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最早授銜的57位上將中,有一位國民黨軍的起義將領,那就是第69軍軍長董其武。他戎馬一生,在抗戰(zhàn)中功勛卓著,于1949年起義實現(xiàn)了毛澤東提出的“綏遠方式”。董其武從國民黨上將到共產黨上將再到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并終在鄧小平的關懷下,于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北伐“鐵軍”,投效傅作義
董其武,1899年出生于山西省河津縣固鎮(zhèn)村北街董家巷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董其武少年時期追求“富國強兵”理想,棄筆從戎;北伐戰(zhàn)爭,轉戰(zhàn)豫皖,屢立戰(zhàn)功。1926年夏,董其武幾經周折參加了號稱“鐵軍”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后任該軍北伐少校支隊長(相當于團長編制)。打下信陽后,第四軍被調回武漢,先遣縱隊又奉命沿江東下,攻克了巢縣、合肥、霍丘、穎上、阜陽及六安等地,董其武也改任營長,不久又升任中校副團長。
1928年,“寧漢合流”后,董其武聽說傅作義在天津接任警備司令,正在擴編軍隊,于是投到了傅作義麾下。董其武踏踏實實,從底層做起,他嚴守軍紀、埋頭苦干,跟隨傅作義出生入死,參加了多次戰(zhàn)斗,很快就被提升為少校參謀、聯(lián)絡參謀等職。
抗日民族戰(zhàn)爭,他民族大義凜然,身經百戰(zhàn),戰(zhàn)果輝煌,被譽為“抗日民族英雄”,歷任218旅少將旅長、35軍軍長、第12戰(zhàn)區(qū)政治部主任兼晉陜綏邊區(qū)副總司令、國民黨綏遠省政府主席兼綏遠省保安司令、西北軍政長官公署上將副長官等職。
1947年6月,蔣介石為了收買人心,授予董其武上將軍銜。然而此時的董其武已對腐敗透頂?shù)膰顸h政權完全失望,同老上司傅作義私下商量應另找出路,他從內心不愿接受和對外宣稱這個軍銜。
積極抗戰(zhàn),響應毛澤東的“綏遠方式”
1948年冬,中共發(fā)起了平津戰(zhàn)役,董其武密切關注著時局的發(fā)展。1949年1月21日,傅作義宣布北平和平解放。董其武在歸綏從收音機里聽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時,又驚又喜,同時又令他感到疑惑:“綏遠屬傅作義起家的地方,為什么《關于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初步協(xié)議》上對綏遠只字未提?”他馬上給北平傅作義處打電話,要求派飛機接他去北平。1月22日,董其武飛抵北平后,直接到中南海居仁堂見傅作義。董其武表示:“就是拼3個死、4個死,我也要追隨您走和平之路。”傅作義贊許地說:“綏遠問題,等我到西柏坡見了毛主席,再做安排?!苯涍^這次談話,綏遠的去向基本上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通過什么方式達到目的問題了。
董其武一回到綏遠,就暗中為起義做準備工作。為了盡力遏制那些搗亂分子的破壞活動,取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的勝利,董其武決定首先安定部隊情緒,然后進行思想說服,使官兵思想認識趨于一致,逐漸引導到和平道路上來。
毛澤東對綏遠局勢也高度關注,1949年2月22日,傅作義到西柏坡同毛澤東等人進行了重要的談話,當傅作義問毛澤東綏遠問題如何解決時,毛澤東表示:“綏遠問題,用‘綏遠方式’解決?!备底髁x好奇地問:“什么叫‘綏遠方式’?”毛澤東不慌不忙地說:“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綏遠就不用兵了。先劃個停戰(zhàn)協(xié)定線,讓董其武主席慢慢做好他內部工作。另一方面派個聯(lián)絡組,把鐵軌接通了,貿易起來,在他認為適宜的時候舉行起義?!?/p>
董其武得知中共的“綏遠方式”后激動萬分地說:“有了‘綏遠方式’,我們的和平起義就有了明確的指針和方向,心中就有了底,感謝毛主席對綏遠將士的寬厚。”1949年9月19日,“綏遠和平起義通電簽字儀式”在鹿城包頭舉行,董其武等37人依次簽了名,正式宣告脫離國民黨反動派。此后,10萬綏遠大軍在共產黨領導下,參加了全國解放戰(zhàn)爭。
馳騁朝鮮戰(zhàn)場,榮獲朝鮮自由獨立二級勛章
1950年11月上旬,董其武向中央報告,希望原綏遠起義部隊赴朝鮮參戰(zhàn),得到批準。12月1日,綏遠起義部隊組建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3兵團,董其武任司令員,下轄第36軍、37軍、騎兵第4師,歸華北軍區(qū)建制,隨時準備入朝作戰(zhàn)。1951年9月1日,毛澤東親自簽發(fā)《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命令董其武率領志愿軍入朝,主要任務是修建泰川、院里、南市3個飛機場,并擔負后方警戒。9月9日深夜,董其武率領的兵團戰(zhàn)士趕到遼寧省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聽取了志愿軍司令部指示,在2至3個月內,完成修建3個機場的光榮任務。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日成發(fā)來感謝信、并授予董其武等6人自由獨立二級勛章,整個23兵團6000余人立功受獎,抗美援朝結束后,第23兵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陸軍第69軍,董其武任軍長。
毛澤東:“董其武不可不授上將軍銜”
1955年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將軍授銜方案下發(fā)后,董其武被授予陸軍上將軍銜。在討論研究時,軍以上干部都同意董其武為上將軍銜,可董其武自己則認為定得太高,就寫了一封信,托楊成武交給毛澤東,他在信中說:“在預授上將的名單中,共有3名起義將領,除了我之外,還有新疆起義將領陶峙岳和湖南起義將領陳明仁。對于他們兩人我不便說什么,僅就我個人而言,起義前只是中將軍銜,起義后能保持原職原銜,我就已經很感激黨和毛主席了,沒有任何理由再為我晉升軍銜……況且,許多建黨、建軍初期就參加革命的老戰(zhàn)將、名將,只授予中將、少將……”
董其武的請求首先就沒有通過楊成武這一關??戳诵藕?,楊成武對他說:“你參加抗戰(zhàn)12年,我們只參加了8年,你的綏遠起義貢獻,我們無法相比,你還參加抗美援朝,功不可沒……”
毛澤東看完信后,果然堅決不同意董其武要求降為中將的要求。毛澤東讓楊成武轉告董其武:“他是有名的起義將領,根據(jù)功勞、貢獻與資歷,應該授上將軍銜,誰有意見也不能降低,這是黨的政策。但是你楊成武不同,你是共產黨員,是可授可不授上將軍銜的,而董其武則是不可不授上將軍銜的!”1955年9月底,周恩來在國務院禮堂親授董其武上將軍銜,毛澤東在懷仁堂親授董其武一級解放勛章。
從1950年至1980年,董其武3次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負責人專程來到他家,對他說:“過去你雖然沒有履行入黨手續(xù),但早已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了?!倍湮渎牶笫指袆印?982年,董其武覺得自己年事已高,身體欠佳,于是第4次向黨組織提出申請,堅決要求入黨。1982年12月13日,北京軍區(qū)司令員秦基偉向董其武宣布:“鄧小平主席親自批準你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23日,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顏金生在北京軍區(qū)黨委會議室向董其武宣布:“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批準董其武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黨齡從1980年1月24日支部大會討論通過之日起計算。”83歲的董其武聽到這一特大喜訊后,感慨道:“我終于有了光榮的歸宿?!睘榱吮磉_激動的心情,他寫了兩句話:“聞道雖晚志不衰,甘將余生獻人民”,并賦詩一首《入黨感懷》:
欣逢盛世開太平,愿為蒼生獻此生。
行見華夏樂小康,更期世界躋大同。
1989年3月3日,董其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摘自《黨史博采》2013年7月23日,張彥臺、袁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