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家在外工作,每年只有一次回家的機會,總想借著過年多給父母些錢。但在錢的數(shù)額上,我和妻子發(fā)生了分歧,她覺得我們過得也不寬裕,表個心意就行了。但我覺得,一年就回一次,應(yīng)該多給些。我們倆為此大吵了一架,甚至還冷戰(zhàn)了好幾天。我該怎么辦?需要去說服她嗎?
排在夫妻吵架原因前三名的分別為:家務(wù)分配、子女教育和對待各自父母的分歧。可見,你們因為給父母多少錢吵架絕非個例,屬于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
如果你們事先知道這一常識,理想的狀況是,在婚前就對這些重要議題進行商議,以達成一致,避免婚后吵架冷戰(zhàn)。不過,真能事先理性商議的夫妻恐怕寥寥無幾。
其實,這類事情常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感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和辛苦操勞,而你妻子考慮你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并不富裕,應(yīng)該也絕非虛言吧?兩人都有合情合理的地方。
面對此種情境,我的建議是:1.既然吵架解決不了問題,就不要繼續(xù)使用無效的解決方法了。2.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夫妻都不要輕易冷戰(zhàn)。冷戰(zhàn)會使心中的積怨越結(jié)越多,最傷夫妻感情,而且問題仍然擱置在那里沒有解決。3.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用好的規(guī)則約束雙方,也就是說,你想給自己父母多少錢,你就給岳父母多少錢;同理,你妻子覺得應(yīng)該給自己父母多少錢,她就孝敬公婆多少錢。其中的原理是:若你不想虧待自己的父母,那你就不能虧待對方父母;否則你給對方父母少了,對方必然給你父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