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勛
究竟什么樣的孩子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15歲:“玩游戲玩游戲,你就知道玩游戲!你看鄰居老張家的兒子!”
17歲:“你談什么戀愛?你看你們班李雷,學習成績那么好,也沒談戀愛!”
22歲:“看你找那個破工作!一個月幾千塊錢,你舅家老二一個月都兩萬多了!”
26歲:“讀書都讀傻了,連個女朋友都找不來,我們單位的小劉比你還小一歲,女朋友可漂亮了!”
這些話幾乎可以從90%的父母嘴里脫口而出,不假思索。他們口中的老張家兒子、李雷、舅家老二和小劉,有一個統(tǒng)稱:乖孩子。
換言之:“別人家的孩子?!彼麄兊墓残允牵捍髮W畢業(yè)前學業(yè)佳不談戀愛,大學畢業(yè)后工作贊對象速來。
@亭
身邊有一些小伙伴是我家爹娘口中的“乖孩子”,在生活中,我也一直在做著乖乖女的角色。
感覺有幾點:
1.循規(guī)蹈炬;
2.聽話懂事;
3.成績優(yōu)秀;
4.某個歲數(shù)之前好好讀書,小學中學大學成績優(yōu)秀,考取碩士博士;某個歲數(shù)之后找個好對象,談戀愛結婚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有車有房有存款。
所有的所有,別人眼中的“乖孩子”,就可能有以上的這些。但是我們是否愿意去成為“乖孩子”,是由我們自己去選擇的。每個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一樣的,你選擇去深造我選擇去打拼,從來就沒有乖與不乖,沒有對與錯,只有后悔與不后海。
每一件事做完了,我是會問自己一句:你后悔嗎?若回答不后悔,那我就可以心安了。別人去定義我的“乖與不乖”,那有什么意義呢?
所有事情都符合了父母的期望,走在一條可以復制粘貼的道路,過著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或許,這就是一個“乖孩子”。
若你的人生是生活給別人看,那就是只有黑與白的人生;
若你的人生是生活給自己看,那就是有七彩繽紛的人生。
而我自己,可能是別人眼中的“乖乖女”,幸運的是,到了某一個階段之后,我還是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被賦予上“不乖”的名義。不乖,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我無海。因為沉痛過后,是我真正想要的。
雖然遲來了,但是它還是來了。感謝自己。
@悶騷的小獅子
讓我們想象一下雙十一過后的場景:萬箭齊發(fā)。
@達瓦利希熊
真有,美國曾經(jīng)試過。
1959年,美國郵政總監(jiān)阿瑟.薩莫菲爾德想改變火車運送信件的傳統(tǒng)方式,利用導彈這一新興事物,打造最快捷的郵遞系統(tǒng)。這個想法得到了美國海軍的支持。
過程是:首先郵件打包結實,裝到特制容器內,放入潛艇搭載的巡航導彈上,之后潛艇開向近海,向目的地發(fā)射導彈。
導彈發(fā)射成功,并在22分鐘后抵達目標地,等候在目標區(qū)域的郵局官員打開容器,然后將郵件送往最后的目的地。
但導彈快遞并沒有得到普及。一是工作環(huán)節(jié)過于復雜,投送快遞效率不高,不比用自行車投送郵件快多少;二是費用太高,一次投遞活動就要花費300萬美元,而當時美國國內郵件只需4美分;三是郵件包裝必須非常結實,因為導彈是高速飛向目標區(qū)域直接撞地,貴重郵件很有可能摔得七零八落。
古人為什么很少得許多現(xiàn)代疾?。?/p>
@熱氣球A4
癌癥、心臟病、腦血栓、高血壓或者糖尿病……
這些疾病無一例外都是老年病,中國古代平均壽命從來沒有超過35歲,真正能活到這些病發(fā)病年齡的人是少之又少。
此外,你覺得古代能確診哪一種疾???癌癥,不化驗不可能知道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額,不對,古代連細胞的概念都沒有,更別說癌變了。
糖尿病,古代人知道什么是糖么?別說糖,構成糖的C、H、O三個元素他們知道哪個?
至于高血壓就沒有必要談醫(yī)學和生物學了,讓我們談談物理學吧。
P=F/S。
那時候沒有牛頓,沒有帕斯卡,怎么可能有血壓呢?古人連這是怎么一回事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有記載呢?
最后,現(xiàn)代人因為久坐和伏案導致的類似于椎間盤突出之類的病癥,還有長期玩手機導致的眼疾之類的,古代人想得也沒有條件啊!
為什么《西游記》唐僧總被提議蒸著吃?
@MAOA
為了防止煮飯的妖精偷吃,蒸著吃出鍋時比較完整,可見大王們多雞賊。
@劉十九
其實不是妖精喜歡蒸著吃,別忘了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所思所想往往表現(xiàn)在他說的話和他所寫的文字里。
吳承恩生于淮安府山陽縣,也就是今天的淮安市淮安區(qū),一直到50多歲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在北京混跡了兩年,之后到浙江做了長興縣丞,不久又回老家?;旧?,他是在南方度過了一生。
而著名的淮揚菜,就發(fā)源于淮安、揚州一帶。這個菜系,注重鮮活,口味平和、清鮮,清蒸是淮揚菜的主要烹飪方法之一。吳承恩的口味,顯然跟他的生活息息相關。
只有蒸,才能保持頂級食材本來的“鮮肥”之味,得“天真”之趣,可以一口入魂。而唐僧,作為一個“白面胖和尚”,“生得嬌嫩”,又是鮮活,顯然只有蒸才能達到最高境界。
蒸,其實是吳承恩先生自己忍不住跳出來發(fā)表的意見。他不得志的一生中,家鄉(xiāng)風味和文人趣味銘刻在心里,成為唇齒之間的安慰。于是在《西游記》的設定里,唐僧應該蒸了吃,是妖界的基本共識。別的吃法,都不是一個有追求的妖怪應該有的選擇。
(綜合整理自“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