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東
摘 要:威廉·華茲華斯與陶潛在作品風格和文學思想上既有共同之處又有明顯的區(qū)別。這源自他們的生活觀念與所處的時代以及社會文化背景和人生閱歷的不同, 是他們批判社會的獨特方式。
關鍵詞:威廉·華茲華斯;陶潛;作品風格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4--01
在世界文學發(fā)展史上,東西方文學詩壇先后出現(xiàn)了兩位與眾不同的詩人,一位是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人陶潛,另一位則是英國“湖畔派”代表詩人威廉·華茲華斯。華茲華斯熱愛自然秀麗的風光,陶潛寄情于美麗的山水田園,他們清雅脫俗的詩風雖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各具特點,逾越時空,相映生輝,細細品讀,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東晉大詩人、辭賦家陶潛(公元352-427年)素有“救濟天下蒼生”的凌云壯志,但是在腐朽黑暗社會的門閥制度下, 他無法實現(xiàn)濟世報國的愿望,在十余年動蕩的官宦生活中,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場的黑暗,不愿意跟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在老子莊子思想和隱居不仕、遁匿山林風尚習氣盛行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于是萌生了退隱山林的意愿,再加上陶潛以前就喜愛戀慕大自然, 那綠柳垂蔭,金菊生香, 麥菽蔥蔥, 蒼翠欲滴的山水田園美景陶冶了他高尚的性情,使他更加超脫世俗, 厭惡官場。19世紀英國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威廉·華茲華斯(公元1770-1850年)不只癡迷于湖畔旖旎的自然風光, 更對那里保存完好的宗法制的農村風情習俗大為欣賞, 因為那里不但遠離工業(yè)革命的喧囂繁雜,而且保留著一種近乎原始的寧靜。威廉·華茲華斯受到法國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盧梭(公元1712-1778年)“回歸自然”思想的陶染,對在工業(yè)革命后英國社會發(fā)生的急速變化十分反感,而自然世界則是工業(yè)文明尚未污染的地方,因此,他希望通過描繪自然世界中的風光和事物,來喚起人類簡單樸素、自然純真、向往自由的感情, 來拯救被工業(yè)革命所毒化的人性。他是人性的最堅強的支持者、維護者和保護者,他所到之處都播灑下人的愛和情誼。
威廉·華茲華斯的湖畔詩和陶潛的山水田園詩,都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格調恬靜悠然,創(chuàng)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且都批判了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表達了內心對現(xiàn)實的不滿,借以表達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流露出接近自然并探討人生意義的宿愿。他們喜愛大自然,厭惡冷酷的金錢關系,將身心寄情于自然山水,在描寫貧民事物、自然風光中寓有深意,寄予著人生探索和自我反思的哲學思維,他們遁跡于山水的自然崇拜雖然不屬于積極入世, 但他們這種獨特的反抗形式是值得肯定的。
威廉·華茲華斯與陶潛都對自己所生活的社會持批判的態(tài)度,在文學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作上都開創(chuàng)了一代新風而獨領風騷。東晉時期(公元317-420年),士族門閥清雅的談論玄學問題析理問難的風尚習氣一天比一天厲害,冥想玄思使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陷入了困境,文學作品的內容嚴重地與現(xiàn)實脫離,毫無社會基礎可言,失去了文學藝術的生動性與形象性,直至陶潛返璞歸真見天然的詩篇橫空出世, 才給虛無的文學詩壇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詩作,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風氣。由他開創(chuàng)的一種嶄新境界的山水田園詩體,革命性地影響了古典詩歌,使古典詩歌呈現(xiàn)出嶄新的面貌,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華茲華斯在詩學體裁方面,則實現(xiàn)了劃時代的革新,他主張發(fā)展弘揚民間傳統(tǒng)詩歌的藝術特色,認為寫詩應當避免使用陳舊的語言辭藻,而是應該采用民間平常而又生動活潑的真實語言。華茲華斯認為這種語言更加淳樸有力,采用這種語言表達出的思想與情感都顯得很單純自然、樸實無華,而無半點做作的姿態(tài),這同陶潛的詩學創(chuàng)作風格不約而同。
陶潛和威廉·華茲華斯,一位是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一位是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們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并以神奇靜謐而又富有靈氣的大自然為他們創(chuàng)作詩篇的靈魂所在,用一支神來之筆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絕美詩篇,帶領人們在包容萬物的自然田園中尋覓精神的瑰寶,給全世界人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由于兩人生活前期都經(jīng)歷了一些世事,對人生有了悟明徹的心境,陶潛與威廉·華茲華斯對于各自所熱愛的自然發(fā)出了異口同聲的吟唱,他們作為具有不同文化特質的詩人,內心深處又有著別樣的情懷。分析、比較、探討他們詩作的異同,有利于進一步深入研究東西方文學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