德懷等率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在延安中央大禮堂沉痛追悼彭雪楓。中共中央的挽聯(lián)是:“為民族,為群眾,二十年奮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國;打日寇、打漢奸,千萬同胞自由平等,澤被長淮?!敝泄仓醒朕k公廳和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在《解放日報》上聯(lián)合發(fā)出啟事:“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同志,1944年9月間陣亡淮北前線。雪楓同志早年獻身革命,艱險備嘗??箲?zhàn)后組織人民武裝,于豫皖蘇一帶驅逐強敵,解放人民,創(chuàng)建淮北抗日民主解放區(qū),功在國家。噩耗傳來,同聲哀悼!”
在大王莊,各界16000余人參加了彭雪楓的追悼大會和安葬儀式,從半城到大王莊2千米的路邊上,群眾自發(fā)地擺了128處祭桌,每個祭桌上都放著一爐香、一碗水和一面鏡子,表示彭雪楓為官清如水明如鏡。
1945年5月,中共淮北區(qū)黨委和行署決定,在彭雪楓墓地旁修建“淮北烈士陵園”,并建造“淮北抗日陣亡將士紀念館”。陵園中,鑄造彭雪楓半身銅像一座,鐫刻著彭雪楓及淮北抗日陣亡烈士英名錄的石碑13塊,還有淮北解放區(qū)陣亡將士紀念塔等建筑物。紀念塔高8米,塔頂有新四軍戰(zhàn)士銅像一尊。戰(zhàn)士銅像身高5米,一手持槍,一手指向東北方向,表示一定要把日寇趕出中國。李一氓題寫的對聯(lián)是:“半壁河山留戰(zhàn)績,兩淮風雨慰忠魂?!?/p>
1946年11月,因內戰(zhàn)爆發(fā),新四軍四師撤離淮北地區(qū)。國民黨部隊和地主還鄉(xiāng)團不僅破壞彭雪楓的墓地和淮北烈士陵園、紀念室,還把彭雪楓的忠骨拋撒在水塘和荒野。
一個自發(fā)悄悄住在陵園南邊羊圈、日夜為彭雪楓守陵的李姓啞巴,趁著天黑從水塘和荒野中,把彭雪楓的忠骨一塊一塊地收集起來裝進蒲包,連夜找到并交給了留下堅持斗爭的中共游擊隊。游擊隊員用紅布把彭雪楓的忠骨包好,裝入壇子,秘密埋在洪澤湖邊的一個石崗上,并作上了標記。
由于壞人告密,而李姓啞巴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拒絕說出彭雪楓忠骨下落,啞巴慘遭殺害。
1949年1月,淮海戰(zhàn)役結束后,已經(jīng)擔任華東野戰(zhàn)軍參謀長的張震來到半城鎮(zhèn),一則看望久別的父老鄉(xiāng)親,二則悼念犧牲的彭雪楓及各位將士。當他得知相關情況后,當即指示重新修建彭雪楓墓地和淮北烈士陵園、紀念室。于是,彭雪楓的忠骨被從石崗上起出,用棺木重新入殮,安葬在泗洪縣城南約20多千米的半城鎮(zhèn)。新址從原來的紀念塔南,移到紀念塔北,更顯莊嚴肅穆、寬敞整潔。
新中國成立后,在彭雪楓的家鄉(xiāng)也專門修建了 “彭雪楓紀念館”。
1997年,江澤民為彭雪楓題詞:“文武兼?zhèn)洌淮⒉?;功垂祖國,澤被長淮?!?005年,胡錦濤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把彭雪楓等8位抗日將領作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杰出代表。
彭雪楓關心百姓。其所率新四軍第四師,被兩淮群眾譽為“天下文明第一軍”。彭雪楓常說:“離開老百姓的軍隊,就像魚兒離開水一樣,非涸死不可?!币蟛筷爤詻Q執(zhí)行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堅決當好“政府的衛(wèi)兵,人民的護兵”,在駐地做到勤為群眾打掃衛(wèi)生,勤給老鄉(xiāng)擔水,勤幫農民生產勞動。1939年2月,河南永城一帶正值春荒。眼看部隊要斷糧了,軍需處長向彭雪楓匯報并建議官兵外出挖野菜充饑。彭雪楓認為官兵出去挖野菜,等于是與民爭食,因而反對,并作出了“賣軍馬,度春荒”的決定。在他看來:“沒有馬可以步行,行裝物品大家分開帶。部隊沒吃的,特別是傷病員缺鹽少油可不行。賣了馬,可以換來柴米油鹽。春種在即,正是百姓用馬之時。這樣做,也是軍民兩利。同年冬,彭雪楓率部在皖北渦陽縣新興集駐扎時,帶領軍民挖了一條排水溝,解決了群眾多年來的水患。而面對群眾主動送來的“彭公雪楓德政碑”,彭雪楓卻說:“任何偉大的事業(yè),都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一個人無論有多大本領,假若脫離了群眾,都將一事無成。今天,我要把碑上的稱頌,全部歸還給人民和我軍指戰(zhàn)員?!?/p>
1937年秋,周恩來、鄧小平、彭雪楓在山西
彭雪楓清正廉潔。他常說,廉潔奉公、艱苦樸素光榮,貪圖享受可恥。共產黨人要為千百萬人民謀幸福,而不是計較個人的享受。他在國統(tǒng)區(qū)做上層統(tǒng)戰(zhàn)工作時,雖然掌管著巨額資金,但始終粗衣布履。在八路軍臨汾辦事處工作時,連5分錢公款都在賬面上記得清清楚楚。他平常同戰(zhàn)士一樣吃紅薯,一樣徒步行軍。對發(fā)給他的生活用品,凡是不符合制度的,都一概拒絕。1938年9月,聽說彭雪楓當了“大官”,彭雪楓父親步行260多里來找他??膳硌鹘o父親的,僅有自己唯一的一塊錢“私房錢”。家鄉(xiāng)堂兄弟找來,彭雪楓也明確表示沒有任何特殊化:要當兵就下連隊背大槍,有文化的進學兵隊,不然回家去生產。彭雪楓犧牲后,組織上清理他的遺物,發(fā)現(xiàn)他只有兩套軍衣和一床補了又補的被子。
彭雪楓胸懷坦蕩。1941年“皖南事變”后,國民黨頑固派集結15萬大軍,準備進攻豫皖蘇邊區(qū),妄圖一舉殲滅彭雪楓部。彭雪楓率新四軍第四師暫時放棄豫皖蘇邊界地帶,奉命向皖東北轉移,在津浦路以西堅持斗爭。雖然最終阻止了國民黨軍的東進和北上,但四師也減員嚴重。在7月19日,召開的四師軍政委員會擴大會上,有同志把路西反頑斗爭中的失誤全部歸咎于彭雪楓。雖然其中明顯有著很大的客觀因素,彭雪楓非但沒有替自己做解釋,反而作了自我批評,認真總結經(jīng)驗教訓。
彭雪楓敢于堅持原則。1935年11月30日,彭雪楓率四師干部參加紅一方面軍營以上干部大會。會后,毛澤東接見了他。當兩人談到當初部隊整編,恢復一軍團建制,撤銷三軍團番號,并把三軍團編為一軍團的一個師,三軍團廣大干部、戰(zhàn)士的情緒時,彭雪楓對毛澤東說:“那時干部、戰(zhàn)士的情緒很大,思想混亂,紛紛責問我為什么?尤其是三軍團編成一個師后,原有的干部都用不完,為什么領導干部還要由一軍團派過來?”實際上,三軍團指戰(zhàn)員問彭雪楓的問題,也就是在問毛澤東。毛澤東厲聲地說:“干部、戰(zhàn)士不了解情況,你們也不了解情況嗎?!中央改編部隊的決定,你們向指戰(zhàn)員講了嗎?解釋了嗎?”“我們不僅傳達了中央的決定,而且做了大量說服解釋工作,大部分同志的思想問題解決了,但仍有部分干部、戰(zhàn)士仍想不通?!迸硌髌届o地回答,并將話鋒一轉:“還有一個問題,不過這純粹是對您個人的。即關于照相問題,大家都有意見,問為什么您只和一軍團的同志合影,而不和三軍團的同志合影?”“這是山頭主義!完全的山頭主義!”毛澤東猛拍桌子,沉下臉來。“不對,有山頭,但沒有主義!”彭雪楓也把桌子一拍?!澳呛?,今天我要聽聽你關于有山頭,沒有主義的高論?!泵珴蓶|手指彭雪楓。“1927年,您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了井岡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村根據(jù)地,同時,這也是我黨建立的第一個山頭。以后,全國各地建立了一批大大小小根據(jù)地,每一塊根據(jù)地都是一個山頭。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終匯成了一個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山頭。就國共兩黨而言,我們既有‘山頭’也有‘主義’,那就是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就各個根據(jù)地而言,則沒有各自的‘主義’。它們只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組成部分。這些兄弟單位、部門之間有時也會有利益之爭,充其量不過是單位‘主義’、部門‘主義’,而不應該叫‘山頭主義’?!薄澳阒v得有道理,也可能你是對的,但有些問題我需要再考慮考慮?!泵珴蓶|一面傾聽,一面思考。通過這場爭論,毛澤東對彭雪楓敢講真話、實話,敢于堅持原則的高尚品質有了進一步了解,不僅沒有記恨,而且還屢屢委以重任。
正因為如此,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曾共同給彭雪楓題寫挽詞,稱:“二十年艱難事業(yè),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里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