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shí)。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黍在中國的栽培歷史悠久,考古資料說明,黍和粟在史前時(shí)代就已經(jīng)是黃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糧食了。甲骨文中就有“黍”字,可見最遲在商代,黍已經(jīng)是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了?!墩f文解字注》:“稷,黍之不黏者也,飯用之。”植物學(xué)上“稷”被處理為黍的變種,米粒黏的品種就叫黍,“黏者以釀也”,殷商人嗜酒,用黍釀酒。
黍生長期短,耐旱耐瘠,最適合在干旱地區(qū)栽植,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和其他作物一樣,后來發(fā)展成許多不同的品種。如《詩經(jīng)·大雅·生民》:“維秬維秠,維穈維芑”及“恒之秬秠,是獲是畝”中的“秠”和“秬”,都是不同品種的黍類植物。《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中的“黍稷重穋”和《詩經(jīng)·魯頌·官》中所言的“黍稷重穋,稙稚菽麥”說明古代黍的品種眾多:其中,“重”為后熟的品種,“穋”為先熟的品種;先種曰“稙”,后種曰“稚”,區(qū)分為早播或晚播的品種。黍米“似黃米而稍大”,有紅、黃、黑、白等不同顏色。
黍從《詩經(jīng)》所在的先秦時(shí)代至唐宋時(shí)代,都是中國人的主食??鬃酉仁呈?,以示黍?yàn)槲骞戎龋磺督?,楚人以菰葉包裹黍飯祭祀,謂之“角黍”,是后來粽子的濫觴,均足以說明春秋戰(zhàn)國時(shí)代,黍是最受重視的谷類。在《齊民要術(shù)》中,人們還把“黍稷”列為所有谷類的首章,說明在魏晉南北朝以前,黍類仍是最重要的谷物。其后,黍的地位下降,栽植面積減少,如今已經(jīng)不易尋得。
【植物小檔案】
學(xué)名:Panicum miliaceum L.
科別:禾本科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dá)1米。葉片呈狹窄披針形,長10厘米至30厘米,寬1.5厘米,先端尖銳,兩面光滑且有長柔毛。圓錐形花序生于頂上,稍展開,分支極多。果實(shí)呈穎果球形,成熟后根據(jù)品種有黃色、乳白色、褐色、紅色和黑色等顏色。黍原產(chǎn)于亞洲北部,新疆也有野生植株。歐洲、美洲和非洲的溫暖地區(qū)也有栽培。