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
不是每天都能遇見美麗的“雪滴花”破雪而出,也不是每日都能聞到紅口水仙的清香,即便如此,也要時刻做好準備邂逅美景的心情。現在就是種植的最好時節(jié),撒下心儀的種子,它們將在泥土里酣然入夢,在第一縷溫暖的地氣浮動時,悄悄抽芽,為你綻放最美滿的愿望之花。
雪滴花的名字最早出現于17世紀德國的文獻中,那時新流行的一種淚珠狀的耳環(huán)和該花的形狀相似,它因此得名“雪滴花”。不過,后來人們又將雪滴花和“新生”聯(lián)系起來。因為它原生于歐洲高加索地區(qū)的溫寒地帶,一般于早春三四月份萌發(fā)。雪滴花開,一般就預示著春天即將蘇醒。雪滴花的英文名是snow drop,意為“破雪而出”,這也是很動感的命名。
市場上大量出售的個頭渾圓、色澤鮮紅的櫻桃通常就是歐洲甜櫻桃了,也叫車厘子。早在公元前72年,羅馬的史官就記錄了從波斯帶回并栽培櫻桃的事兒。這種櫻桃的野生祖先遍布西亞到歐洲的廣大地區(qū),加上歐洲甜櫻桃的身板也不錯,較為緊實的果肉經得起長距離運輸的折騰,所以在商業(yè)化大生產的背景中,已逐步取代口感綿軟的中國櫻桃。
在希臘神話中,跟植物扯上關系的人一般都不太好命,通常是掛得冤枉,boss 們于心不忍于是給封個“花神”當。比如因為拒絕女神追求而被下咒,以致戀上自己的倒影溺水而亡的美少年那耳喀索斯,后來就變成了紅口水仙??紤]到紅口水仙是古希臘地區(qū)最常見的花,到底是先有花后有美少年,還是先有美少年后有花,成了無解的謎。
這種生長于海拔40~4000米灌叢、林緣或草地的植物,葉似狗的尾巴,又似月芽菜葉,梢軟而微尖,亦多紋脈。6月是狗筋蔓的開花期,到時漫山遍野的小白花隨風搖蕩,是野外攝影愛好者最喜歡抓拍的風景。狗筋蔓的葉子外用可消腫,內服可以消火去熱。臺灣著名的青草茶中,就有這味藥草。春末上火時來一杯,退火又溫暖人心。
麥藍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排水良好的土壤及向陽處,廣布于歐洲和亞洲。歐洲牧場里,麥藍菜是最常見的草本植物,因為它能提高乳牛產奶量,農夫常有意播下大量的麥藍菜種子。中國藥學家們則更進一步挖掘出麥藍菜在女性調經、促進分娩領域的超高功效,所以古代宮廷花園也會有意種植一些,專供妃子們使用。
如果早點知曉歐鼠李的霸道生長力,前南斯拉夫共和國估計也不會把它印在郵票上了。這種可以生存在各種質地的土壤中的植物,如今是令園林專家頗頭疼的對象。經由八哥、烏鴉、雪松鳥等鳥類的便便,歐鼠李可以輕易傳播開來,一旦落地生根就能迅速繁茂,然后侵占其他草木的生長空間。如果在自家花盆里小范圍種植,倒是不用你太操心的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