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綜合性系統(tǒng)工程,要始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根植于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中。當代大學生是高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具有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高校在當代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創(chuàng)設校園環(huán)境熏陶、結合實踐活動磨煉等措施,努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入腦、入心、入行。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想政治教育 "校園文化 "社會實踐
[作者簡介]郭曉波(1981- ),男,河北邯鄲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組織部組干科副科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王華彪(1973- ),男,湖北漢川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組織部副部長,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黨建和文化產業(yè);姚路明(1984- ),女,河北張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學院人事處,館員,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管理。(河北 "張家口 "07502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實現‘中國夢’愿景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項目批準號:HB14MK023)、2015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服務于新常態(tài)下京津冀一體發(fā)展勝任力培養(yǎng)的實踐育人體系研究”(課題編號:2015030362)和2015年河北省高等學??茖W研究計劃項目“提升勝任力視角下‘政行企校社五位一體’實踐教學育人體系研究”(課題編號:GH15103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01-0046-0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在新時期的理論創(chuàng)新,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凝聚了人民的智慧,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是指導青年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指針,是激勵大學生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動力,為大學生提升修養(yǎng)、鍛煉品質、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動力。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青年大學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追求,必須教育傳承,齊心協(xié)力,多方參與,多法并舉,形成“多位一體”的培育踐行格局,使廣大青年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夯實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基礎
在全面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進程中,受“四個多樣化”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加之西方敵對勢力不斷加劇對我國的“西化”“分化”,一些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追求發(fā)生了偏移,大學生個人進步、求職、入黨功利性色彩比較明顯,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科學發(fā)展觀的積極推動者、“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的意識有所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決大學生的現實思想問題,應緊緊圍繞影響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形成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把教育抓實,抓活,抓牢,抓出成效。
(一)在對照標準、查找差距上下功夫
標準是指引人們前行的指南,是約束人們行為的規(guī)則,是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標尺?!案粡姟⒚裰?、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24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新概括和總結。當代大學生在投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征程中,應將這24字爛熟于心,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為防止個別大學生出現自我感覺良好、走形式、走過場的問題,要注重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通過黨團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等形式,采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24字標準和要求,認真檢查個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原因并積極改正。同時,要積極適應高校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緊跟職責使命需要,著眼長遠發(fā)展,認真研究制定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長遠目標、階段目標和當前目標,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具體建設措施和辦法,使每位大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
(二)在加強教育、明辨是非上下功夫
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時代使命、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項重大教育”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內容,要堅持把“四項重大教育”作為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點。要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信念,確立信黨、愛黨、跟黨、入黨、建黨的“黨魂”意識;通過民族精神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把忠心獻給祖國、把愛心獻給社會、把紅心獻給組織、把關心獻給他人的責任意識;通過改革創(chuàng)新的使命教育,增強大學生的憂患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責任意識、緊迫意識、成長意識,激發(fā)大學生立足本職崗位的學習工作熱情,樹立崇尚榮譽、不辱使命、創(chuàng)新成長、奉獻社會的堅定信念;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知榮辱、辨善惡、明事理、強素質的道德風范。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大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學生守則,滲透到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活動為載體,形成人人遵守、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在活用載體、凝心聚氣上下功夫
一是堅持“大講堂”深學。以“校園大講堂”為平臺,邀請各高校知名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提升大學生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自覺、認同責任和踐行習慣。二是堅持“小載體”融學。通過編撰發(fā)行《大學生文明公約》《經典讀本》等,讓其成為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幫手”,并在教室、食堂、圖書館、公寓樓、學校附近公交站等地設置《文明公約》宣傳牌,印制各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海報。三是堅持“多媒體”助學。要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通過多種實踐性教學手段,運用聲形兼?zhèn)?、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四是堅持“節(jié)假日”感學。例如,在建黨節(jié)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黨的堅強領導是戰(zhàn)勝任何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從而堅定他們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增強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創(chuàng)設校園環(huán)境熏陶,營造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
培育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僅需要長期教育引導,還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能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受熏陶,具有陶冶情操、激勵斗志、銳意創(chuàng)新、鑄魂利劍等功能。因此,必須注重環(huán)境在培育大學生核心價值觀中的特殊作用。
(一)建設好校園“硬環(huán)境”
高校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文化建設的有關精神,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注重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沒,完善榮譽館(室)建設,在校園重要場所懸掛、張貼英模畫像,布置標語口號,建立功能比較齊全、完備的文化活動場所,修建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長廊,搭建現代化網絡平臺,辦好校園廣播、無線電臺,應用微博、微信,形成“校園處處是課堂”的良好環(huán)境,使大學生時刻受到健康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的感染和熏陶。深入開展“書香飄校園”讀書競賽活動,大力倡導文明禮儀之風、讀書之風、勤儉節(jié)約之風。通過舉辦“圖書漂流”“百部經典接力誦讀”等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倡導全民閱讀,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中國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濃厚學習氛圍。
(二)利用好文化“軟實力”
組織大學生學習“三史”,即黨史、地方史和校史,使大學生深切感悟黨的氣勢恢宏的革命歷程、地方燦爛悠久的文化魅力和學校發(fā)展的歷程,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愛黨情懷,培養(yǎng)愛國精神,樹立愛校品質,激發(fā)大學生成長成才、報效祖國的熱情,切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組織大學生到榮譽室、烈士陵園、紀念館等場所參觀,使大學生聆聽無數革命先烈精忠報國的感人事跡,從中受到心靈洗禮。同時,還可以通過組織開展文藝演唱、讀書演講、影視欣賞、體育競賽等健康向上的主題文化活動,使廣大學生在寓教于樂中受教育,勵斗志;通過組織入黨宣誓儀式、升國旗儀式、授學位儀式等活動,增強大學生“把忠心獻給祖國,把愛心獻給社會,把關心獻給他人,把孝心獻給父母,把恒心獻給學習,把責任心留給自己”的光榮感、自豪感和責任感。
(三)宣傳好高?!昂玫湫汀?/p>
先進典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具有影響感染、示范引領的作用。要大力倡導文明乘車、文明行車、文明停車、文明出行、文明聽課、文明觀演、文明觀賽、文明就餐等特色載體活動。高校相關職能部門要適時組織開展“及時雨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以及“月評校園雷鋒”推薦評選宣傳活動,營造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頌美德的校園氛圍。要結合在大學生中開展的“愛黨、敬黨、信黨、跟黨、入黨、建黨”黨建活動,大力培育、發(fā)現、宣揚、激勵典型,要深入開展 “學走做”(學英模事跡,走英模道路,做英模傳人)活動,尤其是要在大學生身邊大力挖掘、宣揚模范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典型人物,表彰先進典型,廣泛開展“學雷鋒樹新風”“爭當學習的示范員、學風的監(jiān)督員、生活的服務員、工作的聯(lián)系員、老師的助理員”等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自覺學典型、當標桿,形成奮發(fā)向上、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濃厚氛圍。
三、結合社會實踐磨煉,創(chuàng)建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平臺
培育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巨大的責任問題,更是一個需要實踐的現實問題。理論是機頭,實踐是機身,個人信念和環(huán)境風氣是兩翼,要提高飛機的性能和飛行高度,必須做到機頭、機身和兩翼的協(xié)調,堅持做到知、信、行的統(tǒng)一,把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貫穿到高校各項工作的始終,融入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核心價值觀建設創(chuàng)設一個實踐平臺。
(一)日常習慣養(yǎng)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離不開平時的點滴養(yǎng)成,需要融入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點滴做起,持之以恒,在長期堅持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因此,要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高校日常管理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大學生自覺遠離法律的高壓線,劃清道德的情感線,把握積極上進的原則線,嚴格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校園的規(guī)章制度,養(yǎng)成遵規(guī)守矩的良好習慣;在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家庭與社會、局部與全局的利益關系中,培養(yǎng)熱愛集體、大公無私、樂于助人、甘愿奉獻的崇高品質;在參加各類評比、競賽、比賽中,強化榮譽觀,自覺珍惜榮譽,積極維護榮譽,努力爭取榮譽,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誠崇尚者、積極傳播者和引領實踐者。
(二)強化意識踐行
崗位是實現人生價值、踐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好平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要求融入具體的學習、生活和崗位實踐中,使其轉化為鉆研學習、愛崗敬業(yè)的實際行動,轉化為銳意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轉化為踏入社會后履職盡責、勝任本職的能力素質。要牢固樹立進取思想,立足現在,銳意進取,主動作為,強化從點滴做起的習慣意識。要落實到日常養(yǎng)成中,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身做人的準則,用高標準衡量自己,用嚴要求規(guī)范自己,不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模范,嚴格遵守社會法律法規(guī)和大學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三)加強修養(yǎng)磨煉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是理論問題,又是實踐問題,不僅要在學習理解上下功夫,更要在自覺踐行上見成效。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平時的工作、學習、生活中,要立言立行,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人生觀,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澄清模糊認識,提升思想境界,升華道德情操,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永葆黨員的本色,保持本質,守住做人的本分。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不斷加深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升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求大學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還要求大學生具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嚴格正規(guī)的軍訓和日常管理,既有鍛造過硬身心素質的巨大作用,也有磨礪思想品質、意志作風的潛在教育功能。
(四)加強社會實踐
高校應將社會實踐、教學實踐、生產實踐、參觀實習、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活動滲透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方面面,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情操修養(yǎng),使大學生率先垂范、躬身踐行,發(fā)揮好示范引領作用。高校要強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服務社會的緊迫意識,要把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服務社會作為高校發(fā)展的“靈魂工程”和推進高校完成“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服務社會”三大歷史任務的“固本工程”。通過舉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朗誦大賽、暑期實踐等活動,進一步加深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2014年暑假,河北建筑工程學院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開展“服務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雙服務”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張家口5個區(qū)縣十余個鄉(xiāng)村繪制墻繪“新農村風貌”“中國夢”等文化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近2000平方米,不僅扮靚了村莊,成為鄉(xiāng)村—景,還向群眾很好地宣傳了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潛移默化中轉變著村民的思想觀念,為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貢獻了力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光明日報,2013-12-14.
[2]王華彪,賈紹寧,林青.高校教師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策措施[J].教育與職業(yè),2015(5).
[3]王瑞.河北省在京津冀一體化中的人才培養(yǎng)戰(zhàn)略[J].經營管理者,2014(33).
[4]張海燕,黃尚峰,王華彪.對高校借助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12(14).
[5]田永靜,陳樹文.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效途徑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