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懷著一腔熱情,放棄了在大城市任教的機會,主動申請到邊遠的山村支教。起因是畢業(yè)前夕我無意中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報道了一所無人任教的山村小學,其中還配了一張圖片——一群天真無邪、渴慕讀書的山區(qū)孩子傷心地遙望著遠方。看后,我熱淚盈眶,熱血沸騰,遂作出了一個令同學和家人都十分費解的決定——去山區(qū)支教。
當我來到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破敗不堪的學校時,一下子后悔了,后悔自己不該一時沖動來到這個連鳥也不愿下蛋的地方。但后悔歸后悔,文件已經下達,我只得無可奈何地面對現實。那時有一個規(guī)定,支教的年限必須達到兩年以上方可調動,如果中途離開,其他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不接收。
盡管有諸多的不如意,但也有不少令我心馳神往的東西。比如淳樸的民風,熱情好客的百姓,勤奮好學的孩子,還有風景如畫的自然環(huán)境……這些很快就讓我忘卻了剛來時的失落與不快。
這天我如往常一樣來到教室為孩子們上課,上了十多分鐘,發(fā)現這節(jié)課的氣氛有些不對頭,一些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孩子的神情焦慮,一些孩子欲言又止。當我從教室后面的過道走向講臺時,感覺有人站在我的后面。起初我并不在意,后來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我終于忍不住回頭看了看,果然有一個孩子站在我的后面,他極力地想馬上回到座位上坐好,但已經來不及了。為了不影響課堂,我沒有處罰他,而是示意他認真聽課,不要開小差。我上課一向不喜歡呆在講臺上,喜歡在教室過道里走來走去,隨后我發(fā)現只要我從后面走上來,總有學生悄悄地站在我的后面。我疑惑不解,這節(jié)課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平常本本分分的孩子們一下變得調皮搗蛋了呢?那節(jié)課我發(fā)了很大的火,這也是我第一次對孩子們發(fā)脾氣,面對我的責罵,孩子們都低頭沉默著。
下課了,我怒氣沖沖地走出教室,這時我仍然發(fā)現有不少的學生緊緊地跟在我的后面,我問他們有什么事嗎?他們搖搖頭,嘿嘿地笑著,卻不回答。一直到了我的宿舍門口(山區(qū)的辦公條件差,沒有辦公室,下課后只能回自己的宿舍),孩子們才安心地轉身離去。
回到宿舍,我仔仔細細地回想著這節(jié)課的前前后后,終于明白了其中的緣故,不禁啞然失笑。原來問題出在我的褲子上,當天我穿了一條牛仔褲,屁股后面有兩個洞,那本來是一種流行的款式,但在這樣一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是沒有人知道的。孩子們誤以為我的褲子破了,為了不讓我出丑,也為了維護我在他們心目中的神圣與純潔,孩子們不動聲色地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我的 “丑陋”。
從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穿太時尚的服飾,怕因此而傷害到這群純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