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棲
?
放過小魚,就是放過自己
廖棲
“撲通!”
一尾幼魚被丹麥的釣魚老人放生,想象著它在熟悉的水域中品嘗劫后余生的喜悅。我不由得哀嘆它慶幸得太早,它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不似老人這般善良。他們的目光正貪婪地汲取幼魚身上最后的生氣,他們的漁網正企圖打撈盡小魚身上微乎其微的利益。太多人類對經濟發(fā)展,物質享受的渴望已經超越了對那些手無寸鐵的生命應有的尊重——它們在劫難逃。因此,在生態(tài)日益失衡的今天,我衷心地呼吁人類能夠放過小魚,因為那就是放過自己。
記得一位社會學者曾說過,人類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已經終結了自然。從每一立方米的空氣,溫度計的每一次上升中都可以找到人類的欲求和習慣??墒?,人類恰恰也是自然萬物中的一部分。倘若自然被終結,那么人類的末日還會遠嗎?上帝給予人類思想與智慧;難道愿意看到人類憑借這份“天賦”蹂躪其他生靈嗎?難道我們不能秉持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中其他同胞嗎?
前不久,英國建筑公司為了保護一只正在孵卵的鵝媽媽和它的鵝蛋,不惜停工延期,并且貼心地在鵝蛋邊豎立警示牌。這則新聞令人倍感溫馨。因為它呼吁著:再多的利益也抵不過那些孕育中的小生命。丹麥老人將小魚放歸大海亦是如此。這種態(tài)度不僅是一種應有的對自然的敬意,更是為每一個生靈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舉措。
電影《阿凡達》中納美人失去他的賴以生存的家園——圣母之樹后痛心疾首的哭喊是在懺悔自己的罪過,我想,與其日后后悔,為什么不現在改變?
因此,我認為作為更有思辨力、行動力的生物,人類應當主動承擔使生態(tài)恢復平衡的責任。保護萬物延續(xù)的職能,放過小魚的深刻內涵便在于此?!胺胚^小魚”就是讓利益之車為正在生長的嫩草停駐,“放過小魚”就是讓貪婪之矢為羽翼未滿的小鳥折斷,“放過小魚”就是為我們自己乃至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富有生機的藍色星球。
面對自己曾經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行為,我們不能原諒自己,不能讓自己忘記這個過錯,更應該用它來警醒自己。讓自己警記:放過小魚,就是放過自己。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三中高二(3)班指導老師:鐘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