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某工程施工作為實際案例,針對復雜地質環(huán)境下水庫壩基開挖施工的難點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具體的應對方案,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水庫壩基開挖;施工難點;應對措施
一、工程概況
某水庫修建工程,正常蓄水位49.4m,總庫容4018萬m3,主要由一座主壩、兩座副壩、溢洪道及輸水隧洞組成,壩型均為土石分區(qū)壩,主壩最大壩高66m。大壩基坑總開挖量170萬m3,壩體總填筑量700萬m3。其中主壩基坑淤泥開挖量120萬m3,淤泥層平均含水量62.38%,最高達92.8%,顯軟塑一流塑狀,地質情況復雜;開挖面積136000m2,土方量130萬m3,最大開挖深度達-14.7m,主壩壩體填筑量430萬m3。本文主要對該大壩基坑開挖施工的難點與應對措施進行探討,以供類似工程參考。
二、基坑開挖施工的難點及應對措施
1 施工難點
施工難點大致包括:其一,基坑河谷形似“U”,開挖出渣工作面的安設難度大,工作出渣有多個,出渣道路車流量相當大;其二,淤泥層開挖深度最大達16m,局部帶有貝殼粉細砂層,因淤泥層含水量大,在開挖過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其三,河床基坑淤泥層深槽的走向為從上游到下游,基坑開挖之后的上下游的邊坡最大值是16m,基坑開挖施工工作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基坑上下游邊坡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產(chǎn)生影響;其四,施工工期短、緊張,主壩基坑開挖是核心線路工期,也是該工程進度控制中控制難度最高的一道工序。
2 應對措施
1)下基坑道路的設置:大壩基坑開挖比較深,深度值最大區(qū)域達到了16m,怎樣設置排水設施、建立通暢的開挖道路是基坑施工的重要所在。依照前期施工狀況與施工經(jīng)驗,施工道路布置可參考下圖1、圖2。
①大壩基坑地表高程一般在0.5m一1.0m之間,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情況,考慮在大壩左、右岸靠近山邊布置2條主干道,路寬12m,高程1.0m左右,滿足基坑開挖機械運行,為大壩上下游交通提供有力保證。
②利用上、下游圍堰及左、右岸主干道將基坑施工區(qū)形成閉合區(qū)域,沿上、下游圍堰及左、右岸施工道路交匯的四個點布置四條下基坑道路,路寬9.0m路基必須為原始土層,坡度按照9%考慮,根據(jù)開挖深度逐步加長,方向基本平行于左、右岸主干道。開挖至-9.0m深度時,左、右兩條道路各自聯(lián)通,與左、右岸主干道形成兩條環(huán)狀閉合施工道路,為下一步大面積開挖提供便利。
③結合設計圖紙與前期開挖工作過程中所積累的施工經(jīng)驗,采取分層開挖的方式針對大壩基坑開展施工工作,依據(jù)-2.5m、-6.0m、-9.5m進行分層開挖,有效保證在下一層開挖前此層之上的淤泥能開挖完畢,同時,將開挖層高控制到大概3m,同時,從-2.5m、-6.0m、-9.5m逐步降低基坑開挖面貌,禁止違背施工方案胡亂施工的情況發(fā)生。
④將臨時道路安設于-2.5m、-6.0m、-9.5m層面,臨時道路分別和下基坑中的四條道路相連,其之間的艱巨也應嚴格遵守施工設備高效出渣的原則,兩個臨時道路中心間距應以24m為宜,路面寬度是9m,石渣鋪筑的厚度可考慮設置成1.5m。
⑤基坑采用自上而下開挖形成一9.5m高程基面后,基坑護腳支護河堤采用“拋石擠淤法”進行施工,先從左右岸拋“堅硬塊石”于上下游坡腳處,鋪填厚度根據(jù)實際情況可控制在1-2m范圍,鋪填寬度按10m考慮,垂直下擠并采用20t以上振動碾逐層碾壓,當填筑體下的淤泥被強制擠向兩側,向上翻涌和隆起時及時清運翻涌淤泥至棄渣場。
2)施工排水
①在開挖區(qū)域附近安設截排水溝或者排水槽,尤其是在下游面與上游面,以免外來水轉入到開挖作業(yè)面。
②在主要施工道路開展排水工作,順著出渣主干道路內側安設排水溝,排水溝產(chǎn)生健全的排水系統(tǒng),分層安設積水坑,集中抽排水。
③基于各層開挖時逐步產(chǎn)生的開挖面,安設積水坑,有效確保工作面滲透水或者雨水可自動地流入至積水坑中,在坑內安設泥漿泵或者潛水泵抽水。
3)開挖施工作業(yè)流程
開挖施工作業(yè)按如下流程進行:主干出渣道路形成~臨時施工道路(馬道)填石渣~工作面淤泥開挖~裝渣、出渣~臨時道路(馬道)進占~石渣鋪筑~工作面淤泥開挖出渣~下一工作循環(huán)臨時道路進占且石渣沉降穩(wěn)定后,挖掘機開始左右及前方三個工作面的淤泥開挖工作,邊開挖出渣邊進行前方石渣鋪筑,必須保證道路寬度9m,雙車道要求。
由于淤泥的含水率相當高,在施工工作面進占時容易出現(xiàn)因淤泥被擾動而引起的坡面整體順層滑動,為保證工作面的人員、設備的安全,在每個施工作業(yè)面安排專人進行安全巡查,防止安全發(fā)生事故。
4)-9.5m高程基坑護腳支護河堤施工
①上游基坑坡腳開挖支護施工。在形成-9.5m高程基面后,采用擠淤法進行開挖,先拋填大于0.5m的塊石于上游坡腳處,鋪填厚度根據(jù)實際情況在1一2m左右,鋪填寬度為10m,采用20t振動碾垂直下擠,當碾壓層面沉降穩(wěn)定后,從拋石邊緣開挖淤泥,開挖深度2.0m,寬大于80m,再拋填塊石(10m寬)并采用振動碾碾壓至沉降穩(wěn)定后,開挖至-13.3m高程,寬度大于30m,并盡快填風化石至-9.5m高程,形成寬30m的堆(拋)石河堤支護。
②下游基坑坡腳開挖支護施工。在形成-9.5m高程基面后,采用擠淤法進行開挖,先拋填大于0.5m的塊石于下游坡腳處,鋪填厚度根據(jù)實際情況在1一2m左右,鋪填寬度為10m,采用20t振動碾垂直下擠,當碾壓層面沉降穩(wěn)定后,從拋石邊緣開挖淤泥,開挖深度2.0m,完成-11.5m高程以上淤泥開挖;再在-11.5m平臺分2次拋填塊石(10m寬)并采用振動碾碾壓至沉降穩(wěn)定后,爭取一次擠淤至設計持力層,然后開挖至-14.7m高程,寬度大于30m,并盡快填風化石至-9.5m高程,形成寬30m的堆(拋)石河堤支護。
5)低于-9.5m高程的淤泥開挖施工
在形成-9.5m高程河堤以后,可考慮運用封閉式開挖手段開挖出-9.5m高程內基坑淤泥,并同步應用風化石促使基坑護腳支護河堤加固,堤中淤泥可考慮運用分層開挖曾,確保分層的厚度不超過3m。由-9.5m到基坑設計基底開挖高程,深度值處于3至5.2m的范圍內,上游結合具體起情況可分兩層進行開挖,依據(jù)實際情況下層可分三層進行開挖,從-9.5至11.5m為一層開挖,從-11.5m至-13.3m為一層開挖,從13.3m至14.7m為一層開挖。
6)主要設備配置分析
根據(jù)工程進度計劃和開挖強度的要求,布置基坑開挖臨時道路,考慮一個出渣點布置一臺挖掘機,共安排14臺挖掘機用于基坑淤泥出渣,型號為PC200/8臺、CAT330/4臺、CAT330BL/2臺。另外考慮安排2臺PC200挖掘機挖裝石渣及塊石用于工作面鋪筑。挖掘機總量16臺??紤]安排振動碾和推土機各兩臺用于道路及馬道鋪設和碾壓施工。
大壩下游棄碴場是主壩淤泥棄渣的主渣場,其與大壩基坑之間相距1.1公里,基坑的所有出渣點每臺挖掘機配置4至5輛20噸的自卸汽車,總共配備了70臺自卸汽車。
結語
在該工程施工階段,由于寒潮的影響,降雨頻繁,汽車出渣難度大,因高含水量壩基會增加淤泥開挖施工難度,因此在此方面展開了具體地研究,運用拋石擠淤固坡、抽槽降水、河堤固坡腳等諸多開挖新工藝,促使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題得到妥善地處理,給壩體填筑、壩基處理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從而有效確保工程主壩的安全施工。
參考文獻:
[1] 侯松柏.淺析基坑開挖工藝流程及施工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15)
[2] 崔明杰.淺析水利工程中壩基開挖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